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电动自行车该限速和整治吗?

Sweet-Maiden


电动自行车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在城市内的出行,成了人们主要的代步交通工具之一。由于缺乏管理和控制,也造成了很多交通事故。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交通监管难度较大,给很多城市的交通发展带来了安全隐患。那么电动自行车该限速和整治吗?当然应该!

电动自行车不是该不该整治的问题,是从一开始就应该纳入监管

首先讲电动自行车该不该整治,这个个人认为不是问题,因为所有路面的交通工具都应该纳入交通监管的范畴!而不是任由发展到现在,产生了诸多问题后,才说该不该整治的问题。从电动自行车上路的第一天就应该遵守交通法规法则,纳入交通厅监管。有的人可能片面的讲,凡事要求整治电动自行车的人都是开汽车的!这句话当然片面甚至有些偏激。那么看看现实的情况是什么呢?电动车在机动车道上飞驰!在人行道上飞驰!斑马线上飞驰!它是一个全天候各种路面都可以自由飞驰的交通工具。我们交通里面讲究的各行其道,对它毫无约束。冲红灯,逆行等各种违法,还无法制止,因为没有车牌号码,也没实名登记。如何管理?电动车也没有一个生产标准,有的已经速度已经很快了,同时有的就是私下改装。这个就是电动车的乱象。汽车起码可以有监控对应车牌,可以对违章扣分,罚款等有效的处罚手段。电动车呢?难道不应该限速、整治和管理吗?

违反交规零成本

电动车由于没有上牌管理,之前更没有管理限制,往往就是一交钱马上就可以开着上路,既无需上电动车牌,也不需要驾驶执照。即使违反交通规则,如何追查、处罚。既然无法追查处罚,那么违反交规就是零成本。所以冲红灯、逆行、超速、等电动车类的各种违规普遍存在。这种肆无忌惮的电动车出行势必给其他的车辆、行人造成很大的困扰。所以电动自行车的限速、整治是很有必要的。

限摩托城市 电动车再次泛滥

在很多禁摩、限摩城市中,摩托车都得到了控制和禁止,电动车由于之前缺乏监管和控制,迅速泛滥。使得这些城市禁摩、限摩意义不复存在,甚至更难管理,因为之前有摩托车时候,摩托车还有车牌和驾照的监督管理,而现今的电动车没有车牌,没有驾照。违反交规零成本。无从挂历和监控。所以对电动车的整治势在必行!

另外电动车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个厂家生产的标准不同,性能差别也很大。需要制定统一标准,号牌管理,以及实名认证,各个城市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禁行,限行等各种管理方法。


jacky23342


电动自行车该限速和整冶吗?

我的回答是必须整冶,分类管理,不存在限速之说。

明年将要实行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标准规范是强制执行法定标准。要将没有脚踏骑行功能超过的平扳电动车按电动摩托车管理,並对最高时速超过25公里/小时,整个车重超过55公斤,电机功率超过400W,蓄电池电压超过48伏的电动车也要按电动摩托车管理,车要上牌,人要驾照才能上路。

这么大的电动车什么牌照也没有,撞到人跑了,你到哪去找?

据统计全国今年初电动车保有量达2亿辆,而这2亿辆电动车大部分没有脚踏骑行功能,就这一项强制规定,现在保有的电动车就得有一亿多辆电动车到明年4月15号要按电动摩托车管理,涉及到上亿家庭,社会反响大,很多人不能理解不奇怪。但这个规范确实很有必要。

目前很多电动车消费者追求电动车的速度和载重量,造成市场上的电动车越来越快越来越重,越来越多的高速电动摩托车招摇过市,随之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几何级增长,电动车肇事逃逸案件多发。国家有关部门为保护电动车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所有道路交通参与方的共同利益最大化,确保广大消费者基本的出行需求,坚持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车属性,及时修订颁发了《电动车安全技术规范》很有必要,非常及时。

我骑电动车已十多年,现在骑的是捷安特小平扳电动车,没有脚踏功能,明年也要按电动摩托车上牌。但我期待着江苏省的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规定的具体实施,到时电动摩托车可以上牌,考驾照。能和机动车一样购买车辆强制保险和第3者责任保险,到时再驾驶电动摩托车不想现在成天担心出事车子没保险,出了事故都得自己兜着负担不起。




有人会泛你胆子太小,电动车能出多大事,我这乌鸦嘴告诉你,你不重视,电动车出事故照样让你倾家荡产。还是买上保险上路最保险。电动车分类管理后,大部分电动车上牌拿驾照,电动车闯红灯,肇事逃逸案件将大为减少,道路安全状况将大为改观,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们电动车使用者要积极配合管理,为国家道路交通安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自行车,带锂电助力的智能自行车将受到更多人群的垂青,既可不用牌照作为通勤工具又锻炼了身体。


多多爷爷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首先应当找清楚病根在什么地方。因为电动自行车确实相对于机动车有环保的优势,而且轻便小巧,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比较便捷的交通工具。如果一味的将电动车进行取缔,对于目前一些交通拥堵的现象,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其实电动自行车本身并没有过错,关键的问题是,目前市面上的很多电动自行车,都是属于不合格车辆。还有就是骑电动车的人严重违反交通规则,不按照交通规则来驾驶。所以对电动自行车的规范,不光要从车辆本身进行管理还要人们是否遵守交通法规来进行规范。



国家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时速不超过20公里,整车质量(重量)不大于40公斤,一次充电后的续行里程不小于25公里,有骑行功能。此外,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路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但是这一标准在现实生活当中,并没有被很好的贯彻和执行。现在,很多电动自行车的车速都非常快,有的甚至不逊于一个普通的摩托车。而摩托车是属于机动车的范围,是需要上牌照并且取得驾驶资格才能上路的。之所以对机动车进行这样的严格管理,主要是因为这样的车辆速度非常快,如果一个没有驾驶经验的人来驾驶,显然出现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但是假如现在的电动自行车的速度和一个普通摩托车的速度是一样的,但是却因为没有被纳入机动车的范围,而不需要进行登记,或者需要进行严格的训练,就可以随意的上路行驶,可以想象,我们的道路上有多少个马路杀手!

所以我认为,对电动自行车的整治和管理势在必行的。但是由于我们现在电动自行车已经在市面上大量的普及,数量已经非常的庞大,要想进行统一的管理,确实非常的困难。但是有困难并不代表就可以对此放任不管,如果继续一味的放任不管,只能让我们的交通状况更加的糟糕。

何况,一个城市交通状况的好坏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出行和切身利益的,与其说这是别人的事,倒不如说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事,如果我们大家都对此置之不理,继续我行我素,甚至不配合有关部门的管理,那么也许有一天出门被电动车撞上的就是我们自己。


任律师工作室


2018年电动车使用新规中明确规定了电动车的规范标准

1、所有电动车必须有脚踏板,并且具备电驱动、电助力等功效,而且电压不得超过48V

2、所有电动车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5公里,整车重量不得超过55公斤,最大功率不得超过400W!

3、所有电动车必须安装一个无法拆除的车速限制器,车速如果超过了25公里将会自动断电!

4、所有电池车的整车口高度不得超过1.1M,车体宽度不得超过45CM!

5、所有电动车都必须按规定安装号牌!

我们看一下符合的车型,只有锂电池电动车。其他的算成电摩,电摩的按摩托车标准走机动车道,全国2.6亿有2亿的上机动车道,呵呵,汽车还想上路走吗,电摩就把路堵死了,敢上非机动车道,先扣你一个非法行车。

电动车已经取代自行车成为我国主要代步工具,但电动车又比自行车速度快,所以必须进行管理,但不是这样一棒打死。

电动车使用群体,一是学生,初中高中生,他们是发生事故的主体。

二是,孩妈,小孩上托儿所,小学,妈妈接送,电动车方便快捷。也是出事的一大群体,因为他们在车上会对小孩一天的生活进行了解,容易分心,分心是出事的主要因素。

三是,民工,代步工具,出事少,出不起。

四是快递,分快递公司主要是三轮车,负责一片小区,出事少。外卖主要是电动车,速度快易出事。

五是,送货三轮,不敢出,出不起。

六是,老年代步车,安全意识淡薄。

七是,非法出租三轮车。

八是,电动汽车,应纳入汽车管理。

当我们把这些车辆赶进机动车道,不用想我们都知道是什么场面。

电动车出事,主要是缺乏管理,就象以前酒驾,国家加大管理后也治理了。而电动车呢,十个闯红灯,九个不管,省下一个还打上素质高的标签。管理能用素质吗,它是用法律手段的。但不是上面的新规。不是为锂电池作广告吧。

新行业出现,必须有相应的规定,就象矛与盾。电动车既然是一个新的交通工具,我们就应该根据他的特点制定一种新交通规则。

比如把电动车介于自行车与摩托车之间,但必须人有驾照,车有牌照,便于管理,便于考核,但不必限制车型车速。

给底层的贫苦人民一个生存空间!!


阿光49432999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c6bc000b334d0c706b19\

嘴炮说事


电动车应该归入轻便摩托车。可以走非机动车道。过马路可以在绿灯时走斑马线。三轮电动车在机动车道只能在最外侧车道行驶。

如果无证驾驶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要负全责,


一叶枫流O灵似舞妖


就像美国管人还是管枪?按这个逻辑,私人持枪不能用标准子弹,要用橡皮弹或非致命子弹;到底管人还是控枪其实就是利益!在我看来出台这样的交规背后其实是话语权在谁手上;首先,口口声声说的电动车超标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但对电动车的路权闭口不谈,很多地方的非机动车道都成机动车停车场,把非机动车挤压到机动车道上,造成交通事故了,交警就说非机动车道再堵也不能拿自己的生命上机动车道!这明显是维护机动车的路权;然后,个人购买国家允许生产销售的电动车,属个人财产,被小偷偷了报警求助,而这次强制执行处理超标车算什么,不允许上路,上路就要强制报废!这是在销售终端解决质量问题吗?与明抢还提前发通知没区别!再则,城市是一个系统,管理部门管理会有不到位的地方,但这已经不是不到位,而是管理系统出问题了!交通问题是城市系统最为敏感又最为重要的子系统,一出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GDP,还有可能付出宝贵的生命,乃至家庭,甚至社会稳定;按电动车新标准能,能降交通事故,那就真的不是人的问题是电动车的问题;如果因为新标准在机动车道上发生事故,那就是人的问题,这个新标准与交通事故无关!


蜕变伟


要整治,但当前整治方法不正确、拍脑门居多,决策建议的砖家明显没体验电动车驾驶。首先,对人加强安全管理,应该强制上牌、交规培训、驾驶考核。驾考是必须的,侧重考刹车、转向,少部分女性和老年人第一反应差,不会捏刹车、不会转向,曾经多次遇见大妈不刹车而跳车撞人撞车、老年人不刹车只会喊叫“哎呀哎呀”直撞或转弯进花坛的。

其次,对车辆配置应该合理限制,不应该限重量,更不应该要求有脚蹬。即便30公斤轻型电动车蹬起来比最废力的初代膜拜都要废2.3倍的力气,普通人蹬车几分钟就要放弃改为推行。现实中,除了偷车的蹬车逃离现场,几乎没人蹬车,没电了都是推行。鼓吹脚蹬的砖家,应该亲自尝试蹬车出行感受。关于重量,大部分超标电动车比40公斤多10-20公斤,砖家提出限重量,完全忘记了驾驶者本身就有50-60公斤,加上搭载物品重量,限掉10-20公斤的重量毫无意义,反而会减少电池载荷、续航时间,加剧骑乘者的难度。

最后,限速应该合理,不能一刀切限制在25公里,更不应该限制在出厂配置上。大货车渣土车泥头车最高时速可跑180公里,每年造成约2万人死亡,是电动车年均1700人死亡绝对数量的10倍左右,但这些车辆发动机配置并未限速至城市通行最高限速60公里。合格的驾驶员会遵守交通规则,根据道路状况,合理增减车速,不闯红灯。道路条件好,可以跑40公里为何非要限25呢?电动车肇事原因并非集中于速度,而是不遵守交规,原因多为闯红灯、突然变道、机动车道穿插、逆行,速度只是加剧事故发生后的后果。


黑猫40994931


电动自行车限速整治当然是应该的,因为电动自行车是归纳到非机动车里边去的,如果车速太快,乱闯乱撞,的确对走路的人不太公平,也会威胁到普通自行车安全;如果跑到马路上也会影响到开汽车人的利益,给他们添麻烦。只是在电动自行车整治的同时应该综合考虑一下目前的交通形势,让各个利益群体都参与讨论,归纳一种相对理想的方案,不能只让开四轮车的人来制定标准,而骑车和走路的人的声音起不到作用,请关注:容济点火器

电动自行车,本质是特殊的自行车

自行车是不用驾驶证的,正常需要在非机动车道行驶。电动自行车也是理解成一种靠电机助力的一种特殊自行车,也需要在非机动车道行驶。如果自行车或者电动自行车,需要在经过人行道,是需要下车推行的,和普通人走路没有差异。没有特殊情况,电动自行车也是不能在机动车道里边行驶的。汽车,电动自行车,行人,各行其道,井水不犯河水,互相没有影响,似乎不用对电动自行车做什么约束之类的。

问题是,中国的道路,很多并没有划分出来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这种情况下,电动自行车,需要靠车行到的右边侧车道来行驶,这样电动自动车存在和行人以及自行车冲突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如果把行人和普通自行车比做“弱势人群”,电动自行车这时候就是“强势人群”,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动自行车如果车速非常快,车子比较重,电机功率大,的确会在某种场合“占便宜”,这时候行人和普通自行车会吃大亏。

而在没有区分类型的车道里边,很多电动自行车在交通堵塞时候,可能会“钻车缝”,跑到机动车道和汽车抢位置,这样会给汽车司机带来很大困扰,“赤脚不怕穿鞋”,“肉包铁横冲”直撞,的确会引起交通混乱。

当发生电动自行车引起交通混乱的问题时候,更多时候是需要对骑士本人进行惩罚,建立一套完整的信用体系,加强对“人”方面的教育和整治。

当然,既然把电动自行车纳入非机动车了,对车子的重量,功率和速度进行一定的约束也是无可厚非的,这类型的电动车,就是简单近距离代步使用的。电机功率400瓦,正常重量控制55公斤,还有最快不能超过25码,这些数据,应该允许进行一些公开的实验性的测试来确定。

至于那个让人非议最大的脚蹬子,根据目前的情况,应该要取消,毕竟它会给骑车的人甚至路边的行人带来一些安全隐患,不能因为电动自行车是一种特殊的自行车,就一定要长得和自行车一样了,电动自行车,应该有自己可以发挥的体型空间。

特殊行业应该允许非标电动车存在

我们今天已经离不开快递和外卖了,而这两个行业的业务员,都讲究送件的时效性的。而国标的电动自行车,是无法满足这两个行业人的工作需要的。又比如家电维修,送煤气的,也需要快速上门,如果他们全部使用了国标电动自行车来送件,的确会造成很大的工作困然,消费者都无法享受到舒适的服务。

两轮和三轮车,在很多场合,因为机动性和便捷性,是四轮车无法替代的,在一些小路段,或者交通拥挤时候,四轮车还真不如走路快了,还有很多地方四轮车是无法进去的,比如交警也骑摩托车来执勤就是这个道理。

以往没有禁摩的时候,摩托车可以做让这些特殊行业的拿来做交通工具,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他们的客户,后来禁摩了,他们依然可以选择非标的电动车出门工作,所以整体影响不大。

现在执行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了,非标电动车也无法上路了,这些特殊行业的从业人员,还真不知道如何是好。实际上像广州这些禁摩地区,还是允许残疾人骑一种特殊外形的三轮摩托车车出门和拉货谋生的,已经执行了很多年,从这点来看还是相对人性化的。如果快递外卖等行业,也允许像残疾人三轮摩托车这样的工具存在,登记和考取驾驶证才可以正式上路,管理起来还是可以实现的,毕竟他们是用来谋生的,本身公司就有一套管理流程,从公司这头来抓是完全可以管治得到位的,所以完全可以允许他们继续使用非标电动车来工作的。


容济点火器


首先要划分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的标准界限。自行车和摩托车是迥然不同的两种交通工具,一开始面世的还保留了自行车的特征,随着对速度和、载重以及外观的要求提升,厂家逐渐大手大脚起来,骑乘人的意识还保留在自行车的程度,各类交通事故多发也就成了迫在眉睫要求解决的问题。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和进行治理适逢其时,治理的同时也应对群众不同的出行需求作相信配套措施,不能一纸政令了事,长效管理是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