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猫行步,最简单而最重要,但练对的不多

猫行步,最简单而最重要,但练对的不多

猫行步,最简单而最重要,但练对的不多

李新方

霍梦魁师祖(1890~1962),太极拳实战武术家,河北清河县人,幼从李亦畬之高徒、姐丈葛显斋学,又经葛师引荐,先后两赴广府,受教于李亦畬之弟李启轩。东北沦陷后,应中共地下党员巩天民之请而赴东北,尝设场于沈阳火神庙,最早把太极拳传入东北地区。

解放后,师祖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教拳以养生为主,并应邀到市人民医院教医务工作者,首开太极拳医学实证研究之先河。对于感觉太极拳动作难学,或单纯以养生为目的的习练者,即授之以猫行步,每天走上一两个小时,三五个月后各种慢性病都好了,特别是骨关节炎,不仅疼痛完全消失,而且经仪器检查骨密度明显高于正常的同令人,并练出了太极内功,有的人还能够用太极内功的他人治病,对于想要进一步学习技击的人,只需加上着势动作,就是完整的太极拳了。

猫行步,最简单而最重要,但练对的不多

猫行步,亦称太极步,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云:“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絲”,猫行步即以此得名。猫行步是太极拳的基本功,最简单而又最重要,学太极拳的人大多都练过,但真正练对的不多,而猫行步练的不对,整套拳也不可能练对。

霍梦魁师祖传授的猫行步具体练法是:一、两脚开步而立,脚尖微内扣,立身中正安舒,含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展指坐腕,两手与地气相接,有飘手劲起,慢慢掤于小腹之前,手心向下,似觉有物托起。

猫行步,最简单而最重要,但练对的不多

二、1.如欲先迈左脚,则重心移至右腿,右脚尖外展,气向下沉,尾闾正中,提左肾,左脚缓缓向前迈出,然后右腿内旋,气旋入地,左脚尖翘起,两脚不丁不八,力不出尖。2.右脚蹬地,重心缓缓移至左腿,右脚跟半步。3.左脚尖外展,以下同前,唯左右相反。如此两脚交替迈步前行。

三、如欲向相反方向转身,后脚向侧后退半步,前腿重心不动,前脚脚尖内扣,气向下沉,劲由内换,转过身来,前脚变后脚,后脚变前脚,后腿继续内旋,前脚尖翘起,两脚不丁不八。起势和收势,与走架相同。如果练对了,场地上会留下一个个排列有序的小圆点,叫做“落地梅花”,习练者离开场地后,内行人以此即能辩识习练者之功力如何。

猫行步,最简单而最重要,但练对的不多

其中的关键之处,即在于转脚之时,要求转实不转虚,一动无不动,实腿精神贯注,虚腿气势腾挪,变换于胸腰胯,相合于肩肘膝,乃能进退转换无不得机得势,为日后进一步学习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这其中关键的关键,就是转实不转虚。而许多人习练多年功夫上不去,甚至想要健身却把身体练坏了,正是在这关键的关键之处弄颠倒了,变成了“转虚不转实,脚动身不动”,并把错误的练法当成了真传秘诀争相传授,而且猫行步作为入门的基本功,一开始就练错了,以后学多少套路都很难练对。这种练法是典型的双重,用于技击则非丢即顶,非扁即抗,用力则僵滞,不用力则松懈,更谈不上什么运化,有些人膝关节练坏了也是在所难免的。

猫行步,最简单而最重要,但练对的不多

如果不配合呼吸还好一些,但许多人以为内功就是练呼吸,有氧运动,殊不知太极内功“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气滞加重了双重,双重又进一步加重了气滞,功夫上不去,又练坏了身体也就不是为怪了。太极拳和一切内功(气功)都是以意为主,有些功法要求配合呼吸,只是为了加强意念,而呼吸是人的本能,太极拳的正确练法并不需要配合呼吸,只要意用对了,久之就是逆腹式呼吸的所要求的状态,无须刻意追求。

转实不转虚,一动无不动,过去是太极拳的不传之秘,现在知道的人也不是很多,有缘的朋友得到这个秘诀,就从猫行步开始,练到自己身上,以后不论往哪个方向发展,都会从此步入坦途,“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李亦畬《五字诀》)。

猫行步,最简单而最重要,但练对的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