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瞭望》刊文:株洲成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典型案例

●湖南把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轉化為抓改革、促創新、謀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實際舉措,一份嶄新答卷,在三湘四水徐徐展開

●“一帶一部”為湖南發展明確了定位、指明瞭方向。重塑湖南的戰略區位價值,既要當好承接產業轉移“領頭雁”,也要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

●地處洞庭之南、位於長江腹地的湖南,96%的區域在長江經濟帶範圍內,湖南要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

●英雄輩出的湖湘土地上,蘊藏著共產黨人精神與信仰的紅色密碼,連通著民心與初心

《瞭望》刊文:株洲成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典型案例

今年2月4日,正逢除夕,習近平總書記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精準扶貧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

2月11日,農曆正月初七,新春上班第一天,湖南省鳳凰縣、麻陽苗族自治縣等20個貧困縣,241戶貧困戶家迎來了客人。帶著習近平總書記對困難群眾的牽掛,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率隊,20位省領導分赴貧困縣市開展脫貧攻堅專題調研。他們與貧困群眾圍坐爐火邊,送問候,問難處,尋良策。

今年是脫貧攻堅關鍵之年。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十八洞村正式提出了“精準扶貧”方略。5年多來,湖南省680多萬人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由13.43%降至1.49%。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湖南工作高度重視、傾注深情、寄予厚望。2013年11月、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考察,以及2016年3月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審議時,他多次就做好湖南工作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推動湖南各項事業發展明確了方向、路徑,提供了根本遵循。

湖南省委省政府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和實際舉措,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加快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一份嶄新答卷,在三湘四水徐徐展開。

知行合一抓落實動真格

在桃源縣牛車河鎮,鎮黨委書記馬宏志的案頭,放著一本白底紅字的小冊子。封面寫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湖南日報系列社論彙編》,由湖南省委宣傳部、省委政研室編印。2018年8月,彙集了10篇文章的2萬多本冊子,被髮送到全省鄉鎮以上幹部。

10篇文章由省委出題,通過黨報發聲,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聯繫湖南實際深入闡釋,涵蓋“一帶一部”“精準扶貧”“三個著力”“守護好一江碧水”等內容。

馬宏志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著力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叮囑體會尤深,“鄉鎮處在基層,凡事都關乎民生,要牢記並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我們必須發揮一線作用”。如今,這個鎮所有貧困村都摘掉了窮帽子。

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說,推動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是湖南的首要政治任務。

學習,從“關鍵少數”抓起

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強調省委常委先學一步、深學一層。全年41次湖南省委常委會會議中,有31次安排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議題;

省委常委會和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相繼列出精準扶貧、軍民融合、債務風險防範、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等專題開展學習討論;

湖南省委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現場觀摩十八洞村精準脫貧成果。2018年6月,湖南省黨政代表團赴浙江實地感悟“八八戰略”“兩山理論”的實踐。

學習,在基層一線生根

湖南汝城縣大坪鎮歐村的村民們最近有件大喜事——兩條新修的水泥巷道穿村而過,把各家各戶聯通起來,改變了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困窘。路能修成,源於鄉鎮黨委書記朱世平的一個點子,叫“為每個村莊辦一件群眾最想辦的事”——大坪鎮整合專項資金分配至各村,解決村民們討論、投票出來的最想解決的共性難題,有的村修了空坪村道,有的村拆了旱廁舊房……

朱世平說,這個讓老百姓交口稱讚的創意,源自於他的學習心得。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有利於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反覆領會這句話之後,朱世平一直在努力“把老百姓的小事當大事辦,辦到心坎上”。

湖南省委專門下發《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工作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的通知》,組織各級黨員幹部研讀《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分級分類培訓幹部83萬人次……

思想要發揮實效,關鍵在行動,在於知行合一,湖南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收到的習近平總書記批示件落實情況開展全面“回頭看”,堅決防止落差、溫差、偏差。

洞庭湖被譽為“長江之腎”,下塞湖位於南洞庭腹地,是重要的溼地生態保護區。2018年6月,媒體曝光私營業主通過違規承包並非法修建矮圍,將下塞湖佔為己有,從事非法捕撈養殖、盜採砂石等活動,成為“生態毒瘤”,引起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重視。

“下塞湖矮圍整治反映出的種種問題,說到底是政治站位不高、工作作風不實、執法監督不力、責任擔當不夠,教訓十分深刻。”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督促案發地黨委和政府對下塞湖矮圍進行整治,湖南省紀委監委開展調查並嚴肅問責。13天內,矮圍全部拆除。

“緊盯不放,一抓到底,確保事事有著落,件件有迴音。”湖南省委辦公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習近平總書記對洞庭湖下塞湖矮圍問題作出重要批示後,湖南認真學習貫徹,堅決徹底整治,對25個單位的62名國家公職人員進行嚴肅問責並公開通報,對17名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三次向黨中央專題報告整改情況。

湖南省委動了真格,態度堅決,措施有力,效果很好。湖南舉一反三整治類似沉痾宿疾,對湘潭竹埠港等重點流域區域汙染企業進行關停搬遷,花垣縣尾礦汙染涉礦企業全部停產整頓。

在國家戰略中實現湖南價值

在江華工作大半年後,從“滬廣深”跑進“山窩窩”的企業高管尹建平,把自己的上海車牌賣了。

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地處湘、粵、桂三省(區)結合部,是個集“老、少、邊、庫、窮”於一體的貧困縣。2013年,廣州九恆條碼有限公司高管尹建平聽說董事長想在這裡投資興業,在地圖上找了大半天,也沒找到江華。

“所有高管中,我是最反對的。太偏遠了。”合同還是簽了,尹建平被公司任命為江華項目負責人,不情不願地來到江華。

五年後,總投資10億元、佔地370畝的江華九恆產業園,成為全國最大的快遞掃碼單、包裝袋生產企業,年營收超17億元。尹建平沒有想到,這個“山窩窩”竟讓企業如虎添翼,成功拿下了全國超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首先讓他沒想到的,是一根水管。動工建設之初,由於產業園海拔比縣城高出約100米,水壓上不去。縣委縣政府立馬召集多部門開了現場會,當即決定加建增壓設備。

沒過兩天,一根專用大水管就鋪進了園區。不僅如此,企業辦各類手續都有政府工作人員“貼身指引”,許多事項當天辦結……這讓自認有著豐富的“和政府磨交道”經驗的尹建平感到意外:“天南海北到過許多地方,沒見過這樣快、這樣實的。”

這樣的環境創造了“江華速度”——產業園從土地開發、工程建設到設備安裝、產品下線,一共只花了120天。

“起初最反對的是我,如今建議追投的也是我。”尹建平透露,九恆位於上海、天津、深圳等地的分公司、工廠已全部遷往江華,目前,公司在江華追加了第二期10億元投資。

2019年春節前夕,記者從長沙驅車7小時來到江華,在這個“邊遠縣”見到一派欣欣向榮。一些企業正在加班加點生產,“家門口”的工作讓工人們免去了“擠春運”的煩惱,而縣城的多家酒店裡,正在舉辦熱鬧的企業年會。

“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提出了‘一帶一部’的戰略定位,這讓我們在更大的版圖中,找到了自身的價值。”永州市委常委、江華縣委書記羅建華說,江華的黨員幹部們鉚足了勁,“要將別人騰籠換出來的‘鳥’,培育成我們的‘金鳳凰’。”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指出:希望湖南發揮作為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的區位優勢,抓住產業梯度轉移和國家支持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大機遇,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競爭力,加快形成結構合理、方式優化、區域協調、城鄉一體的發展新格局。

被概括為“一帶一部”的這一論斷,為聯通東西、承接南北、通江入海的湖南,重塑了在國家戰略中的區位價值。

“實現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願景,需要把湖南放到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去定位。”杜家毫說,“一帶一部”為湖南發展明確了定位、指明瞭方向。

2018年,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獲批,總面積12萬餘平方公里,涵蓋衡陽、郴州、永州、湘西州、懷化、邵陽等多地市的示範區,被定位為“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領頭雁”和“支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增長極”。

重塑湖南的戰略區位價值,既要當好承接產業轉移“領頭雁”,也要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

“長沙既有資源優勢,也有產業扶持。最近許多大企業都來了。我們有信心,這裡會成為‘自動駕駛第一城’。”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副總經理應龍說。

這一年,在2018互聯網嶽麓峰會上,湖南發出邀約:歡迎國內外知名互聯網企業將第二總部落戶長沙,推動形成北有北京、南有深圳、東有杭州、中有長沙的互聯網產業發展新格局。隨即,京東、58同城等企業都來了。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支持推動20條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深入實施芙蓉人才計劃、舉辦湖南-長三角經貿合作洽談周和第四屆對非投資論壇、爭取中非經貿博覽會落戶、長沙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成功獲批……一系列行動,讓湖南的創新開放,站在了一個新的更高起點上。

背水一戰守護“一江碧水”

2018年12月30日,湖南株洲降下一場大雪。株冶集團的總控室裡,工段長肖永強發出指令:“停止氧氣。”隨即,12層樓高的基夫賽特爐熄火了。

窗外,漫天飛舞的雪花飄落在複雜交錯的管道上,總控室裡,30多名職工都落下眼淚。“捨不得爐子,更捨不得這份情感。”

《瞭望》刊文:株洲成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典型案例

▲ 在株冶鉛冶煉廠內,工作人員在拔出基夫賽特爐的噴嘴下料口。(株洲日報記者 譚清雲 攝)

以基夫賽特爐熄火為標誌,株冶集團的生產線全部關停,承載著60餘年工業輝煌、凝聚了三代職工心血的株洲清水塘工業區,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湖南株洲,全國首批重點建設的8個工業城市之一。清水塘核心工業區15.15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曾聚集了261家以冶煉、化工為主的企業,累計向國家上繳利稅480多億元。

粗放式發展欠下了沉重的環境債:清水塘成為威脅長江中下游1000萬居民飲水安全的“毒瘤”。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考察,指示湖南“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2018年在長江岳陽段考察時,又叮囑湖南“守護好一江碧水”。

地處洞庭之南、位於長江腹地的湖南,96%的區域在長江經濟帶範圍內。湖南省委常委會提出,全省上下必須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

其中,紮實推進湘江保護和治理“一號重點工程”、整治湘江之畔的清水塘,是題中之義。

《瞭望》刊文:株洲成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典型案例

《瞭望》刊文:株洲成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典型案例

▲清水塘新建起了高大的樓房和寬敞的道路。 (記者 戴凜 攝)

一場攻堅戰由此打響

株洲成立了市委書記任政委、市長任指揮長的搬遷改造工作協調指揮部。首要任務是:清水塘工業區內的5家央企省企、148家中小企業全部退出。

企業怎麼關?人往何處去?

2018年歲末,湖南衡陽常寧市水口山循環經濟工業園內塔吊林立——株冶集團廢水零排放的新項目正在籌建。

許多職工從株洲搬到了水口山小鎮,比如1971年出生的葛飈。在株冶工作了32年的他是“冶二代”,父母都是建廠初期的工人,兩個哥哥和二姐都在株冶工作。未來多年,下班回家對他意味著一段兩個半小時的車程。

葛飈今年48歲,這恰是株冶集團職工的平均年齡。“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許多人頭一次背井離鄉。”株冶集團黨委副書記劉偉清說,1100多名職工完成了這場遷徙,剩下大部分人提前內退或買斷工齡,“大量驟然釋放的勞動力需要消化。”

整個清水塘區域內,有2.86萬名職工、3萬名周邊居民需妥善安置。

株洲市委市政府通過政策安置、搬遷轉移、公益崗位安置、自主擇業等方式,安置了職工1.83萬人;又通過棚改拆遷,將約3萬名周邊居民基本安置完畢。許多人成了公益崗位上的保安、停車場收費員、保潔員……

“我們對推諉派、逍遙派、應付派、糊塗派要堅決說不,要以背水一戰、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勇於擔當作為。”在清水塘搬遷改造攻堅大會上,株洲市委書記毛騰飛這樣鼓勵大家。

截至2018年12月30日,清水塘工業區261家(2017年以來153家)企業全部關停退出,56家自有土地企業全部完成土地收儲,收儲面積達6420畝。

《瞭望》刊文:株洲成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典型案例

▲ 霞灣港 (劉震 攝)

變化正在發生:湘江霞灣段水質由國家Ⅲ類水質提升到國家Ⅱ類水質,已退出重金屬汙染重點防控區。

2018年,湖南省委全會審議通過《關於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大力推動湖南高質量發展的決議》,對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逐項梳理分解,一項一項抓落實。

清水塘攻堅戰,只是其中一場戰役。這一年,湖南以“一湖四水”系統聯治為重點,推進汙染防治,做到“一戰接著一戰打、力爭戰戰都打勝”。

專項整治長江岸線湖南段港口碼頭,關閉拆除泊位42個,關停渡口13道,退出岸線7302米;

紮實推進長株潭生態綠心問題整改,啟動綠心總規局部優化完善工作;

部署開展打擊長江流域“一條龍”式破壞生態環境犯罪專項行動,長江干流湖南段8個規模以上排汙口全部達標排放;

出臺《洞庭湖區造紙企業引導退出實施方案》,2018年環洞庭湖三市一區堅決退出製漿產能和落後造紙產能,2019年全面退出造紙產能……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清水塘指揮部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攻堅克難的過程中,他總是想起這句話。

紅色基因連起民心

2018年9月,湖南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洞頭村,73歲的孤寡老太何異旺從懷裡掏出一本存摺,交到了扶貧隊長何勝祥手中。“何同志,過年前,你能不能幫我去農信社取1000塊錢?”

何勝祥雙手接過帶著餘溫的紅色存摺,裡頭是老人的所有養老金。“我沒想到,老人會把存摺交給我保管。”這份信任,在何勝祥心中有千斤重。

汝城縣委編辦副主任何勝祥,2017年成為派駐洞頭村的幫扶工作隊隊長,任第一書記。“剛來時,這裡的老百姓問我‘你們是不是給點錢就走了’?我想,一定得做些實事。”

何勝祥帶著扶貧工作隊,一週走完了68戶貧困戶,確立了通村公路、村道拓寬、垃圾池建設、安全飲水提質等7個項目,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

基礎設施大變樣,讓扶貧工作隊贏得了村民們的信任,一首叫《扶貧隊員進村來》的自編歌曲在洞頭村傳唱開了:“我們的扶貧隊員,你依靠百姓破艱難,再苦再累走在前,你引導農民奔小康,日夜辛勞苦作甜……”

“夜談會”是汝城縣一項工作創新。汝城縣委書記黃四平說,縣鄉村三級幹部經常在各自然村組織夜談,聽村民們說急事難事、發展意願,看政策效果和滿意程度。2018年下半年,全縣共開展夜談活動3200多場,聽取意見建議12700多條,解決問題10400餘個。

湖南汝城,位於羅霄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是一方紅色熱土。2016年,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講述了一個故事——1934年11月,紅軍長征途經汝城,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給老人。老人說:“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英雄輩出的湖湘土地上,曾留下許多像“半條被子”這樣的佳話,蘊藏著共產黨人精神與信仰的紅色密碼。

2018年10月,一份《“弘揚半條被子精神,密切黨群幹群關係”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方案》印發至汝城全縣幹部手中,要求“到村村寨寨日訪夜談,進家家戶戶排憂解難,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

作為“精準扶貧”首倡地的湖南,脫貧攻堅任務艱鉅。2018年,湖南全體省委常委帶頭、20多位省級領導集中開展“深入貧困地區解決群眾問題”調研;各級黨政領導帶頭開展“三走訪、三簽字”,引領廣大幹部遍訪貧困對象;在全省每個村設立紀檢監察員,從“一盞燈、一棟房、一條路、一口井、一張床”等百姓“心頭事”抓起;幾年間,湖南51名黨員幹部倒在了扶貧攻堅一線……

2018年,湖南全年實現131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2491個貧困村脫貧出列,1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3名女紅軍剪下半條被子的沙洲村,所有貧困戶全面脫貧。在三湘大地,富饒美麗幸福的湖南圖景,告慰著革命先烈,映照著紅色歷史。

“我的‘不忘初心’,就是永遠記住自己生長在革命精神的故土;我的‘長征路’,就是要帶著村裡的老百姓奔向小康。”沙洲村村支書朱中建說。

《瞭望》刊文:株洲成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典型案例

來源/掌上株洲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28681062

《瞭望》刊文:株洲成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典型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