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某银行领导提拔员工的标准:晚七点前下班的不考虑,十点后下班才考虑,你对此怎么看?

老顽童150863730


如今这个社会,萝卜招聘不稀奇,萝卜提拔更常见。

银行这位行长的提拔标准,在银行内部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男行长专门提拔美女,女行长专门提拔帅小伙。还有更稀罕的,你听说过吗?

话说某银行副行长经过多年公关修炼,终于当上了一把手。为了提拔自己初中时就相好的女同学,专门开会研究此事,并根据他的要求出台了选拔办法。

提拔文件规定,女性,不能太瘦小(太瘦小不能长时间工作),参加过某某项目专门培训班,任大堂经理三年以上五年以下。

人事部据此规定筛选后,除了行长的同学外,竟然还有一名女同志条件完全符合。

这可愁坏了行长,提拔女同学是早已内定好的,决不能变更,否则不好交待。没办法,只好再加试一项体育活动。

于是,比赛仰卧起坐和俯卧撑。

结果,女同学轻松胜出。



跟着月亮逛星空


我朋友干活喜欢打提前量,不喜欢加班拖拉。她公司其他员工喜欢拖延,剩最后几天才使劲加班干活,老板就觉得加班的是好员工。有一段时间强制加班,我朋友活白天都干好了,晚上就不想去加班。其他人呢把活堆到晚上干或者晚上去装样子。最后年底,我朋友完成了计划,奖金被扣了,理由是态度不积极,不积极加班。最后劝退我朋友,说你不合群。我简直要被笑死了又不是一群鸭子,整出不合群的理由。就因为干活有效率不加班就不是好员工?这个老板原来喜欢下班后拿水费电费各种资源额外开支作为员工积极的表现啊。我直接劝我朋友,辞职吧,你和你公司理念不和。(不用等公司辞人,公司有各种办法不给辞职的员工额外3个月的工资,不如自己主动辞职,找下家)


兔兔155


这种操蛋的领导何止银行有,各行业都有。


我一直认为,因工作需要适当加班,体现责任心和事业心,无可厚非。但一旦管理者只注重加班的形式,而不注重加班的内容,那就走样了,不仅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对企业也实际造成损害。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陷入一个误区:员工多加班是好事。我之前服务过的大型企业,老板经常表扬研发部门,晚上九十点钟办公室还灯火通明,有干劲。我就非常好奇,想看看他们到底忙到什么程度了。于是一个晚上,我狠狠地加了一下班,到了快九点,我到研发部门去学习了一下,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若大的办公室果然灯火通明,空调温度也打的刚刚好。但只有七八个员工(都是住公司办公楼后面的宿舍),戴耳机看电影的、联网打游戏的、浏览网页的,但就是没看到忙着设计的。大概这些年轻人都是单身,宿舍和办公大楼一步之遥,办公室网速快,又有空调,这么好的环境,不“加班”实在可惜了。


企业应该更重视的是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不是把重心放在员工的工作时长上。很多企业管理者觉得员工多加班,企业就赚到了。这是一种退回到工业革命时代的非常落伍的想法。如果还是以劳动力为主的工业革命时代,多加班,资本家就能赚取更多利润。


现在的企业,应更注重效率,更注重市场响应速度,更注重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退回来再说这家银行,我相信这家银行的业务不会出类拔萃。银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银行的竞争看似争夺客户的竞争,实质是服务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如果这家银行以加班作为员工晋升的重要参考,那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不会有多高,员工为客户服务就很难做到用心服务。


未来企业观点


山西1哥就在银行工作,我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不是题主想象出来的,如果不是,那说明这个所谓的银行领导也太小儿科了。我的看法是:


第一,银行的干部聘用程序有明确的制度规范

我所了解的银行,在干部的使用上程序相当规范,在任用条件上,也以德能为主要标准,我还没有听说过有银行把作息时间,当作干部的任用条件之一。即使有,也是口头说说,写不得纸上,做不得数儿。

再说,干部任用是集体研究决策,怎么领导自己定了这么个按准,让人难以理解。唯一的可能是,银行的基层领导自己定的土规矩。


第二,银行基层网点自己提拔的干部,其实算不上干部

以笔者所在的银行为例,基层网点使用的干部,在总行往往只体现一个名字,最多也就报备一下完事。这类型的管理人员,其实也就是一个班组长、主管的概念,并不能上升到提拔任用的高度。

但作为银行基层员工来讲,这又是绕不过的一个坎。所以,但凡追求进步的员工,只要你入职的是银行基层网点,你必须入乡随俗,接受这种考验。


第三,那个单位的领导,都有水平高低之说

我想说的是,把晚上十点下班,作为任用干部的条件,说明这位领导的管理能力都重大缺陷。

我们不能排除加班,有的时候加班到通宵也正常,但一旦把加班到十点常态化,从管理的角度看,这是有问题的。真的需要员工工作到每天十点吗?真的有那么多工作吗?你让员工十点下班,做什么?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员工十点下班,休息时间不足,能保证第二天工作的精力吗?以形式主义来打疲劳战,得不偿失,一定会受到员工抵制,最后让这位领导自己处于被动,我不明白,你的这位领导是怎么想的,他想做什么?


总之,无论从工作上讲,还是培养干部上讲,把加班时间纳入干部任用条件,都是不合适的。实事求是不是这么讲的,工作主要还是看效果,看效率。干部的培养主要还是看德行,看能力。除此以外,都是皮毛。

我是山西1哥,混迹职场30年,喜欢琢磨职场上的那点事儿。我所说的话,只给想听的人听,是你吗?关注我,私信必复。

山西1哥


这个问题反复读了几遍,感到问题的实质是银行领导的选人标准问题,分享几点看法:

领导选人标准意味着什么?

从问题看,领导更喜欢加班的员工,说明领导是一个更看重秩序、形式,而非实际业绩的人。这类领导一般管控欲望强烈,自己呢也喜欢加班,或是曾经是加班加点干出来的,带有一种很深的加班情结和偏见。一厢情愿认为加班员工更加敬业,更加切合领导的心情,更加符合领导意志,听招呼守规矩,至少态度上对领导最十分尊重的。

当然,领导的做法肯定是不科学的,容易造成鞭打快牛!寒了一帮能力拔萃、实干出活的人,热了一群投机取巧、浑水摸鱼的寄生虫,把风气彻底搞坏了。

换一个视角,领导带着员工加班

假设该银行业务量很大,不得不加班才能完成,或是领导标准高,追求完美,自然就加班,这两种情况下,领导带着员工加班,并提出了这套选人标准,也是可以理解的。

领导带着员工加班,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更主要的是考察员工态度、能力、作风,把领导个人的工作经验、标准、理念传递给员工,希望员工能像领导一样工作、成长,待成熟以后提拔。

综上,无论哪种情况,还是要少加班,张弛有度,才是正常的职场氛围。


体制内斯基


你那是哪来的观点啊,胡说


坚决抗日1


深有感触,当初在支行做联行财政业务。我天天正点上下班。中午按时睡午觉。啥活都不耽误,后来我去干别的这活给了个岁数大的 他活干不完 早上起早来,晚上加班。单位还夸他岁数大敬业?搞笑呢


啊啊啊啊啊ccc


不要用你们所谓的经验或者书本上的知识去解释,你们去银行上班体会一下就知道了,国有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排除,也不用考虑领导是如何用人,有背景只能说你进阶下个台阶时间比较短,不代表其他的


骑蜗牛的王二小


两个人做同样的工作,其中一个工作效率高,半天保质保量完成了,另一个拖拖拉拉,晚上加班干完了但错误百出,甚至他是工作时间忙私事,晚上才加班干工作,这样的人也该提拔吗?


彬226842900


看你是不是花钱进去的呗?

不是,爱干不干。干也没啥发展。有能耐去北上广深创业企业磨练,就算干了几年公司垮了。你学到的东西也划算。

是,咬牙挺着,谁让你几十万都花了。人家就是吃定你舍不得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