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对于从国企离职后的工作变化,你有什么心得?

刘晓亮


待过私企、国企、事业单位,先说说对比。

在私企待遇比较高,很多事情你都要做,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且有能力的上升很快。但是私企基本都不遵守法律法规,五险一金有的都不买。工作不稳定,你的待遇或者你的去留都是老板一句话的事。

国企的话就稳定很多,事情也比较固定。工资没私企高,比事业单位高些。没关系基本就别想上升了,不过技术员可以走技术路线,还可以。以后退休待遇好。

事业单位的工作量要看单位,基本事情都比较少,但也有很忙的单位。现在很多机关会混编,就是把事业编的拿去做行政的活,这种情况事情也比较多。工资要看地区。福利待遇好,双休,五险一金按规定交,社会地位高。非常稳定,基本不会被开除,只是这次机构改革有些事业单位转为了企业。

再说下从国企到事业单位的心得。

首先,更穷了!事业单位每个月拿到的钱刚好够生活,比在国企的少,而且我从国企离职不久,那边一口气涨了30-40%的工资!

第二,感觉自我价值下降。之前在国企做的是技术员,多少跟自身的专业相关,来到事业单位后,你所学的知识基本没用,做的事情基本没技术含量,随便叫个读过书的过来基本也能做。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

第三,更忙了。事业单位的工作一般比较清闲,但是我被混岗到行政机关,最近就没正常时间下班过。

当然好处也有,视野开阔了。之前打交道的都是各个公司的技术员工程师,现在打交道的都是各个机关单位的人员;会比其他人先知道一些内部消息,不过也没啥用,因为知道了也不能说。


乙木说


您好,



一种是从国企转到外企,另一种是从国企转到民企。两种路线都会面临薪资结构、文化、评价体系、职位名称等差异


首先是薪资构成。国企一般来说基本工资较低,应该说除了领导层,大部分员工的月基本工资普遍低于市场上同等能力水平所被赋予的数字。但是国企的杂七杂八各种名目的奖金和补贴很多,五花八门。所以一个月的总收入需要把基本工资、绩效奖金、还有补贴等相加,才是一个员工的实际月收入数字。这一属性使得员工从国企往非国企跳不可避免碰到薪资谈判上的困难。


拿外企为例,通常薪资结构较为简单,一般为基本工资,或者顶多加上一项很小的补贴(饭贴或交通等)在很大程度上,基本工资是公司对员工的能力和潜力的真正认可,也只有这部分才会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写在劳动合同上,受到一定的劳动法保护。其他的各种福利、补贴、包括年终奖等应该说都是没有保障的,属于公司可给可不给的部分。而公司有义务给员工缴纳的五险一金的基数、核算年终奖的基数均是基于基本工资,这点任何企业都一样。因此,一个公司为了压缩成本,肯定会非常慎重的考虑给出多少基本工资。


当一个员工打算从国企往外企或民企跳时,如果对方问基本工资是多少,一说出口的那刹那,就已经处于了弱势谈判地位。即使对方看中了候选人的能力水平、相关经验、认为可以胜任新职位,也会抓住这点不放,给不到期望值。因为普遍公司都视基本工资意外的东西是看公司心情的部分,和能力挂钩有点牵强。


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国企的候选人在与目标公司沟通现有薪资水平事宜时,应变得巧妙的包装,只强调"现金收入"的概念,而非重点放在基本工资。否则很可能招架不住对方的压价,最终自己吃亏,也为下次跳槽埋下同样的隐患。


再来就是文化上的差异。外企虽说也分本土化程度高、或低的外企,但基本上公共场合的酒文化相对来说没有本土企业严重。特别的例子也存在,特别是销售部门,但基本上也不会盛行到非要喝个烂泥才算给面子。所以总体来收,国企到外企可应酬上会稍微感到轻松,到民企可能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过特例总存在,而且还要看上级领导的风格。


文化的另一个维度就是领导的权威感,员工的服从感。国企的员工转到外企(特别是欧美)可能会觉得更加宽松。民主、以人为本的文化还是相对来说占主导。员工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提出建议等等。就算是走民主的形式,多半外企的领导、老板也不会让人觉得一言堂。


国企到民企的话,就要看去的是什么样的民企。如今比较著名的几家巨无霸民企管理风格和方式已非常接近国际水平,因此总体来说应该是成熟和专业的。如果是去非常小的、特别是家族化痕迹非常明显的民企,那么可能就会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另外来看评价体系。在升职加薪上,国企基本上论资排辈、年龄、工龄还是占主导因素,甚至是背景。我们常常听说这样的感慨,突然一个没听过的名字、在同事印象中没怎么干过活的人被任命为什么科长、部长了。


而对于外企或成熟的民企而言,员工的表现通常与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年终的绩效考核相关,相对来说更于能力和绩效挂钩。年度加薪的幅度、升职的选择,也多与此挂钩。在现在的职场上,年长的员工被年轻一代领导的现象已不稀奇,这一点可能在国企还未经常发生。这里就不一一展开。


和评价体系相关的,还有职位名称的差异。在国企,可能大家都习惯什么什么"长"结尾,科长、部长等等,也强化了行政关系及薪资上的等级感。在外企或民企,可能更多的会有Team leader,Specialist,Manager之类的后缀,却不一定与工资绝对值挂钩。薪资更多是与职级挂钩。一个外企的Specialist(专员)的薪资水平很可能比国企的一个科长要高。也有可能出现A部门的Team leader与B部门的Specialist差不多薪资水平。


总而言之,如果真要从国企跨出去这一步,还需分析并遇见到可能的困难和不适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专业准备。希望以上的回答对您有所启发,祝您前程似锦!


平衡木上的鱼


国企、民企、外企,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没有一家企业是完美的。

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快速适应到新的企业里面。清零,空杯的心态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


兔小姐的柠檬茶人生


好像成了没娘的流浪儿!


勇王大


记住一句话,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跟私企国企没有半点关系,国企有混的好的,也有平平的,私企也有好的,也有平平的,个人能力,机遇,最重要。包括行业也没有好坏之分,任何行业都有混的好的和差得,所以别一味的跳来跳去,否则在哪都是新员工,要静下心提高自己,多学习别人说话做事优点和专业文化知识最重要。


国之兴乃民族幸


有一句老话,永远失去的才是最珍贵的!

过去我们拥有亲情,不知道珍惜;

过去我们拥有爱情,不懂得呵护;

过去我们拥有安逸,梦想去拼搏;

过去我们拥有财富,不知道积累;

过去我们拥有时间,不知道学习;

…………

直到有一天,一无所有,我们成熟了。


海步深河尚



豆豆60521


离职是一种状态,不离职长期在一个行业、一个体制下工作有是一种状态,如果图安逸度日,那当然是不离职在一家企业熟门熟路的好,但有时想想,人这一辈子,时间非常有限,如果在短暂的人生旅程中,有不同的经历,把一辈子活成多辈子,也未尝不可。就像旅游一样,大家都知道旅游辛苦、劳累,但还是要破财去经历,有苦中作乐,也有去享受不同的感觉,所以,风光无限好,用心去体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你能想到什么,就有什么样的体会,你想不到的,你就是身临其境,也不会有体会。


三月山252


千万不要来国企国企就是鸡肋大龄一大就把人踢人了!来了国企无限的后悔!


黄帝139350108


50岁前觉得很牛逼,50岁后很纠结,60岁后很后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