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孩子爱讨价还价?好事啊,说明他在这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同龄人

点击右下角“关注”我噢~

孩子稍微一大,队伍就不好带了。

小娃娃都已经不得了,个个都是“谈判高手”。

孩子爱讨价还价?好事啊,说明他在这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同龄人

闺蜜的孩子才4岁,已经会有板有眼地和她“讨价还价”了。

振振有词的小模样,谈判专家一样的口吻,有时真让人哭笑不得:

为了达到自己的小目的,她会“以退为进”、不断“加码”——

“我要看一会儿动画片。”“好的,看15分钟吧。”“不行,要看30分钟。”“只能看15分钟。”“那就看20分钟,上次奶奶就让我看了20分钟。”

之后,一场磨人的拉锯战正式上演。

孩子爱讨价还价?好事啊,说明他在这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同龄人

会和大人交换条件——

“该去上画画课了。”“不去,我不想去。”“快点吧,要迟到了。“”我去的话,下课后,你必须给我买个棒棒糖。“

这时,莎翁的那句经典台词“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会在闺蜜脑中响个不停。

孩子爱讨价还价?好事啊,说明他在这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同龄人

平时工作已经够心烦、够累了,回家还得和孩子上演拉锯战,闺蜜说,情绪时常会失控,用怒吼来终结女儿的“无理取闹”。

结果不言而喻:孩子哭闹,大人心烦,家里一片鸡飞狗跳。

相信这不只是闺蜜一个人的烦恼,而是很多家庭天天都在上演的情景剧。

可反过来想,为啥大人的事情都能通过心平气和的沟通来协商,一面对孩子就不淡定了呢?


孩子讨价还价,其实是好事

主要是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孩子的“讨价还价”是不可取的行为,甚至错误的行为

不听话、任性,还敢和大人顶嘴,小小年纪没有点规矩怎么行?

所以,我们常常采取“惩罚”或者“吓唬”的方式,来打压和遏止孩子的“讨价还价”。

但其实,孩子学会讨价还价,不是坏事,是好事。这表明孩子长大了,表现出多方面的能力:

1.自主独立意识的形成

在BBC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里》中,儿童行为研究专家把孩子的自我意识比喻成洋葱。

孩子爱讨价还价?好事啊,说明他在这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同龄人

伴随孩子渐渐长大,通常从三岁开始,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显现,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立场,心里想要什么,就会想办法去争取。

他们会为了正确自己的“权益”,和我们讨价还价、斗智斗勇。

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目的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他们也有了维权意识。

这是孩子长大的重要标志之一。

2. 孩子的社交掌控力在显现

看得更深一点,我们不难发现,在讨价还价的背后,显现出了孩子的另一种心理——想获得某种掌控感。掌控感得到满足以后,他的自信心会随之增加。

这是孩子与外界联系变强的一种表现,从自我到外物,随着与外界接触的范围不断扩大,孩子慢慢会试图去“掌控”周围的事物,比如,与他人的关系、与他人沟通的节奏等。

孩子爱讨价还价?好事啊,说明他在这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同龄人

一次,我带着小川在小区遛弯儿,走到孩子们经常玩的小操场时,小川想玩他平时爱玩的摇摇马,但有个小孩已经在那玩了,小川等了很久,也没玩上。他问我该怎么办,我说让他自己想办法。

他想了想,跑去和那个孩子说:“能不能让我也玩一会,我只玩5分钟,你再继续玩。”

最后,小川通过“协商”的方式,玩到了摇摇马,也获得了与人沟通的自信。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成人之间,小到菜市场买菜,大到两国之间的外交,“讨价还价”不也是我们获得社交优势的重要手段吗?

3.高情商的一种表现

有时,看着孩子讨价还价,心里暗暗吃惊:这小子真是精,对家里每个人的性格摸的通透,颇懂得得对症下药。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他的名著《孩子:挑战》中举过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有两个兄弟,分别为五岁和七岁,面对妈妈时,他们经常会胡闹、耍赖,讨价还价;而爸爸在家时,他们却非常规矩。因为他们很清楚,妈妈很容易让步,而爸爸相对来说非常坚定。

这些孩子真是人小鬼大,会根据不同人的性格,来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

孩子爱讨价还价?好事啊,说明他在这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同龄人

这从一方面表明,孩子具有很高的情商,善于察言观色,洞悉能力也非常强。

4. 较强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一般来说,孩子在“讨价还价”时,可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无理取闹”,他们聪明的很,往往会有这样的心路历程:

  • 我想要什么?
  • 要这件东西的理由是什么?
  • 别的东西可以替代吗?
  • 我要如何才能说服别人?
孩子爱讨价还价?好事啊,说明他在这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同龄人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不得不“逼迫”自己好好做做功课:如何才能思考得更有逻辑,表达得更有技巧,以便在“谈判”中占据上风。

千万别小看了他们的小算盘,里面都是套路。


孩子的“讨价还价”,这样引导才好

当然,过度的“讨价还价”,也会有弊端。

当谈条件变成习惯后,没有好处的事情,孩子会缺乏动力去做。无论做什么事情,会习惯性地想获得点什么,长此以往会缺乏探索精神、责任心及同情心。

谈条件变成习惯后,孩子的规则意识也会变得淡薄,总想走个捷径、占点小便宜。

这时,我们如何应对和引导很关键,一味妥协,会让孩子变得自私骄纵;一味拒绝,又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怯懦。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也欢迎和我一起讨论:

1.设定底线,协商规则

在重大原则性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不给孩子讨价还价的余地。

比如,“晚上刷牙后不能吃东西”“吃饭前先洗手”,这是原则性问题,不能做出任何让步。

可以与孩子一起协商规则,哪些是不被允许的,并告诉他为什么,如,“先洗手,再吃饭”,是因为手上有细菌,不洗的话,会随食物一起进入我们的身体,非常容易生病。

执行过程中,我们的立场要淡定且坚定,前后态度要保持一致。

孩子爱讨价还价?好事啊,说明他在这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同龄人

做不到时,可能需要先审视一下自己,是否也经常和孩子谈条件。

自己是不是经常这样对孩子说:

  • “不好好吃饭就不许看电视。”
  • “如果这次考试考满分,我就给你买玩具。“
  • “你把药吃了,妈妈就给你糖吃。”
  • ......

当我们口头上跟孩子讲规则,行动上却在和谈条件,做交易,聪明的孩子很快就能看穿我们的“伎俩”,把讨价还价的功夫有模有样地学起来。

2. 和孩子一起寻求“共赢方案”

在家里,爸妈和孩子经常会发生这样的对话:

“再玩5分钟iPad,就该写作业了。”“不行,玩20分钟。”“那就再玩10分钟。”“就是还想玩嘛,还要玩20分钟。”

在这样的讨价还价中,我们只是在单纯地“让步”,而好的沟通,不是为了逼对方让步,而是为了共赢。

所以,在和孩子“讨价还价”时,不要只告诉孩子“你不能做什么”,还要告诉孩子“我们要一起做到什么”。

孩子爱讨价还价?好事啊,说明他在这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同龄人

比如,有次周末小川想去动物园,但当时川爸出差了,我又有点不舒服。

面对他的软磨硬泡与讨价还价,我这样建议道:

妈妈真的有的不舒服,明天还得上课,所以这次不能带你去了。(说明不能去的原因)可你又实在想去看小动物。我们一起想个办法好不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动物大百科这本书好不好,里面有很多你没见过的动物,还有详细的介绍,你能从中知道很多动物的知识呢。(协商解决办法)下周,等爸爸回来了,我们一起去好吗?(进一步安慰孩子,提议下次再去)

小川想了想,同意了。那个周末,我们一起看书,他还学各种动物的动作、叫声,玩得也很开心。

所以,在这样的“讨价还价”中,孩子很自然地就能学会“换位思考”“协商共赢”。

3. 多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

很多时候,孩子和我们谈条件,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因为结果只有一个,但不是孩子所期待的,于是就出现了"谈判"。

我们可以多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由孩子来决定最终的结果。

孩子爱讨价还价?好事啊,说明他在这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同龄人

比如,孩子应该晚上八点半就关电视去睡觉,但他还不想去睡,就和我们讨价还价,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选择:

你可以看看一会书,再睡觉;你可以和爸妈再说会话,再睡觉;你也可以选择玩一会儿游戏,再睡觉。

这样,孩子就会相对愉快地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继续再与我们展开“口舌之战”了。

最后想说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眼中的“缺点”,可能正是孩子的优点;我们眼中的“问题”,可能正是孩子进步提高的契机。

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它们,怎么引导孩子越过障碍,实现方向正确的成长。

川妈说说

之前清华大学的赵昱鲲老师写过一本书,探讨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

确实如他所说,孩子都是薛定谔的猫,未来的成长是随机的、不定向的,我们很难用自己的意志去完全掌控。

我们生的并不是机器人宝宝,没法随心所欲地设置孩子的参数,他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很正常,比如开始说谎、讨价还价、冲动、不爱学习爱疯跑......

这就是孩子本来应有的样子,我们实在不用焦虑、担心。我们需要的是,用正确、积极的态度面对,用科学、有技巧的方法帮助他修正问题。

顺其他的自然成长规律,引导他不要偏离正确的方向,然后静静等待他带给我们的惊喜吧。

我是川妈,“mom看世界”的创始人,曾经的女博士,现在的大学老师,飘过美国 、澳洲,目前坐标北京。践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养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与我携手同行。对啦,目前我在“头条号、公众号”两个平台发布文章,名字均为【mom看世界】,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