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不同的一线,一样的情怀


不同的一线,一样的情怀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生,千千万万医护人员,成为了国家的“顶梁柱”。近日,一条来自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外科医生家属的讯息,给这个“特殊”的春节带来了温情和感动。


以下为王芳老师的叙述:


我是迎泽区的一名小学教师,老公是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我们有两个可爱的孩子,老大九岁,老二一岁半,一家四口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2020年春节是我们期盼已久的节日,也只有春节这几天他能休息陪陪孩子们。临近年关孩子们天天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休息?我想让他陪我们一起逛街,买年货。”我总是说:“快了,大年三十爸爸就能放假了,到时候让他开车拉咱们出去逛街,你们想去哪?”孩子们就会争着说他们的想法,不怎么会说话的弟弟听见能坐爸爸的车出去玩,就会一直念叨着:“爸爸、嘀嘀、爸爸、嘀嘀……”


好不容易盼到了大年二十九下午,他下班回来告我他渴了,让我给倒杯水。结果水还没喝一口,电话响了。只听见说:“好的,行,我现在就回单位。”临走告了我一句:“单位有事,具体安排不清楚,我先走了。”我心里咯噔一下,觉得肯定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关,因为1月21号上午他们就收了一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22日这个病人确诊了。而太原第四人民医院作为省级、市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我也有他会参与到其中的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这么快。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打电话不接、发微信不回。直到晚上快十点告诉我医院又成立了发热门诊和住院留观梯队,他现在吃饭去,饭后穿隔离衣接诊病人。这样一干就是一整夜,接诊病人、询问病情、写病历……第二天给我发来一张穿隔离衣的照片,算是报平安还特意交待不要发出去怕引起人们恐慌。但他比我们更清楚病毒的危害性,为了让家中老人小孩无恙,他们单位的同事都在医院进行自我隔离,不回家了。


看到电视中不断更新的武汉以及全国的病人的确诊数目,我的心一直在揪着。再看屏幕中一个个累倒的白衣天使们,眼眶不禁湿润。最后看到老大日记中写到:“这个新型冠状病毒好讨厌!对我来说,它给我最大的影响是:爸爸回家比平时难了。他除了戴自己的眼镜还要戴一个护目镜。每当他说话时,眼镜上总会积满雾气。他还告诉我们:那隔离服密不透风,穿着非常热。从这些话中,我听出了他的不容易,这也验证了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忍不住落下泪来,心中唯盼一切安好!


随着疫情范围的扩大和确诊人数的增加,我校的班主任们及时地给学生普及疫情知识,开展健康教育,给学生们挨个打电话认真做着疫情排查和每日有无新型肺炎症状者的报告。我也积极地做着疫情防控工作。先是不出门、不添乱,在家中认真学习省、市、区发布的关于疫情防控的一些文件和知识;接着和校领导一起寻找和编辑适合智力落后学生阅读的防疫情的相关知识,让孩子们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不能出门,能在家中做什么。然后编辑“YZ特教家园”微信公众号内容如“给家长的一封信”给家长们传达相关文件的精神,了解学校发送的通知、信息;又如“儿童佩戴口罩要注意什么”教孩子们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还有分享“写给孩子们的冠状病毒绘本”让智力落后儿童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有什么危害等。最后得知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后,我马上查找资料开始制作“口唇训练操”、“声母构音”、“家庭康复指导”等不同内容的微课,为孩子们停课不停学做着准备。在教育防控疫情的一线中不停地忙碌着,也有种和孩子他爸并肩作战的的感觉。


就在今天孩子爸爸回来拿换洗衣服了,为了降低传染的可能性,他决定不进家门。门铃响起时,老二叫着爸爸、爸爸……就往门口跑(平时都是他给爸爸开门的),我小跑两步跟在后面一把把他抱起来让爷爷拎着东西出去了。他还是不死心顺着门缝往外看,没看到爸爸的身影小脑袋就趴到了我的肩上。过了一会儿,我把他放地上让玩去了,就在这时听到他爸爸的说话声又是喊着爸爸、爸爸往门口冲,老大也跑过来冲着门口喊爸爸再见。老二抬起头瞪着他的两个大眼睛看着我满脸的疑惑好像在说就是爸爸,为什么不回家?我再次抱起小二宝,告诉他爸爸快回来了。


我深信在我们的坚守下一定会渡过这个难关,期待着一家四口出去踏青、感受温暖的春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