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孩子越长越大,自闭症父母的离婚率却越来越高

自闭症孩子的父母的离婚率为23.5%,远高于普通孩子的父母13.8%的离婚率。这是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的Hartley博士做的一个对比分析研究。他比较了391对自闭症症孩子的父母和391对普通孩子的父母,得出了上面的结论。

更让人吃惊的结果是,对于自闭症孩子的父母来说,离婚率从孩子的儿童期、青少年期甚至到成人早期(30岁左右)都一直居高不下,而对于普通孩子的父母来说,离婚率在孩子大约8岁之后就开始下降。

也就是说,两组家庭在孩子处于儿童期的时候离婚率并没有太大差异,但是在孩子进入青少年期和成人期的时候,自闭症孩子父母的离婚率就会显著得高于普通孩子的父母。

孩子越长越大,自闭症父母的离婚率却越来越高

随着孩子越长越大,自闭症父母的离婚率越来越高。在中国,虽然没有类似的研究调查,但现状也并不乐观。

当一个家庭有了自闭症孩子,夫妻双方该怎么应对?我们先不提如何经营好小家庭,收获幸福感,今天讨论如何能够彼此一心,而不至于因为孩子的自闭症而导致家庭破裂。

夫妻同心,做好定位

很多夫妻在面对孩子出现问题时,都会震惊并拒绝接受现实,同时还有强烈的愧疚感和愤怒。

夫妻二人会相互责备:“你性格孤僻,是不是有遗传自闭症的基因”,“你天天抽烟,肯定是因为这个导致孩子问题的”。愧疚、愤怒、悲伤,让夫妻二人变得麻木。

当孩子进入治疗阶段,全家也进入一个心情起伏不定的漫长过程。有时夫妻会坚信治疗改变一切,孩子逐渐好转;有时夫妻却不抱任何希望,孩子永远都不会好,生活变得难以忍受,没有尽头。这种情况也往往在夫妻二人中产生分歧,夫妻中的一方可能会尽其所能地迎合孩子的需求,过着完全以孩子为重心的生活,积极安排治疗时间,和康复师讨论,和老师会面,满足孩子的每一个需求。而另外一个则正常工作,工作变成了一个安全的区域,一个不会被家庭烦恼侵袭的地方,放佛生活从未改变。工作成了庇护所,远离配偶和孩子,这也是一种无可奈何地逃避。

过不了多久,夫妻的关系就会陷入机械的套路。他们很少交谈,即便有,也只是一些无意义的抱怨:“你根本不在乎我”,“孩子全是我管,你都做了什么”。

互相谴责,永远解决不了问题。有句话叫“夫妻同心,其力断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对于有自闭症孩子的家庭。唯有夫妻达成共识,站在统一战线,力才能往一处使,事半功倍,这对于孩子的康复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夫妻双方一定要定位好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

1、夫妻双方在照顾孩子角色上要有明确定位。这就是以谁为主来教育,另一个人来辅助。一般家庭,需要牺牲一个人来全职照顾孩子,这个人就是主教人。前提是,教育的思路和方向必学是协商好的,统一的。

2、在家庭的责任中要有分工。一个人来重点负责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挣钱,另一个人则重点负责照顾孩子,达到责任的平衡。

3、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彼此谦让、关爱。对于负责教育照顾孩子的那个人,由于长期的精神压抑和身体劳累,会在身心上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茫然、愤怒、患病等情况。所以,另一半则需要全方位的配合,鼓励,关心,在生活中多调节、多谦让、多付出,尽量达到更多的默契和互爱。

经过了协商,做好定位,就不要再有任何多余的怨言,各自配合好,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孩子才能成长起来。最艰难的事情不是有困难,而是无法齐心面对困难。

孩子越长越大,自闭症父母的离婚率却越来越高

彼此认识,改变自己

一对情侣步入婚姻殿堂,结为夫妻,因为他们彼此相爱,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两个人相处,容忍对方的一些缺点或是不同的处事习惯,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有了自闭症孩子,这就变得更困难,也带来了更多的矛盾。

明明是一个自闭症孩子,全家都因此而痛苦不堪。明明妈非常勇敢和果断,而明爸则低调内敛,做事灵活。在婚姻生活的前几年,他们反差极大的性格已经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但是明明的自闭症改变了这一切。

明明妈非常坚信自己能照顾好明明,但是明明的情况让她觉得自己非常无能,也毫无安全感。由于没法“修复”儿子,她变得越来越不愿意接近明明,更需要别人照顾自己。明明妈不想在明明爸面前哭泣,也不愿意张口让丈夫帮助,因为她不愿意暴露自己脆弱的一面。但是,当明明爸没有回应她这些并未说出口的需求时,她就会生气地对他发火。

明明爸则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回应。他自己也感到无力当好儿子的父亲,但是他并没有发怒,而是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陪伴儿子,并回避生气的妻子。明明爸越是远离和逃避,明明妈就越生气,于是这个恶性循坏就开始了。他们曾经彼此欣赏各自的特质,如今却变成了互相批评的焦点,似乎眼里只能看到对方的缺点。

明明爸妈的例子,也普遍存在于自闭症家庭的夫妻关系中。在大多数婚姻中,如果家中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夫妻双方对这种压力的反应并不会相同。所以不足为奇的是,这种差别会威胁婚姻的稳定性。要重新恢复稳定的感情关系,双方都要审视自己的处事方式,并努力做出改变。

孩子越长越大,自闭症父母的离婚率却越来越高

当然,要清楚认识自己的模式并不容易,因为它们都是在儿童时期就形成的,它们塑造了你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假设你的亲戚每次亲近你的同时会羞辱你,那么你对亲密感的情绪反应就会既谨慎又愤怒。你不会将亲密感作为一种安全的庇护所,相反你会逃离,不信任对你献殷勤的人。

要改变这些模式,你需要格外仔细地审视自己,可以听取配偶或信任的朋友的建议。即使了解了自己的处事方式,要改变还得经过许多的努力,因为变化意味着改变你原来本能的处事方式。当你看到一张温暖的笑脸时,你不会想“我知道这是一张温暖的笑脸,但是我感到了威胁,因为我亲戚会用这样的笑脸羞辱我”,你会想“这是一张有威胁性的脸孔”,因为这就是你真实的感受。你需要表现得足够成熟,并坚持原则,从最初的反映中后退,并说:“再看看情况!”

这是可以实现的,如果你对自己处事的方式越来越熟悉,就可以练习相对应的步骤,就像抗拒一块美味的巧克力蛋糕一样。你内心不停地说:“吃掉它!”但是你会以顽强的意志来克服这种瞬间的欲望,以换得长期的健康。

任何婚姻要成功,都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对于自闭症孩子的家庭来说,这种改变更是必不可少。有了这种能力,两个人才能重新建立信任和亲密的关系,而且比之前还要稳固。

敞开心扉,沟通交流

聊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减压途径,也是两个人情感交流最直接的办法。有了自闭症孩子,压力随之而来,夫妻双方都需要情感上的沟通和情绪的宣泄,然而现实往往是话越来越少,导致很多小事变成了误会,矛盾不断升级。

所以,夫妻之间促膝长谈显得格外重要,也是夫妻关系的重要保证。

孩子越长越大,自闭症父母的离婚率却越来越高

夫妻之间应该做到:

1、挤出一些夫妻独处的时间,每周至少找一个晚上,最好是三个晚上,在孩子上床睡觉之后,谈一谈彼此的感受或者当天的事情,哪怕是日常琐碎的小事,将它们说出来,就是一种宣泄。这样,夫妻双方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消除误会,减少相互之间的折磨。

2、尽量坦诚地表达出情绪感受,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另一半。只要表达出来,这些情绪就丧失了力量。给对方充分的说话时间,不要打断、干扰或者解释。要反思、理解对方的想法,谈论各自的感受,拉近相互的距离。

3、与处于同样情况的家庭交流。一个人也许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正所谓抱团取暖,就不会觉得孤单,加入自闭症家庭群,和其他家长共同聊一聊育儿心得,分享喜悦,吐露不快,你的心情会大有改善。当处在这样一个有共识的群体当中,你会充满力量。

最后,一定要多关注对方的优点,两个人相爱,一定是互相吸引的,缺点只是一部分,想想从相识到相恋到结婚一路走来,眼前的困难都只是暂时的。处理好夫妻关系,打好婚姻保卫战,是所有自闭症家庭拥有幸福的最坚实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