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不久前笔者曾经收集了双桥群友的照片,撰写了一篇北京双桥地区大货车日常的文章

《家长看了都会捏一把汗!北京朝阳区双桥路大货车们的日常》,这回有机会去日本,特意利用走街串巷,以及临街酒店的便利条件,在名古屋观察了在那里市中心大货车的日常,对,在名古屋以及日本的其他城市,大货车通常是不会被限行的!

早间时段(7-8点)!


早间时段7-8点的名古屋市中心主干道更多是一些过境的大货车,垃圾车、大型平板车、渣土运输车、大型半挂车等,占据了路上交通的大部分,但是杂而不乱,似乎和大型公交车,私家车一样,井然有序,成为了这个城市的组成部分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袋装可回收垃圾资源车

在日本生活中所能预想到的垃圾种类都会被详尽准确的分为5大类,资源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粗大垃圾,不可处理垃圾,这些垃圾会有指定车辆进行运输。规定每个家庭在丢饮料瓶时,需将瓶身标签和瓶盖分别取下,冲洗干净再分类丢弃。电池和包装纸需分开丢,不符合分类标准的垃圾,会被贴上大大的“违反规定”标签后放在你家大门口。鉴于日本的耻感文化,没有日本人愿意自己家门口放一袋被贴着“违反规定”的垃圾。而且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是要被罚款的。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这些打包完好的塑料袋,不同类别的垃圾有不同的收集频次和时间。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早间时段在市中心完全成为了大货车的天下,和我们普遍衣冠不整、普遍脏兮兮的大货车相比,无论车况和整洁度完全一个天上和一个地下。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从酒店窗户看到的一辆渣土车的装载量

日本对待超载的态度同样非常严肃。超载车辆一经查处,将立即扣留或替换其他车辆进行运输。在罚款方面,日本实行的是“一超三罚”的制度,开车的司机不仅要受罚,连这趟货的货主、司机所在车队也要一起受罚。大型和中型货车超载50%以下,处罚款3万日元;超过50%-100%,罚款4万日元。日本卡车司机的月薪在25万日元左右,超载罚3-4万日元也不是个小数目。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路上的一辆UD半挂大拖,车况和整洁度甚至超过了旁边的日版皇冠轿车,当一辆新车卖也绝不惊讶。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众所周知,由于货车驾驶位较高,因此很容易在挡风玻璃下方和副驾驶车门处存在盲点。为了减小副驾驶车门外的视觉盲点,很多货车厂商通常会采用大尺寸,加大向下开口的副驾驶门玻璃设计。而日本人在这一点上做的更为极致,其很多中重型载重车辆为了避免副驾驶车门处盲区过大,会采用全通透式的双玻璃副驾驶车门设计。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名古屋市中心名古屋城附近的大型拖挂车,除了良好的车况,在雨中急驶,你完全看不出拖泥带水的感觉。从镜头也能看出来,高速行驶的卡车甩出来的是雨水,而不是泥水!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除了空驶的卡车,物料的装运是绝对不允许外漏的,在运输中都会用整洁的帆布将货物遮盖住。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再小的轻卡同样也不例外

白天时段(10-15点)!


白天时段路上的大、重型车辆明显减少,城区的小路上一些负责城市内运输的中型、轻型箱式货车就显得相对多了起来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很难想象这些城市广告车,用的不是通常的大巴车,而是大型箱式货车,不但是城市的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了这个城市的观光展示项目的载体!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这是在日本名古屋最繁华的大须商业区门口,虽然是中午12点时分,中午休息的时间,但是水泥搅拌车依然可以畅行在闹市区,这在国内不敢想象。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离水泥车不远,就能看到一辆大型吊车,打着双闪临时停靠在了路边,正打算进行附近的吊装作业。车况好的依然似乎是患了某种洁癖症。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大型吊车作业中

在日本正在作业的车辆都有严格、统一的作业规范。作业时,旁边都设有醒目的红白指示箭头牌、围栏、锥桶,旁边会有统一着装的引导安全员负责引导行人、车辆通过,维护周边交通秩序,统一到走了几个城市没看出来什么差别。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在工地旁吊装作业的卡车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吊装作业时,引导附近行人通过,绝不只是趋于形式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闹市区通往名古屋城的市区道路,是不是很奇怪,在道路两侧你大多会看到打着双闪临时停放的箱式卡车而不是私家轿车,这条马路的两侧压根就没有侧方停车位!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轿车都停放到了这里!在日本大多100米能找到一个便利店,而几百米就会有一个停车场或者立体式停车楼!以名古屋这个立体停车场的平日为例,7:00-18:00每半小时200日元,相当于每小时24元人民币;18:00-24:00每20分钟200日元,相当于每小时36元人民币。夜间相对便宜,24:00-7:00每半小时100日元,相当于每小时12元人民币;;夜间上限是900日元,相当于53元人民币。非夜间时段上限是1800日元,相当于106元人民币。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高耸的停车楼真的可以与旁边的公寓楼试比高了!

1970年7月,日本第一个机械自走式立体停车场诞生于名古屋市御园座。高楼大厦的居民区,一个住宅区就有成百上千户人家,除了临时停放的物流卡车外,楼下却不见一辆私家车,笔者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多次观察,原来街道两旁几百米会有一个停车场,旁边就有一栋高耸的停车楼,有的高度堪比居民楼,或大楼的一二层同样是停车场。房屋开发商计划建楼时,就得考虑为每辆私家车找个安身之处。纵观发展中国家只是引进大量的汽车,结果却造成交通的拥堵,乱停乱放。而日本的停车一事,也是交通管制的重要一环。停车场所从地下、地面发展到空中,以减少汽车从私人的庭院扩展到路旁,遍及大街小巷的现象。没有停车位,你是不可能买到车的!

傍晚时分(16点以后)!


傍晚时分,大型和重型的过境车辆又逐渐多了起来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这些车辆的四周也亮起了五颜六色的警示小灯,国内也并不是没有,但是配置比例没有那么高。到了晚上这些关乎生命的安全细节也许会变的更加重要。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行人有专属时间通过“对角线”斑马线到达想去的方向。

最后额外说说人行道规划,名古屋某些地方的人行横道也很人性,会留有一定时间把各个方向的机动车信号灯全部变为红灯,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并设有对角线人行横道线,最大程度的方便行人和节省行人过马路的时间。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名古屋市中心商业区

对比北京双桥非限区 看名古屋闹市区大货车的日常

北京双桥非限区

同是城市,两种体会。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同样,日本这些优秀的“用车习惯”都是推动这个汽车保有量接近八千万辆,人口约一亿三千万的日本不断前进的力量。 不是说日本就没有个例,同样会有,但同样的规矩,如果遵守的人占绝大多数,而我们不遵守的占绝大多数,久而久之,这个差距就将是巨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