10.16 福建異地商會超800家 數量居各省之首

福建異地商會超800家 數量居各省之首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王光遠指出,福建是商會大省,異地商會最為特色。 孟吳強 攝

中新網銀川10月16日電 (陳麗媛)商會大省福建,異地閩籍商會已達802家,異地商會數量居國內各省之首,覆蓋全國各省市區。

16日在寧夏銀川舉行的2018年省級異地福建商會工作座談會披露了上述消息。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王光遠在會上指出,福建是商會大省,異地商會最為特色。

福建雖地域不大,但閩北、閩東、閩南、莆仙等區域文化存在顯著差異,可謂“十里不同風,五里不同俗”,也造就了不同的產業特徵,使得縣域經濟活躍、產業特色鮮明。泉州的鞋服箱包、福州的軟件信息、莆田的鞋業和工藝美術、漳州特色農產品、閩東食用菌、龍巖機械製造等一批優勢產業集群早已名聲在外。

福建异地商会超800家 数量居各省之首

2018年省級異地福建商會工作座談會在寧夏舉行。 孟吳強 攝

正是因為有地域的特色產業作鋪墊,使得福建在全國各省市區的異地閩籍商會發展迅速,福建相同區域的企業家容易在省外抱團發展,不同區域的企業家也通過商會這個平臺尋求協作與合作。

北京福建企業總商會是北京乃至全國規模最大的異地商會。團體會員除了福建各地市的在京商會,還有茶業、水產農特產、陶瓷等行業商會及青年女企業家創業促進會等綜合商會,已擁有10家地市區分會、12個行業分會和40多個團體會員單位,涉及20多個行業2萬多家會員,成立黨委、公益事業基金會、婦聯、青年人才工作委員會、發展服務中心,以及閩商資本、閩商基金、閩商海西信息諮詢等公司。

南安市打造泛家居聯盟,以產業聯盟的方式整合本地特色行業要素資源,藉助70個遍佈海內外的異地商會力量,為企業提供金融、信息、人才、產品、渠道等服務,在國內的南通、南寧、貴陽等城市和國外的印尼、阿聯酋、菲律賓、馬六甲等國家和地區建設體驗館,將“產品經濟”轉化為“平臺經濟”,將“地方經濟”轉化為“全球經濟”。

寧夏福建總商會成立於1997年8月,同閩寧對口扶貧協作同頻共振,代表著5600家企業和8萬家商戶,一年多來,總商會參與招商引資及企業新增投資300多億元,大部分投向固原地區,而且大力向教育、衛生和科技領域清協,項目建設和企業生產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

異地閩籍商會數量能居各省之首,也與福建民營經濟發達有關。在福建,民營企業創造了70%以上的稅收、80%以上的就業、90%以上的新增就業。截至今年6月底,福建省私營企業實有105.4萬戶,資本總額7.3萬億元,分別佔全部企業的92%、70%。2017年全省民營企業貢獻稅收2791億元,增長10.8%,佔全省稅收七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