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如果人生是一段過程,結果的對與錯、成功與失敗真的那麼重要嗎?

如果人生是一段過程,結果的對與錯、成功與失敗真的那麼重要嗎?

前言

最近,看了關琇和蕭屺楠導演的紀錄片電影《燃點》,《燃點》耗時14個月,跟蹤記錄了當下最具話題度的14個創業公司創始人的創業歷程。以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無法復刻的創業故事,真實反映了中國第三代創業者的真實創業經歷、生存狀態與精神追求。將“正在發生的創業史”在廣大觀眾面前徐徐打開,一一呈現創業者們的夢想與希望、困惑與焦慮,他們如何面對挫折和焦慮,如何面對員工,如何面對家人,如何熬過艱難的時刻又是如何做出一些“不得不做”的選擇。

如果人生是一段過程,結果的對與錯、成功與失敗真的那麼重要嗎?

這上面,除了“屌絲”安傳東以外,其它的人,其實都不是普通的人。從感同身受的角度來說,和安傳東是最有共鳴的,因為我們走過的路是一樣一樣的。說他是“屌絲”,並無任何貶損之意,而是說,我們這些無權、無錢,沒有資源、沒有靠山的普通老百姓。

羅永浩和錘子

如果人生是一段過程,結果的對與錯、成功與失敗真的那麼重要嗎?

羅永浩

我本人並不是羅永浩的粉絲,所以對他的認識與瞭解僅限於網絡上傳的一些:新東方的老師、網絡KOL、段子手、錘子科技創始人等等標籤。

在影片中,羅永浩真性情出鏡,有兩個地方,在觀看影片的時候,真正觸動到了自己。

第一個點,羅永浩講自己之所以做這件事,是因為真的喜歡,而不是為了面子和賺錢。如果是為了面子,可以撐幾個月,不可能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撐好幾年;如果是為了錢, 開個視頻節目,每個月播2期,會很輕鬆,其它時間就可以出去度假,多麼輕鬆。只有真正的熱愛,才能讓自己在困難的時候堅持。

羅永浩的這種熱愛,像極了偶像喬布斯。喬布斯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不是真正的熱愛,是不可能在困難的時候能咬牙、想盡一切辦法挺下去的;也不可能日思夜想的琢磨產品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優化,不厭其煩的比較不同的方案、成百上千萬次的反覆修改和打磨。這些,是無法假裝出來的,只有內心真正的熱愛。

第二個點是,面對債務的心態和狀態。羅永浩用了“麻木”這個詞來形容。當供應商的欠債太多,供應商輪番轟炸,債務金額沒有最多、只有更多,且自己又無力解決的時候,就進入了一個麻木的狀態。

一個是理想,是自己真的熱愛;一個是現實,是缺少資金。追求夢想到麻木的狀態,可悲還是可敬?

戴威和ofo

如果人生是一段過程,結果的對與錯、成功與失敗真的那麼重要嗎?

說到戴威和OFO,感覺更多的是可惜。從兩個角度來說說自己的看法:第一個角度是OFO和摩拜、戴威和胡瑋煒的比較;第二個角度是當前火熱的互聯網創業潮下的頭部獨角獸公司的燒錢搶用戶的燒錢方式。

OFO和摩拜的比較,從商業模式、產品、技術、資本等很多層面可以進行,也有很多人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分析。這裡想從兩個點上來比較。

第一個是創始人,第二個是最終的結局。

戴威和胡瑋煒,一個男生,名校畢業、家世顯赫、年紀輕輕、大學創業、從100萬開始,短短几年,近10輪融資,頂峰時估值30億美元,冀圖建立起自己的商業帝國,“相比這個事情能成,我更希望的是自己把它做成”;一位女生,獨立學院、家世不顯赫、2004年畢業,在投資人李斌的支持下,開始做摩拜單車項目,也是在短短几年內,摩拜的最高估值達到40億美元,最後以27億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團,胡瑋煒套現走人。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戴威和胡瑋煒兩個人都只不過是資本的前臺形象代言人,如果說有某種區別的話,就是戴威沒有接受這個宿命,胡瑋煒接受了。

戴威希望建立的是自己的商業帝國,資本只不過是手段,在做關鍵決策的時候,可以屏蔽資本的聲音;胡瑋煒從一開始,就是李斌的前臺形象代言人,摩拜最後的結局也是資本的安排。對於個人來說,因為OFO和摩拜兩個公司的結局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戴威成了老賴,胡瑋煒卻成了富婆。

也許可以說,戴威還需要歷練,本身還無法駕馭這麼複雜的項目;胡瑋煒只是運氣好,碰到了貴人李斌。但最終的結果就是這樣,戴威也許需要用一生的努力來消除這一次失敗的影響,而胡瑋煒能非常淡然的享受自己的人生。

成功還是失敗,真的挺重要的

如果人生是一段過程,能夠幹自己真的喜歡的事、掌控一件事情的成就感,這些都能給予我們無以言表的快感和爽感,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值得我們去追求的;但是,如果在追求了一路後,最後的結果卻是羅永浩和戴威這樣的結局,我們還會去追求那個過程嗎?

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陌陌的唐巖說,我不贊成把整個家庭和所有的信用押注在一個創業的項目上,這不是理性的決策。如果你有足夠的錢,可以拿一部分出來創業,就像雷軍那樣,因為創業的風險大、還會佔用幾乎所有的時間。

創業者、公務員,一個把自己的人生拋到了不確定性的天空,隨時會摔得粉身碎骨;一個借用整個政府系統的力量,任憑雨打風吹,我自巋然不動。兩者很難說孰優孰劣,就像人終有一死,在死亡面前,所有的一切都變得蒼白。

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度,得出的結論也不一樣。我想提供一個自己的認知角度。如果一個人去世了,這個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誰受到的影響最大,誰會為你哭泣?對一般的普通人來說,如果去世了,這個世界不會發生任何變化,只有你的父母、你的妻兒會為你哭泣,因為你的離開,他們的整個世界可能立馬由情天變成傾盆大雨,不見天日。

所以,結果的成敗,還是挺重要的,對自己也許沒那麼重要,但是對自己的父母、妻兒,真的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