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青岛、烟台、威海的本地方言为什么和传统山东话区别那么大?

历来现实


先说说本人的几个小经历。

本人潍坊人,从小生活在农村,大学前从没去过大城市。在学校上学,同学间交流,老师上课都用方言,所以那时候大概以为,全山东的方言应该都差不多吧。

外出上学之后,班里有个同学是烟台的,在外省,同为一省的即是老乡,所以特别亲近。在一块的时候,互相之间当然经常交流方言,我去,我发现,这区别太大了。口音,字词,都不同。

他说的话,我也就能听懂70%。从此我知道,原来,虽同为一省,方言区别还是挺大的。

工作去了济南,同事来自省内各个地方,对方言的感受就更深了。

济南方言和潍坊方言相对来说,差距不大。口音相似,只是字词不同。而菏泽的同事,我一直以为是河南人,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菏泽的。菏泽鲁西南一片方言与河南相近。

潍坊临近青岛,其实青岛话跟潍坊话也比较相似,去了青岛,基本无障碍交流。

山东方言,严格来说,分为四个片区

所以总结:

从审题来看:青岛、烟台、威海的本地方言为什么和传统山东话区别那么大?

第一:什么叫传统山东话?山东话,没有传统不传统之说,只是分为几个不同的片区,或者说,山东话有好几种方言,统称山东话。

第二:青岛,烟台和威海并非同一方言片区。威海,烟台位于山东半岛最尖端,远离内陆,保留了较原始的方言系统。所以,可能只有他们才可称之为胶东话吧。

青岛,虽归于胶东之列,实际位于胶东地理概念的边沿位置,方言上比较靠近西部,百十年前的青岛还只是一个小村而已,文化上与周边的胶州,高密,诸城、即墨无异。


(欢迎关注七彩潍坊,分享山东资讯知识)


山东味儿


胶东之地自古以来饮食习惯、起居习惯,甚至气候跟鲁中鲁西之地都不同,方言不同实属正常。

现在正宗的山东话其实只是济南及其周边局部区域,真正地道山东口音的人,在省内比例并不算高。

鲁西一带四省通衢,尤其与河南河北方言交织广泛,导致同为山东,方言亦有不同。比如鲁西北是冀鲁官话,与河南、安徽邻近一带是中原官话。而胶东方言被成为胶辽官话,大连与胶东有渤海相隔,口音却和烟台一致,而不是东北方言。青岛与烟台之间有大面积山丘阻隔,所以方言虽为胶辽官话,但发音却别也很明显,有些部分像济南口音,有些部分则像烟威一带。

通常来说两省交界处的口音都属于过渡音,结合了两地方言特色,但发音则偏于一边。比如聊城菏泽一带,口音更像河南话,但却更多使用山东话当中的词语。一般聊天不仔细听细节,是根本分不清河南濮阳还是山东聊城的。

那就更不用说胶东了,胶东三面环海,不受任何省份方言的影响,所以鲁西鲁中口音尚且不同,到胶东之地所能构成的发音影响已经微乎其微。像江南之地十里不同音,青烟威口音不同于传统山东方言自然也不奇怪。


城市发展报告


青岛、烟台、威海,山东人习惯称之为胶东地区,这三地的方言属于胶辽官话,与山东的冀鲁官话区、中原官话区的方言确实不同。那么,同为齐鲁大地,为啥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呢?

1、古莱国与胶辽官话

古莱国又称莱夷,在如今山东龙口市东南有莱子城旧址。商周时的东夷古国,是公爵国,地位极高。主要分布在如今胶东半岛的东北部,西起如今的临朐,东至胶东半岛,北至渤海,南到如今的诸城、胶州等地。

关于古莱国的史料不多,后人推测其建国有数千年,全盛时期近500年,认为“南蛮从虫、北狄从犬、西羌从羊”、只有“东夷从大,大,人也”、“按天大、地大、人亦大。大象人形,而夷篆从大,则与夏不殊。夏者,中国之人也。”

这里是说“夷”字从大,而“大”字就是伸开双臂,叉开双腿的人。因此“夷”就是腰佩弓箭、身材高大的人,因为生活在东方所以称为“东夷”。“莱夷”则是“东夷”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古莱国在周朝初期曾与齐国发生过战争。当时,姜子牙被封国于齐,建都营丘(今昌乐)。姜子牙到达封国后“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莱国派兵来和姜子牙争抢营丘。因为齐国的势力尚无法打败古莱国,姜子牙不得不迁都薄姑(今淄博)。

2、古莱语与胶辽官话

古莱国与胶辽官话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古莱国后来被姜子牙所灭,莱人东迁远遁,聚集在如今的烟台、威海等地,人口又以龙口为最多。作为前朝遗民保留了大量莱国方言,因为莱人生活在齐国东部,莱国方言、莱语也被称为“齐东野语”。

那么为什么莱语不同于山东内陆其他地方?这是因为莱人临海而居,深受商朝人擅长经商的影响,加之姜子牙治齐也鼓励商业发展,使莱人有更多机会获取渔盐之利。经济生活形态完全不同于内陆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因此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

这种文化体系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语言习惯的不同。老一辈龙口人,称山东中西地区的语言为“西莱子腔”。何为“西莱子腔”?因为龙口人认为自己是“东莱子腔”。从这个民间用语上可知,莱人习惯把龙口当作齐鲁大地东、西两种方言的分界。

古莱语与胶辽官话并非没有发生交集。《山海经》记载,齐灵公灭莱后,有部分莱人流散到齐鲁两国交界处,莱人到达时,这里的大片土地和村落荒芜,莱人将其命名为“莱芜”。后来齐鲁两国在莱芜争战时,齐国还令莱人组建队伍打击鲁国。

3、胶辽官话与冀鲁官话、中原官话确有区别

山东大地主要分为胶辽官话区、冀鲁官话区、中原官话区。胶辽官话以古莱语为母本,长期以来相对独立,较少受到外来方言的影响,因此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特色。而且随着人口的迁移,漂洋过海在辽宁大连一带形成了新的语言区。

冀鲁官话深受北直隶、河北枣强等地区语言的影响,形成了特色语言区,济南、泰安、聊城等地全是一口的冀鲁官话;河南雅言则深刻影响了山东的中原官话区,枣庄、菏泽、临沂、济宁等地全是一口的中原官话。

从语言发展的历史来看,胶辽官话较少有外来语言的加入,顽强地保留着自己的风格;冀鲁官话、山东的中原官话是在中原文化熏陶、融合下形成的。因此,青岛、烟台、威海的本地方言,就同讲传统山东话的地区有很大的区别。


指动济南


这个问题问的不是很符合逻辑,因为青岛、烟台、威海的本地方言也属于山东方言的一支,传统的山东方言不但包含有鲁西南、鲁北地区,也包含有胶东地区,可以说山东话是由三种方言共同组成的。其实胶辽官话是唯一一个最初形成于山东的方言,真要仔细甄别起来,胶辽官话才称得上传统山东话,并且胶辽官话后来以山东胶东为基础,最终影响了辽宁大连、丹东等城市。胶辽官话因为是从古胶东的夷语演变而来,与中原官话源自洛阳雅言,冀鲁官话融有东北少数民族语言,本质上有很大区别,中原官话与冀鲁官话最初的发源都不在山东省内。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传统的山东话主要是指济南、泰安一带所说的冀鲁官话,因为山东电视台很多节目都是以济南话为参照蓝本。另外山东外出务工的群体主要是鲁南、鲁西南、鲁北一带,这部分群体在外代表着山东人的主流方言,所以当很多人在听到烟台,青岛,威海所说的胶辽官话以后,会感到与之前所听到的山东话差别非常大。山东的方三种方言体系主要是由历史上不同朝代划分所形成的,比如鲁西南的中原官话,形成地区主要是在河南,当时河南属于中原中心,而中原向东辐射基本就是辐射山东的鲁西南,所以我们在听山东鲁西南话语之时,与河南话基本上没有太大区别。而鲁北地区的冀鲁官话,主要使用地区是在河北,向南辐射山东一部分。
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地理有意思


虽然很多人都对山东话很“熟悉”,甚至很自然地认为“山东话”就是《武林外传》里“老邢”那个味儿。不过,如果严格按照方言学术研究的划分来说的话,山东百十来个县市区的方言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的。

山东整体上被划为北方官话区,也就是说,你只要听得懂普通话,走到山东各地,只要你仔细听、对方慢慢说,你们基本上不会出现较大的语言沟通障碍。但是,“山东话”本身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而从学术角度讲,山东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方言片区。

先说题主提到的青岛、烟台、威海三地,这三个城市及其下属县市,都在胶东半岛上,属于胶辽官话片区。辽是哪儿?也就是渤海海峡对面的辽宁半岛。也就是说,胶东半岛和辽宁半岛的方言在学术意义上是有一定的相似性的,比跟山东内陆地区的方言关系更近。

不清楚胶东话什么概念的朋友,可以听听“青岛大姨”张海宇的小品,青岛人黄晓明也和他一起搭过小品,青岛话还是挺有趣的。

再说济南所在的冀鲁官话,这个官话片区覆盖了山东西部、北部、西北部的多个城市。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方言有一定的相似性。这里面大家比较有感的,就是听听齐鲁台主持人“小么哥”的节目,基本是济南话。

此外就是中原官话片区的鲁南、鲁西南地区了,主要是济宁、菏泽、枣庄、临沂等地。这些地方的方言与河南商丘、江苏徐州、安徽淮北等地都有相似性。开头笔者提到的“老邢”范明,他其实是徐州人,但对外称自己在戏中说的都是山东临沂话,可见两者之间差别不是很大。


齐鲁壹点


老一辈的方言根本就听不懂。我是鲁中那边的讲泰安口音。在烟台念书的时候,去海边,碰到一个年纪很大的奶奶。我根本就听不懂嘞。还有宿舍管理员大叔是威海人,在那里住了一年,我就从来没听懂过他说啥子😂


山之东6988438438


听说过天津卫,威海卫这个称呼吗?这就是天津话和周边北京河北等地方言不一样的原因,因为这些人是古代从全国各地调过来守卫海防要塞的人的后代,所以现在的语言听起来就这样,还有就是南京话和周边的苏锡常不一样,杭州话里有许多中原地区语言词汇的历史原因是一样的,


SeanLee31583863


胶东地区特别是烟威地区,古代自成一国


一路阳光4054


知乎上流行这么一句话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山东方言在南北方向上是渐变的,有差距但听得懂。烟威方言是特例,烟威方言和青岛方言以致山东方言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反而和大连很相似,大连方言又和东北地区完全不一样。


潇湘夜雨157330305


青烟威说的就是传统山东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