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 李鸿章轶事几则:洋人吃大杂烩、选海龟、签30多个不平等条约

李鸿章轶事几则:洋人吃大杂烩、选海龟、签30多个不平等条约

李鸿章杂烩

安徽合肥有一道名菜,叫李鸿章大杂烩,此菜用多种食材一起烹饪而成的。因为这道名菜跟李鸿章有关,所以叫李鸿章大杂烩。

晚清对外交往主要依靠的是李鸿章,西方评价他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东方俾斯麦”等,每逢对外大事(晚清对外事务大多是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朝廷就派李鸿章去,一直到他死去。

李鸿章轶事几则:洋人吃大杂烩、选海龟、签30多个不平等条约

李鸿章大杂烩就与李鸿章的外交生涯有关。

话说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朝廷派李鸿章作为特使出席活动,并顺便访问欧美。

到了美国,李鸿章要宴请宾客,为了弘扬中国饮食文化,李鸿章又是安徽人,于是,他叫使馆的厨师用中国徽菜款待洋人。

宴会开始了,中国徽菜的色香味形让宾客胃口大开,洋人大快朵颐,一连吃了几个小时,仍意欲未尽,但这时正菜已上完,总管急忙向他报告:“中堂大人,菜已上完,怎么办?”李鸿章看到大家兴致未减,吃兴正浓,略加思索后说:“把撤下去的残汤剩羹混在一起加热,用大盆端上来。”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大杂烩端上桌,洋人尝后连声叫好。有洋人问李鸿章菜名,李一时语塞,支吾着说:“好吃多吃!”岂料歪打正着,“好吃多吃”与英语杂烩(Hotchpotch)发音相近,后来,洋人就把这道菜叫做“杂烩”。但是此杂烩又非彼杂烩,洋人谈论起来就叫做“那天在李鸿章处吃的杂烩”,时间一长就演变成“李鸿章杂烩”。

“李鸿章杂烩”又从美国慢慢传回中国,又成为中国的一道名菜。

李鸿章的改革观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是清朝朝臣中的NO1,而李鸿章一担任就是二十五年之久。身为朝臣的排头兵,李鸿章励精图治,扶持着晚清这只破船艰难前行。李鸿章的头脑清醒,他知道这只破船随时有沉没的危险,怎么办?

李鸿章轶事几则:洋人吃大杂烩、选海龟、签30多个不平等条约

“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这是李鸿章的改革观。

“变”的首要是“变强”——用武器强大中国。

“师夷之技以制夷”,这是早期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于是,他委派人去美国购买机器,聘请高级技师和工匠,在上海,成立了全东亚最大的兵工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变”的其次是“变人”——为中国培养近代化人才。

于是,他挑选各省聪明幼童,赴美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技术、人文思想,每年三十人。后来的电报局长梁金荣,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校长唐国安 ,交通大学创始人梁如浩,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等,都是李鸿章选派出国留学的“海龟”。

“变”的再次是“变富”——强大中国的民族实业。

于是,他创办了一系列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第一,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他的贡献不可磨灭。

李鸿章签字

有人说近代的中国挨了多少次打,李鸿章就签了多少次约。他的一生签下30多个不平等的条约。他自己深知,从签字开始的那天,就会背负一世骂名。

李鸿章轶事几则:洋人吃大杂烩、选海龟、签30多个不平等条约

但不签行吗?又有谁来签呢?

其中最难签的是他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9月7日),与德、奥、比、日、美、法、英、意、俄、西、荷11国代表在北京签订的《辛丑条约》,这也是他签订的最后一份条约。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沦为“洋人的朝廷”。因条约签订日为9月7日,也有“九七国耻”的说法。

这一天,庆王奕劻和李鸿章出席签字仪式。庆王奕劻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代表,应该由他来签字。

奕劻正准备签字,李鸿章说话了:“天下最难写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你以后的路还长,这卖国条约,还是让老臣来签吧。”

李鸿章接过奕劻手中的笔,颤抖着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肃”字的模样。

书法艺术造诣非凡的李鸿章,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名字签成这个样子呢?这是他心中的悲愤、屈辱、无奈的表达吧?

这一年,李鸿章七十八岁,奕劻六十三岁。

虱多不咬,帐多不愁。李鸿章再一次将“卖国贼”的骂名背在了自己身上。

签完字,李鸿章一阵剧烈咳嗽,吐血不止。

李鸿章轶事几则:洋人吃大杂烩、选海龟、签30多个不平等条约

李鸿章贪腐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是当时人们给李鸿章和翁同龢做的一副对联,用来讽刺二人的贪腐。

李鸿章爱聚财敛财,确实积攒了大量财产,有人说他“富甲天下”。但李鸿章却能够做到公私分明。

李鸿章一生开办很多家民族实业,他的资产多为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煤矿、通商银行等处的股份,以及上海等地当铺、银号的利润所得。而朝廷划拨的公款,他从没有贪污占用。在离任直隶总督时,他将长期“截流”、积存的八百多万两白银,全部移交给继任者王文韶。据说这笔经费后来落入袁世凯之手,成为他交结王侯、内外联络的特别经费。李鸿章的贪腐与袁世凯窃国真是云泥之别。

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作为朝廷主要官员,李鸿章亦官亦商,并且聚敛了大量钱财,自己屁股不干净,就容不得别人说长道短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比起和珅等贪官污吏来说,李鸿章还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还算得上清白了。

李鸿章最后的日子

《辛丑条约》签字后,西方列强并没有离开,他们还要把具体的赔款数额逐一落实下来,一连两个月,他们整天找李中堂。

在这两个月里,李鸿章病情急转直下,他已经没有能力与列强周旋了。

李鸿章轶事几则:洋人吃大杂烩、选海龟、签30多个不平等条约

自从列强进京,慈禧、皇帝和众大臣都逃到西安,大清的命运就交给这位病入膏肓的中堂大人。

1901年11月7日,俄国公使来到李鸿章的病榻前,逼迫他签字。签完字后,李鸿章大口大口吐血。

身边人见了,心疼不已,大哭着说:“还有话要对中堂说,不能就这么走了!”

李鸿章瞪圆眼睛,似乎还有什么放心不下。

这时,身边的人对他说:“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

李鸿章两目炯炯不瞑,张着口似乎想说什么。

“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身边的人又说。

听到这句话,李鸿章终于闭上眼睛。

李鸿章的对联

李鸿章是晚清名臣,又是出色的文人,留下很多的对联。有一些对联就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下面撷取几副,略作分析。

其一: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位置越高,承受的东西就多。李鸿章一生曾经二十五年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是大清朝臣的最高位置,加之晚年代表清政府签订不少条约,因此,他所受到来自朝廷百官的弹劾,民间黎民的辱骂自然就多。身处高位的他,自然也要承受更多的非议与委屈。如何面对这些非议与委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这要练就很好的自控能力,要有博大的心胸,这副对联就是他面对各方非议、辱骂的自我调节吧。

李鸿章轶事几则:洋人吃大杂烩、选海龟、签30多个不平等条约

其二: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古往今来干出一番伟业的人物都是这样,每遇大事都能冷静分析,沉着应对,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气度。李鸿章的一生遇到的大事多了去了。面对诸多的困难挑战,他有静气,能圆通处之。但他想做像古代一样的“圣贤”,时代限制了他,他也不可能做到。

其三: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

人的欲望没有尽头,懂得知足才能快乐。兜里有钱不用太多,够花就好;仓里有米,不用太满,够吃就好;名气不必太大,腹有诗书,喜爱读书,这样的人生便惬意。只要身体没有病,心里没有忧愁,便称的上是神仙日子了。

这可能是李鸿章在官场多次挫折所得到的心得体会,所向往的人生境界吧。但时代选择了他,身处高位,处于风口浪尖,清廷需要他,西方列强需要他,他想过优哉游哉的生活是不可能的。

“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这是李鸿章对自己一生的概括。

李鸿章轶事几则:洋人吃大杂烩、选海龟、签30多个不平等条约

科考仕途中的李鸿章是幸运的,他做到了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但李鸿章也是不幸的,他一生匡扶大清,忠贞不二;追求强国富民,抵御列强。但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却赢来无尽的骂名。这是李鸿章的不幸,也是那个时代的不幸。

年少不懂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处于同时代的思想家梁启超曾说:“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是的,在晚清中,李鸿章的才干凤毛麟角,他的眼光远见卓识,他的遭遇无人能及。逝者已去,历史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李鸿章波澜壮阔的一生,其中酸甜苦辣谁能说清,又怎能说清呢,一言难尽李鸿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