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快被历史遗忘的淄博各区八景


快被历史遗忘的淄博各区八景

淄博市所辖区县各有特色。有的踞山峦之姿,风光隽秀;有的执河流之美,温婉瑰丽;有的因历史沉淀,底蕴深厚;有的因名人游历,文化绚烂……总之,旧时文人早已将各区县品评一二,还分别总结了“八景”记录在册。只是,随着时代发展,这些美景渐渐被人淡忘了。

快被历史遗忘的淄博各区八景

博山八景

黑山暮雨雁飞斜。城东南侧,有一座盛产矽砂矿石的黑山,山顶有一块巨石。据说,每逢阴雨天的傍晚,把耳朵靠近这块巨石,便能听到雨声,故称“暮雨石”。也有人说,每有大雁成群飞过大石上空,雁群就会分开,带飞远后再集结成队,所以又有“分雁石”的称呼。

峨岭晴岚点暮鸦。峨岭位于城南二里,城中乌鸦每晚返回李家林入巢之前,都会在山前停歇,一时间漫山如墨,鸦声一片后全部飞走,场面甚是奇特。

孝水澄清遗妇泽。孝妇河不仅是博山久负盛名的自然风光,更是“孝”文化的传承地。人们希望孝心如河水一般川流不息,泽被后人。

阳坡绕翠近人家。旧时人们称峨岭南坡为“阳坡”,因阳光可终日照耀这片山坡,所以有“秋日花不谢,隆冬未知寒”的说法。

禹山积雪阴无日。禹王山是博山区最高的山峰之一,其断层裂缝内不见阳光,积雪常年不化。每逢大雨前夕,山顶必有云雾环绕,当地有“禹山戴帽,大雨之兆”的民谚。

仙洞藏春地早花。旧时团山吕仙洞中有温泉,由于水温高且水汽重,导致洞前总比其他地方的温度高、湿度大,每年春来之时此处植草率先吐绿。

秋谷高风贤址在。范仲淹少时在秋谷荆山寺读书,后人在此处为其建祠纪念。旧时,常有文人雅客来此凭吊。

珠泉印月烹新茶。龙泉寺里的珠泉又叫“二女泉”,水质甘洌,极为适合烹茶。旧时,每年新茶上市时,不少人前来取水烹茶。

快被历史遗忘的淄博各区八景

淄川八景

昆仑叠翠。昆仑镇的昆仑山,地形如轱轮,原名“轱轮山”。每年春夏时分,山上树木葱翠,层层叠叠,颇有趣味。

孝水澄清。孝妇河流至西城墙下时清澈见底,人言“孝心可鉴日月”。

郑公书院。相传,郑玄曾在黉山南半坡授课,著述百万言,生徒数千人。为纪念郑玄,此处曾建有郑康成祠。

苏相石桥。相传,苏秦曾在齐国为自己选墓所,所定之地即今二里乡北“苏相桥”处。苏秦死后并未葬于此,后人为纪念苏秦修建了此桥。

丰源牧歌。猪龙河的源头牧草丰沛,古诗有云“三月微雨蓑衣湿,八月斜阳笛韵清”,虽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却也是一番美景。

万山樵唱。县志记载,白塔寺镇以东,“群山环绕,不可数计”,每到傍晚有樵夫担柴而归,山歌回响于山林中。

圣庙古松。现今的区机关宿舍院址原为当地孔庙。据说,其中本有十三棵千年古树,后毁于一场大火,不禁让人为之惋惜。

禅林峻塔。明朝时,淄川县令曾作诗“屹立县以东,峻极遥见天”。只是,如今已无法寻觅到这一文献中的盛景了。

快被历史遗忘的淄博各区八景

临淄八景

高阳馆外酒旗风。高阳临近乌河,酿酒业十分兴盛,处处酒旗飞扬,步步酒气飘香。

矮矮槐阴夏日浓。大武乡有一棵矮槐树,相传,当年赵匡胤曾在上面晾过龙袍,所以此树再也长不高。

秋入龙池月皎皎。齐陵镇东有一名曰“龙池”的水湾,其东西两侧各有一口水井。旧时每到月圆,尤其是中秋佳节,可在一湾两井中皆见明月。

春回牛山雨蒙蒙。清明前后,天降细雨,与山下温泉热气相融,雾气弥漫牛山。

古冢遗迹怀晏相。城西三里有名相晏婴的冢墓,后人多有祭拜。

荒台故址吊桓公。桓公台是昔日齐桓公登高望远、宴请宾朋的地方,可惜如今已成为一处荒坡。

淄江钓罢归来晚。据说,姜太公治理齐国,闲暇之余常来淄水垂钓。

西寺搂头听晓钟。西关北侧西天寺钟楼上的铁钟有一人多高,破晓之时僧侣敲响晨钟,钟声回荡在方圆十里范围。


快被历史遗忘的淄博各区八景

马踏湖

桓台八景

桓公戏马。新城北侧是早年齐桓公驯马的地方。古代马匹如同今日豪车,据说齐桓公的宝马有上百匹之多。

黉宫柏翠。旧时城内文庙称为“黉宫”,庙内有参天柏树,相传是仙人所种。

鼓楼阴雨。早先府前鼓楼下涵洞内的东墙上,有一块奇石,据说是修建时无意镶嵌在内。凡阴雨天,石头表面会提前凝结露水,露水多少便预兆雨水大小。

青沙落雁。县城西北角有一处青沙泊,内生芦苇小鱼。春秋时节,大雁每过此地必停歇片刻。少则几只,多则上百,起落觅食,遥望如画。

锦秋泛舟。锦秋湖即马踏湖,泛舟湖上颇有诗意,古今亦然。

索镇云涛。今索镇大桥北侧。原本在河中有一处船形湿地,上有杨柳百株。每逢阴雨天,湿地之上便有云雾缭绕,如云涛一般。

石桥晓月。猪龙河上有一座晓月桥,桥上石狮子头顶有一油滑凹处。相传古时这凹处内嵌一只夜明珠,夜晚与明月交映,石桥也因此得名。

铁山晚照。铁山在如今张店区中埠镇内,因山有金属矿,山石颜色各异。旧时,夕阳照山会映照出五彩的光芒,煞是好看。


快被历史遗忘的淄博各区八景

高青八景

济水明霞。古时济水穿过县内。日暮之时,站在在古翟城城头,看南侧济水倒映霞光,别有一番夕阳晚照之美。

南浦渔歌。旧时马踏湖俗称“南浦”,渔民放歌打鱼。也有人说,这与“万山樵歌”互为“渔樵问答”。

翟城春雨。古翟国都城便在此处。旧时蒙蒙细雨时出现过几次“海市蜃楼”,百姓皆言是古翟城的景象。

商山霁雪。商山即黑铁山。据说,乾隆帝看地图时发现这一带只有高青没有山,而城无山便没有依靠,便把商山划给高青,成为一段佳话。

灵庙遗忠。旧时高苑城里有座三灵侯庙,庙里供奉着三位谏官。后人多来上香祈愿,希望一生多遇良言。

笼河播孝。笼河是孝妇河的别称。旧时当地有习俗,家中有孩童者便于上元节在河中放灯,在孩子在心里播下孝顺的种子。

古墟牧唱。城西北侧是战国义士鲁仲连之墓,周边是一片天然牧场。很多牧童一边放牧一边放歌,歌唱着鲁仲连的事迹。

灵台秋月。据说此台与玉帝有关,又称“灵台”。后人在此修建玉皇庙,中秋登台赏月,城内景观尽收眼底。

快被历史遗忘的淄博各区八景

时光流逝,岁月沧桑,如今淄博各县区的八景所剩无几,偶有新八景出现,却因城市繁华而少了几分自然与人文之美。虽然旧时八景多留于书册,但却让今时之人对这座文化古城又增添了几分向往。

(内容源自《淄博城事绘》,文与书法图马达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