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粽情端午”之:蘇東坡筆下的端午節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蘇東坡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人品與才華均達到相當高度。

“粽情端午”之:蘇東坡筆下的端午節

林語堂先生稱: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癮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粽情端午”之:蘇東坡筆下的端午節

東坡先生有一首描寫端午的詞——《浣溪沙·端午》,我們先來欣賞一下原詞: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粽情端午”之:蘇東坡筆下的端午節

這首詞作於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年)端午,蘇東坡被受朝廷迫害,被貶到惠州的第二年。在嶺南流放的日子裡,他的侍妾朝雲(也是他後來實際上的妻子)一直陪在身邊,這一年,他和朝雲同過端午節,寫下了這首詞。翻譯成現代文,意思是:微微小汗溼透了碧色的細絹,明日端午節用芳蘭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膩佈滿大晴的江面。五彩花線輕輕地纏在紅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靈符)斜掛在耳下的黑色髮髻上。與朝雲同過端午節,天長地久,白頭偕老。

“粽情端午”之:蘇東坡筆下的端午節

蘇東坡流放到惠州時已經57歲,而朝雲只31歲,兩人年齡雖然懸殊,而情愛無殊。朝雲聰明愉快,活潑有生氣。蘇東坡一生的幾個女人之中,朝雲最稱知——蘇東坡總是稱朝雲為“天女維摩”(表示純潔不染之意)。她愛慕蘇東坡這個詩人,自己也很嚮往他那等精神境界。蘇東坡對朝雲陪同他流離顛沛充滿感激之情,寫詩讚美她,這些詩使他們的熱情化為共同追尋仙道生活的高尚友誼。

“粽情端午”之:蘇東坡筆下的端午節

這首詞既寫出了朝雲的美麗、純潔和高貴,也充滿了濃郁的古老民俗氣息。

詞的上半闕,預示端午節日,將開展浴蘭活動,氣氛十分濃郁。端午,處於初夏季節,穿著自然華麗,以襯托參與者的身份。對於朝雲來說,最好是用“碧紈”,也就是綠色細絹,才與她的雅靜性格相符。天氣稍熱,易出“輕汗”,“微透”著“碧紈”,將半明半暗的膚體朦朧美襯托出來了。“明朝端午浴芳蘭”,不僅體現了朝雲由芳體而及蘭心的純潔高貴的情操美,而且反映了浴蘭令節俗的淳樸純真美。朝雲浴處,餘香猶存。沐芳浴蘭,遍及社會,參與者人數眾多——“流香漲膩滿晴川”。

“粽情端午”之:蘇東坡筆下的端午節

詞的下半闕,著重寫了兩項端午節的風俗。其一,“綵線輕纏紅玉臂”。這樣可以辟邪驅鬼,使朝雲“玉臂”“紅”而長命。與用五色花線纏粽子投江以吊屈原之魂有相同之意。其二,“小符斜掛綠雲鬟”。這樣能夠通神明,使朝雲“雲鬟”“綠”而身健。與小孩穿老虎腰肚,門上掛菖蒲以辟邪護身亦有相同之意。用傳統習俗祈福,為的是“佳人相見一千年”。

“粽情端午”之:蘇東坡筆下的端午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