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公司註冊資本的認繳和實繳有什麼不同

典型案例

某縣鄒某、陳某、黃某三人是大學同學又是同鄉,三人大學畢業後都沒有找到理想工作,於是三人合計一起創業開辦一家公司。但是三人家境都不是非常富裕,能拿出的錢有限,三人東拼西湊共籌集了10萬元資金。三人緊張地籌備開設公司的事宜,先到公司登記機構諮詢瞭解公司設立程序,被告知現在公司註冊資本實行認繳制,沒有下限要求,可以自己決定認繳多少並填寫繳足年限。三人得知後非常興奮,因為10萬元如果不用實繳的話他們就不用向銀行申請貸款流動資金了。三人興奮之餘很快辦理了公司設立程序,由於是大學生創業有很多優惠政策,在各方支持下,三人把公司辦得有聲有色。

公司註冊資本的認繳和實繳有什麼不同

江蘇博事達(無錫)律師事務所許蕾律師解析

2014年後的創業者是幸運兒,是新《公司法》的寵兒。新《公司法》的新規則為創業者們提供了諸多方便。創業者們在考慮以何種形式合作時,往往把設立公司當成麻煩事,其中原因之一就是開設公司要實繳註冊資本,而創業者初次創業沒有經驗,其資金來源很不容易,實繳註冊資金後還要準備流動資金,創業風險很高。現在就業形式不樂觀,光靠就業來解決勞動力問題是解決不完的,創業應勢而生,新《公司法》為創業打造了溫床。國家鼓勵創業,一方面可以解決就業問題,另一方面可以讓有想法的創業者能實現夢想,不因為資金問題阻礙而荒廢好的項目。修訂後的《公司法》第26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註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實繳、註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也就是說除了另有規定的情況之外,本條取消了關於公司股東應當在公司成立之後2年內繳足出資,投資公司可以在5年內繳足出資的規定;取消了一人有限公司的股東應當一次足額繳納出資的規定。

許蕾律師支招

設立公司需要先了解註冊資本繳納方式,瞭解現在與過去的區別,認繳制與實繳制的區別。在充分了解國家政策法規的情況下,對自己設立公司進行利弊分析權衡後,再決定是否設立公司。

什麼是實繳制,什麼是認繳制?

實繳制是指企業營業執照上的註冊資本是多少,該公司的銀行驗資賬戶上就必須有相應數額的資金。認繳制是指工商部門只登記公司認繳的註冊資本總額,無須登記實收資本,不再收取驗資證明文件。

公司註冊資本的認繳和實繳有什麼不同

從二者概念上可以看出基本區別:

第一,實繳制是真真切切的把錢交出來,認繳制是不真正的實際的拿錢出來,用通俗話來說叫認賬不賴賬。

第二,實繳制要作驗資證明,一般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而認繳制不收驗資證明文件。

第三,實繳制需要佔用企業的資金,增加了創業者創業成本。認繳制不需要佔用企業資金,對創業者來說大大降低了創業成本,同時也降低了創業風險,更能激發包括大學生和有想法的人在內的有心創業之人大膽創業,不再擔憂會失敗造成鉅額損失。

許蕾律師補充:

第四,實繳制有最低限額規定,舊《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最低註冊資本3萬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註冊資本1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註冊資本500萬元。認繳制不再有最低限額,也就是說註冊資本1元也是允許的。

第五,實繳制繳納年限有明文規定,舊《公司法》規定一般情況下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內繳足,投資公司可以在5年內繳足。認繳制認繳年限可以約定。但是請注意註冊資本認繳不等於不繳,當承諾了註冊資本實繳到位的年限,就與公司登記機關簽訂了合同,若不履行則構成違約,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另外,不是所有公司都可適用認繳制,金融類公司、典當行、勞務公司、募集式股份公司不適用認繳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