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孩子3歲後父母才開始陪伴他的和3歲前就父母開始陪伴的有什麼不一樣的心理?

二師兄喚醒的故事


許多年輕的父母不得不為了工作而把一兩歲大的孩子,甚至才是幾個月大的新生兒交給他人來照顧,其實父母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缺席給兒童的大腦發育造成終身性的消極影響卻沒有被廣泛瞭解。


在加拿大的麥吉爾大學,有神經科學家在小老鼠身上做了一個後天哺育環境影響壓力相關基因表達的實驗。剛當上媽媽的母老鼠會用舌頭不停到舔新生小老鼠身上的毛髮來梳理它們孩子的毛髮並傳達愛意,這種用舌頭來傳達。愛意的方式能影響到小老鼠們日後的焦慮水平。那部分經常得到老鼠媽媽舔毛的小老鼠們的焦慮水平比起那些被媽媽舔毛較少的小老鼠要低,並且前者在遭受壓力後到恢復能力也比較強,認知表現也會更好。不過這裡的舔毛頻率高低對於區分老鼠。媽媽是好是壞並不是一個標準,舔毛的多少隻是反映了不同的養育模式並且是對成長環境的一種間接反應。比方說在一個相對不安全,有著很多捕食者的環境中,老鼠媽媽會因為要警惕周圍的情況而相應地降低對小老鼠的舔毛頻率,這種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小老鼠會有著更高的焦慮水平,但他們對環境中潛在的危險也會更加敏感,這幫助到他們,更好的適應危險的成長環境。但對於人類嬰兒來說,不存在需要提高焦慮情況,提高警覺來應對捕食者。在撫育過程中,父母的撫摸和肢體接觸會改變孩子的基因表達。所以父母在對幼兒成長過程中的缺失會轉而提高孩子在成長道路中產生不必要的焦慮和抑鬱的幾率。


酷炫腦科學


我堂妹和親妹妹都是出生後沒多久,就被放到姥姥家雪藏起來了,在上個世紀80年代,農村為了生個兒子,很多家庭都會這麼做,她們兩個回到父母身邊,都已經滿3歲,但由於她們兩個在姥姥家的生活環境有所不同,性格上也有些差異。

堂妹的姥姥不僅要照顧堂妹,還要照顧孫子、孫女,家裡孩子比較多,相對於我姥姥只照顧妹妹一個人,肯定沒有那麼細緻,所以,堂妹的自理能力更強一些,性格更外向,妹妹則凡事都要別人幫忙,又缺少同伴,她自理能力較差,且性格內向。

兩個人回到父母身邊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與父母親近不起來,與兄弟姐妹相處不來,總覺得父母偏心,對姐姐、弟弟好,對自己不好,並且兩人都覺得委屈——為什麼偏偏要把我送到姥姥家,從而心生埋怨。

我妹妹回家後,父母對她格外照顧,使得她對父母的誤解慢慢消除了,但因為缺乏幼年時的陪伴,與父母似乎總有一層隔膜,不會像我和弟弟一樣,可以在父母面前有啥說啥,毫無顧忌,或者撒嬌,總覺得妹妹在父母面前有些拘謹。

堂妹因為叔叔嬸嬸沒有過多的關注她,使她越發地覺得父母虧欠自己的,讀高中後,就拼命地與父母要錢,父母若批評她,她就會說:“這是你們欠我的。”後來因為早早地戀愛,高中都沒讀完,就嫁人了,我覺得堂妹早早地戀愛嫁人,也與從父母這裡得不到溫暖有關。

從小沒有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很難與父母建立起親密的聯繫,哪怕是之後父母會想辦法彌補,效果都不是很好,而且父母往往帶著虧欠的心理去彌補孩子,甚至毫無原則地遷就孩子,讓孩子更加覺得委屈,覺得父母這樣做是應該的,因為他們欠我的。

總之,孩子在三歲前,不要離開父母,不然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尤其是孩子的性格,這樣的孩子往往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


沛澤媽讀心理


全職還是把孩子交給別人帶?這是很多職場媽媽都糾結過的問題,全身心陪伴,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專家從大腦發育的角度來為你解析。

1956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心理學家Harry Harlow做了心理學100年來最重要的一個實驗:他把剛出生的小猴子跟母親隔離,觀察它們在有吃有喝、只是沒有母親陪伴的情況下是如何成長的。結果發現,安全感是小猴子成長中第一個需要被滿足的條件,沒有安全感的小猴子,雖然也會長大,但性情孤僻、情緒不穩定,成年後不能正常交配,還會虐待自己的親生孩子。


媽媽帶來的安全感,有益於孩子一生的成長

孩子兩歲前,若能有母親的全天陪伴,那是最好的。因為母親帶給孩子的安全感,可以幫助他大腦很多認知功能的發展。從前,東南亞國家的婦女下田勞作時,習慣把孩子背在背上一起幹活。與現在的孩子比起來,那些孩子被拘束在母親背上,好像刺激不夠,但是這些孩子成年後,都沒有情緒上的問題,也沒有認知發展上的缺憾。研究者認為,這與安全感有關,在母親背上的孩子,是最有安全感的。而童年的安全感之所以至關重要,是因為它甚至會影響到孩子成年後對挫折的反應。孩子在母親背上所看到的正是他未來要生活的環境,耳朵所聽到的正是他未來要講的母語,這些刺激正是遠古時代,我們祖先大腦在發展時所接受的環境刺激。同時,研究發現,母子在肌膚接觸時,大腦會分泌催產素,這對嬰兒大腦神經元間突觸的增長,及神經的連接,都有很大的幫助。

安全感促進大腦發育,2歲前是關鍵期

大腦是用進廢退。在寶寶的成長中,用不到的神經元會被刪除掉。神經元的刪除原則是,凡是有過連接的神經元就留起來,沒有連接過的就刪除掉。父母可把這個過程想象成一個公司要裁員,它第一要裁的人一定是那些能力差、不善於團隊合作、公司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的人。若是這個人工作能力強,善於與人合作,公司沒有他不行,那麼他一定不會被裁掉。

最近的研究發現,嬰兒9個月到2歲期間,是他大腦神經元連接最頻繁的時候,這時候的外界刺激,可以幫助神經元不被修剪掉。所以,這個階段媽媽全心陪伴帶來的安全感,對寶寶大腦發育至關重要。

孩子需要穩定、有愛的照顧者

孩子2歲之前,媽媽全職照顧孩子是最好的,若是有困難,也必須做到不要頻繁地更換照顧者,那會使孩子沒有安全感。英國著名心理學家John Bowlby的母親是貴族,從小把他交給保姆帶,母子關係很疏離,幸好保姆很愛他,所以他成長無虞。他從自身成長的經歷發展出有名的“依附理論”,強調親子關係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因此,孩子2歲前,不妨儉省些,儘量自己照顧孩子,不要讓自己和孩子有任何遺憾。


父母世界


現在工作壓力都大,很多父母都把孩子不是交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就是託付給保姆,這樣的孩子在未來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很多問題。我們都知道孩子是一張白紙,貼近誰就會模仿誰,在我說出很多細節前先擺出我的觀點,孩子在5歲以前儘量自己帶...

無論是孩子的性格還是對人對事的態度,基礎的價值觀都是在3-4歲這個年齡段形成的,這裡儘量不要卡在3歲這個階段,畢竟個體都不一樣,如果自家孩子比較晚熟,例如說話晚、翻身晚那其實就意味著大腦思維發育比較慢,就要往後延遲1歲左右,所以識別範圍最好是卡在3-4歲,或者5週歲以前為佳。

這個階段,孩子要學會的東西是非常多的,例如感知對方情緒,我們會經常看到幼兒園對玩具、食物的爭搶,也會看到小時候懂得分享的小朋友,這很少是由於幼兒園環境導致的,更多的是孩子父母的成長環境所導致的。

還有孩子的韌性強不強、逆商高不高,碰到問題是退縮還是會鼓勵自己,等等這些思維,都是在5歲以前成型的。如果,父母自己來不及照顧,託付給爺爺奶奶,那對待他人的方式很可能就是推卸型,或者過於自我。畢竟隔代溺愛的還是多,當然如果家族本身是傳統文學世家,或是高幹家庭那就又不一樣了。

但這些性格與價值觀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孩子跟我們不親,就算後期有很多獎勵、鼓勵陪伴時間,也不如3-4歲前的陪伴來的重要。

其實,孩子在1歲以前就會對經常出現的人臉有基礎的識別了,牙牙學語時雖然說不出來一句完整的話,但那個時候已經有根深蒂固的情感鏈接了。這些是在孩子有成熟認知思維之後,需要花成數倍的時間才能折算過來的,時間代價是非常高的。

而且,在4歲以前頻繁的更換孩子的住宅或生長環境,孩子會沒有安全感,逆商高的孩子還好,有挑戰性。但如果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就很容易造成怕生、自卑、在家庭觀念上分不清楚的問題。

例如,奶奶所謂的正確,在媽媽這裡是衝突的,孩子不知道聽誰的,會造成矛盾憂鬱的性格。

所以,說了這麼多的角度,希望能看到這篇內容的朋友,就算自己再忙也要安排出來時間,對孩子做適當的陪伴,儘量在這個階段不要請保姆,雖然現在有研究生保姆,就算文化程度略高一籌,但視野視角與父母的價值觀是有著本質差別的,孩子的信息處理能力並不強,很容易造成思維混亂的問題。

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助到你,如果對孩子教育、腦開發、思維拓展與引導感興趣也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霖士心理”...


霖士心理


  • 一旦一個孩子到了2歲時,他的主要社會方向就已經確立,從這時起,就越來越難以使之有較大的改變。例如,如果一個孩子認為世界僅僅圍繞著他運轉,如果他不讓步,他的父母就會妥協,那麼他在日後的人際關係中就會遵循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方式。
  • 這並不意味著一個被寵壞的3歲孩子不能被改變,但是這確實意味著要改變他可能不會太容易,並且會隨著他年齡的增大而越來越困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樣的改變或許是不可能的。在任何兒童發展研究中,都沒有人能證明自已具有極大地改變早期性格、社會態度或智力水平的能力。當然,儘管缺乏這樣的證明,但我們仍然不應放棄嘗試。
  • 在我看來,每個承擔著指導兒童成長和發展責任的人都必須隨時儘自已最大的努力讓每個孩子得到最好的發展,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美】伯頓.L.懷特《從出生到3歲》

玥媽認為,作者已經很好的闡述了孩子長到3歲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模式,這個跟父母在不在身邊無關,既便你現在在孩子的身邊。最關鍵的是孩子在3歲前在什麼樣的環境 什麼樣的人下成長。我們中國有3歲看老的說法,其實外國也有同樣類似的看法。

玥媽的孩子是自己帶的,所以我沒有這方面的經歷。不過,身邊親朋好友很多這樣的例子。孩子3歲前基本由老人帶,這類孩子共同的特徵之一就是:缺乏安全感、內向、膽小、不合群。

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父母要端正自己的態度。孩子有這些問題並不是TA的錯,是TA的成長環境出了錯。父母不能把這些錯誤怪罪在孩子身上。

其次,跟孩子一起糾正。缺乏安全感:那就多抽時間來陪伴孩子,做到有需要就回應。不要讓孩子在一次次等待中失望。這樣只能加深孩子無助的安全感。內向:多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走走,比如公園、商場、人多熱鬧的地方,讓孩子去適應這樣的一個環境,讓孩子在這種環境中慢慢放開自己,平時也應該多跟孩子做精神方面的交流,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膽小:之所以膽小大都是因為之前的一些嘗試在大人看來是不允許的,被制止的次數多了,膽就小了,孩子不知道什麼是能做,什麼是不能做的。而之前養育人一味的禁止又沒有明確的跟孩子說明,導致孩子乾脆什麼都不去做,這樣就不會出錯了。這時候父母應該以鼓勵為主,以關愛為輔幫助孩子去嘗試TA想要嘗試的一切事物。

不合群:不合群大抵都是父母不在身邊,而養育人又沒有以強大的愛的支撐去鼓勵孩子融入其他的孩子當中,導致孩子漸漸被同嶺人排斥,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愛跟別的孩子玩了。而父母應該做的是多帶孩子去找別的孩子玩,剛開始可以是親朋好友家的孩子,慢慢再發展到在外面玩碰到的陌生的孩子,比如在公園或者餐廳吃飯,遊樂園等等。

最後,這個過程可能很漫長,作為家長需要有持續的耐心和毅力來陪伴孩子慢慢改變。

愛吃棒棒糖的花玥玥


我是遊戲育兒,提倡生活場景遊戲化育兒,用遊戲餵飽孩子,讓養孩子像做遊戲一樣簡單快樂,歡迎關注和訂閱。

三歲之前是建立親密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時期,對於父母的依戀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會讓孩子更加的自信。

三歲之後孩子很多習慣已經養成,對於照顧者也已經習慣,爸爸媽媽這個時候介入照顧就像陌生人一樣,他們根本不買賬。

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有他們有處理的矛盾和問題,人是一個負責的情感動物,很多時候這個矛盾解決不了會積累到下個階段,很多行為問題和心理問題都是因為小時候的經歷。

我有一個親戚的小孩子從生下來,媽媽剛剛休息了一個月,產假都沒有修完,就和爸爸就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給爺爺媽媽照顧,每年就是過年過去一下,一直到孩子上小學才接過去和爸爸媽媽一起生活,不過現在那個孩子很膽小很內向,沒有安全感,情感淡漠,和媽媽爸爸不親,有什麼都是憋在心裡不說,媽媽現在很後悔當初沒有把她待在身邊。



養育養育,不僅生養還要教育,小動物們生下寶貝之後都要交給他們捕獵的技能,更何況高等動物人呢!


親子成長手冊



0-3歲是孩子各方面的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階段。在這三年裡,家庭幾乎是孩子的全部成長環境,家庭需要承擔孩子成長中90%的教育,到孩子3歲進入幼兒園後,家庭承擔的教育佔比會減少到70%左右。所以說,這三年,家庭教育的影響最深遠,最需要父母充分陪伴孩子。

在我的成長教育理論體系中,我總結了0-6歲孩子成長的十個關鍵點(參考APP蘭海說成長 0-6歲-核心基礎課-成長關鍵點),在孩子0-3歲期間,我更想強調這10個關鍵點中的安全感、自我意識、好奇心、感知覺、語言、情緒、大腦發育、規則意識,也就是說在孩子0-3歲時,家庭教育的重心需要放在這幾個方面。

如果父母在0-3歲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那麼我最關心的是家庭教育的責任轉交給誰呢?孩子的爺爺奶奶?保姆?這個人是否有意願和能力在以上這些方面,去幫助孩子成長呢?


以安全感發展為例,孩子最初的安全感來自於對撫養人的信任,穩定的撫養人(人員穩定,情緒穩定),穩定的生活環境,及時回應孩子的生理與情感需求,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如果父母在0-3歲沒有陪伴孩子,那麼我會擔心孩子是否擁有穩定的撫養人和生活環境,ta的安全感會不會受到影響,如果因為缺乏父母陪伴影響安全感,孩子未來可能會在性格、人際關係上遇到困難。

以語言發展為例,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在0-6歲。1歲之前,孩子語言任務重點在吸收,1~2歲,孩子們開始有少量的輸出,2~3歲,孩子輸出的比例大量提高,3~6歲,全面過渡到輸入向輸出的轉化。在孩子0-3歲,語言的發展主要是“輸入”,這特別需要家庭環境能給到孩子足夠的聽覺刺激,具體方法是用語言去解釋孩子的行為和感受。比如給孩子喂水喝的時候,我們可以說“現在媽媽要給你喂水了,媽媽給你選的一個白色的水瓶,瓶口是軟軟的,然後水是透明的。媽媽把水瓶放在你這裡,你要慢慢的喝。寶寶喝完了,今天表現真好,有沒有覺得心裡很舒服啊,也不渴了。”如果父母在0-3歲時沒有陪伴孩子,那麼我會擔心孩子在這個階段能否得到足夠的語言“輸入”,擔心孩子未來的語言“輸出”是否會受到影響,甚至影響孩子上學或長大成人後的語言表達能力。


0-3歲,是孩子能力最弱小的三年,也是成長最快的三年。這三年,孩子需要更多生活的照料,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建立充足的安全感,發展基本的語言能力、情緒能力,有了這些能力的儲備,孩子三歲在進入幼兒園,未來進入其他環境時,會更順利,更自信,更收歡迎。

我相信,這三年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是最有意義的。因為對孩子和父母來說,所有0-3歲的 “問題”,都是最容易解決的問題,所有 0-3歲的“成長”,都是對未來最有價值的成長。


超級育兒師蘭海


並不是父母3歲前沒有陪伴就一定有負面影響:

對孩子影響的是照顧者對孩子的愛和養育方式如何,如果是耐心溫暖的,你在三歲時接回來也不會太大影響。

前三年確實是安全感以及大腦發育的重要時間段,這個時間段養育好的話對未來肯定奠定了一個好的基礎,這個時間段在有些方面發展效率是最高的,比如有的腦區發育在前五年就基本完善。但是大腦具有可塑性,什麼時候都有發展完善的可能性,而且除非有特別大的創傷經歷,一般3歲並不晚。

三歲前如果能有父母高質量的陪伴是更好的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老大前2歲多是由爺爺奶奶照顧,我們父母因為工作忙,加班嚴重,很少和孩子交流,基本沒有照顧。直到有一天,爸爸帶著出去玩,發現孩子不願意和孩子玩,比較退縮,才突然意識到對孩子陪伴缺失的後果:由於父母缺乏陪伴,爺爺奶奶是很保守,不愛與人交流,思想落後的老人,不是不愛孩子,是他們就沒有重視孩子需求的意識,對孩子只要餵飽就行,而對於孩子的人際方面的引導,由於自身能力有限和只會忍讓等錯誤認知和習慣,不僅沒有好的引導,還有副作用。所以孩子在安全感的建立,以及行為技能方面都缺乏,而這些影響著孩子的自信心、性格發展。

於是我們決定一個人辭職陪伴孩子。後面當然是花了特別大的心思去陪伴孩子,對孩子身上的每一個優勢和問題我們都仔細研究,現在的孩子已經很大方開朗、積極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強了。

現在老二不到半歲,我體會到充分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感的建立從一出生就開始,對嬰兒及時的回應非常重要,他在感受到穩定、可預測、安全溫暖的環境後,會有一種對自己生存環境的安全感、可信任和可依賴感,這樣的感覺讓他們有能量去探索外部世界,而自由、放鬆的探索是孩子良好的大腦發育、能力發展的基礎。

這裡說一說,如果父母不在身邊,對孩子影響比較嚴重的方面:

根據心理學實證研究,早期的重要壓力源可能會給大腦的組織及功能帶來不可逆的消極影響。

這個壓力可能包括父母離異、喪失或到一個惡劣的生存環境中,持久、反覆、強烈出現的負面環境因素危害是深遠的,例如孩子的大腦體積會偏小於正常水平,或某些腦區功能會不穩定(比如大腦中負責情緒管理的部分功能不穩定就可能會導致情緒問題)。

而父母(或撫養者)的慈愛、體貼,能減輕這些對孩子造成的精神壓力,有效的抵消這些壓力帶來的影響。

值得家長重視的一個研究結論是:

大腦內部中心位置的情感處理區發育在5歲左右基本完善,所以,安全的成長環境及慈愛的、能提供適度刺激的,可預測的,對嬰幼兒需要能及時回饋的情感關係有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的更健康。

所以,過去的幾年已經過去了,現在接回來也不晚。既然把孩子接到身邊了,那就給他充分有質量的陪伴,相信孩子也會成長的很好。



歡迎關注: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人民大學管理學碩士,北師大應用心理碩士,美國正面管教講師,親子閱讀金牌導師,專注家庭教育。

歡迎交流家庭教育、個人成長、親子、婚姻問題。


有料家庭教育


我女兒現在三歲,懷二胎七個月,我女兒從小和我一起,雖然和婆婆住一起,現在懷孕了也沒把孩子交給婆婆,婆婆想幫我分擔分擔讓女兒以後和他住,我也沒鬆口,不光是怕女兒覺得有了弟弟就不愛她了,也更多是我離不開她,婆婆一說讓我帶吧,我就很排斥,過兩年我出去找工作的,在家這幾年我想讓孩子一直和我一起睡,可能和我從小是留守兒童有關係,我離不開我女兒,不想讓她在小時候有一點缺試的母愛,從小和奶奶住,她重男輕女,因為我是老大每次都和我說你要是個男孩就好了,我很排斥很厭煩,現在我懷二胎是男孩,卻沒有懷女兒時的喜悅,而且心裡想以後生下來跟婆婆睡沒什麼排斥感,現在心裡就有些慌,兒子生下來會對他沒有對女兒好,讓他覺得不公平不是那麼愛他,怎麼辦?


蟹黃小籠灌湯包



這是曾經寫的一篇文,倒是和今天的主題很契合。

你可知道,孩子能給你最完整陪伴的時間只有三年,也就是從出生到基礎認知的這個過程。這三年你能抓住多少就抓住多少,因為這樣的三年僅此一次,以後都不可能了。

當孩子上幼兒園時,他的社會關係裡開始出現了老師,同學。他每個星期能陪伴你的日子就又縮短了五天上學的時間。

當孩子開始上九年制義務教育時,他的社會關係裡又開始多了朋友,然後可能還要課外輔導,還要上課外興趣班。那他能陪伴你的時間就又少了。

當孩子上高中時,他更多的時間可能就放在學習上了。當然,也許他還得住校,那他能給你的時間就只有,那半個月才回來一次的一兩天了,就這還得他不是個叛逆的少年。

當孩子上大學了,如果是異地,那更別想了。盼來盼去,一年也就一個五一長假,一個十一長假,一個寒假,一個暑假。如果他還想積累經驗做個兼職,如果他還想和同學朋友一起去旅行,如果他還戀愛了。好,不用說了,他留給你的時間就少之又少了。


好不容易盼著孩子回來了,以為可以跟孩子樂呵相處一下。結果他晚上很晚睡,當然不是和聊到很晚,而是在朋友圈聊到很晚,偶爾還有遮掩不住的笑聲。白天他的一半時間用在了補覺上面。一半時間用在了同學聚會,朋友逛街上面。難得與你的幾回交流,都是語氣詞應付你,說多了還嫌你囉嗦。

這就是現實,不要想著,我的孩子乖巧聽話,不會這樣。我也乖巧聽話的,我讀大學還是在本省,離家也就兩個小時車程,但我一年回家最多也不過三四次。儘管在學校可能會想回家要好好陪父母,可是到家與父母交流,總是會透著不耐煩。父母與孩子之間總是隔著代溝,就算你再與時俱進,孩子心裡對你的苦口婆心,對你的用心安排總有著本能的抗拒心理。

等到孩子工作了,等到孩子成家了,這時他陪伴你的時間就少得可憐了。他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他有了自己的生活節奏,你已經完全跟不上了。突然想到那則房產中介的廣告,一對父母幾番波折買房賣房只為能住得離女兒近點,這就是天下父母心。

都說養兒方知父母恩,我想大概也只有當你的孩子也有了孩子,他才能明白你的那份心,那份處境。而這時,他大多的心思也還是用在了他的孩子身上,重複著你的道路。對子女不求回報,無條件付出,這就是我們現在普遍式存在的父母與子女的關係。

與其在往後未知的歲月去期盼孩子的溫情,不如趁現在好好珍惜,孩子給到你的最完整的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