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日本的F-2計劃當年差點選了颱風?政治利益決定這不可能

日本的F-2計劃當年差點選了颱風?政治利益決定這不可能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經濟正如日中天,這也讓日本的政治和軍事野心極度膨脹,再加上來自北方的蘇聯的威脅,日本決定發展下一代戰鬥機,並公開進行了招標活動,美國的F16、F18以及歐洲的狂風戰鬥機都參與了競標,不過評選的結果卻是這三者均不符合日本方面的要求,還是自家的FS-X最合適。

日本的F-2計劃當年差點選了颱風?政治利益決定這不可能

其實平心而論,日本當時擁有了制空能力強悍的F-15J,面對北方的威脅甚至具備了一定的優勢(此時的蘇27的N001雷達還處於研發階段,大量蘇27不得不掛著水泥配重飛,基本沒什麼戰鬥力),所欠缺的正是對地對海打擊能力,而這三者中狂風的對地性能無疑是最好的,具備出色的掛載以及超低空突防能力,對艦對地打擊都不含糊,就算幹起截擊的活兒來都得心應手。但狂風使用的變後掠翼技術也帶來了結構複雜,維護不便的缺點,並且此時變後掠翼已經是比較落後的技術了。

日本的F-2計劃當年差點選了颱風?政治利益決定這不可能

不過軍事裝備的選型從來都是跟政治息息相關的,很少有機會說哪個好我就能選哪個,況且是在性能比較接近的情況下。日本真正的需求在於自行研發以保持自己的研發隊伍,不過九十年代初日本突然間發現,原來蘇聯沒了之後自己成了全球第二,已經是美國人眼中的最具威脅的潛在敵人,這種情況下繼續堅持完全自研必然沒有好果子吃,最終只能和美國一起在F16的基礎上進行研發工作,最終的成品便是現在見到的F2戰鬥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