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中國石刻藝術之鄉——安嶽:遍地是石刻

陽雲:安嶽:遍地石刻

中國石刻藝術之鄉——安嶽:遍地是石刻

到了安嶽,才知安嶽石刻原也這麼著名,被譽為中國石刻藝術之鄉。

摩崖石刻,對我這個巴中人來說算不上陌生。我生活的城市東西南北均有石窟造像,特別巴城南一公里的南龕坡山後,岩石壁立,高十餘丈,長數百尺,方正如削,列層分龕,鑲佛累累,南龕造像規模宏大的石窟群,現存有造像一百三十七龕,二千餘尊,造像精巧玲瓏,姿態各異,氣質渾厚,端莊豐滿,神情瀟灑,典雅大方,譽為中國八大石窟之一,珍貴的歷史遺存輝耀光芒,很讓人長臉。

說石刻,就是運用雕刻的技法在石質材料上創作出的各種藝術品,而直接書在山崖石壁上刻字和造像或巖畫就叫摩崖石刻。摩崖石刻起源於遠古時代的一種記事方式,盛行於北朝時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後連綿不斷。把文字、圖畫刻於石上,不管這種想法和舉動起於何由,倒為中國文化增添了一道絢麗而獨特的風景。

探尋中國石刻,自西向東,由北向南,一路逶迤,聳矗無數高峰。敦煌、雲崗、龍門、麥積山、川北廣元、巴中,一路向南,直達大足,中國石刻傳至大足,再向南,就沒有出其右者。容我孤陋,過去蜀中之地僅對大足石刻早有耳聞,卻不知安嶽石刻。是宣傳使然,大足石刻知名度罩住了安嶽,還是意識裡本就有先入為主的概念,安嶽石刻名不見經傳。然到了安嶽後,這遍地石刻給了我極大的震撼。

中國石刻藝術之鄉——安嶽:遍地是石刻

中國石刻藝術之鄉——安嶽:遍地是石刻

我用“遍地”二字,一點不虛誇,它的多,據介紹全縣計有保護價值的摩崖造像石窟二百二十處,龕窟一千三百多個,大小造像十萬餘尊,幾乎是鄉 鄉都有,遍地開花。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27處,現已申報國家級待批的27處。要想遍覽每龕每窟,於外來者是不可能的。適參加省作協安嶽文學創作基地掛牌儀式機會,主人選擇了幾處有代表性石窟導覽,我們才似管中窺豹,對安嶽石刻閱品到序篇。

安嶽,地處川中腹地,相距成都、重慶兩大城市均只百餘公里,是古成渝道上的交通要衝,現今幅員近三千平方公里,人口一百六十餘萬,已是相當大的縣份了。講歷史,特殊於它在秦以前是古巴蜀分治之地。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在秦統一中國後,分屬不同州郡管轄,略去不記,只說到北周建德四年(575後)置安嶽縣後,無再變動,建縣也一千四百多年了,名字來源則為“安居於山嶽之上”的意思,有權威記載如《通典》、《太平寰宇記》等,“安嶽本以邑地在山之上,四面險絕故曰安嶽”。

簡說安嶽概況,目的是這遍地石刻,緣何出於安嶽,而不是他地,從川北到安嶽,石刻興盛之地飛山跨水發展,令我們著迷急想探究。石刻興於安嶽,肯定絕非偶然。首先得於安嶽處四川中部,交通要道,北周置普州郡設安嶽縣以降的隋、唐、五代、宋以及明初以來,均為普州城所在地。加之治區丘陵起伏,溝壑縱橫,岩石特多,有“秀之以石”的美譽,為大規模石刻造像具備了天然優勢和有利的地理條件。

客觀條件的具備,當然還不能成興盛完全理由,相似之地還太廣大。中國石刻造像從內容上講是主要以佛教為題,要認知石刻必須懂得佛教,它與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路徑密切相關聯。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內地,大約在公元前2年至公元67年這段時間裡(即西漢哀帝元年至東漢明帝永平十年)。沿著絲綢之路,逐漸由西向東傳入中國,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印度和西域的僧人陸續前來傳教譯經,佛寺的興建逐漸增多。到了南北朝時期,佛教更為盛行,僧尼增多,大肆營建佛寺,建造佛寺、佛塔,雕塑佛像。到了隋唐時期,佛教信仰在中國就很盛行了。但佛教最初傳播、石窟寺的開鑿多在北方和黃河流域一帶,隨著隋唐政治軍事的發展,佛教石窟造像,由北向南,在川北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摩崖石窟造像區。安史之亂玄宗避難四川,中原達官貴人、文人、藝士、高道、巧匠名工遷居於蜀,他們上有朝廷的支持,下在百姓祈禱國泰民安的願望中,其社會歷史背景奠定了大規模造像的又一可能,才有了自川北向南沿涪江流域經遂寧至安嶽燎原成勢。

石窟造像還有民心趨向,官府一般來說只是倡導,雖然重要,能引領風尚和風氣,但參與者還在於民間大眾,想必政府不會撥款搞有如此大規模的造像工程建設,其耗費的人力物力不是一個小數目,佛寺石窟造像要靠廣大信眾結緣、發願、功德造像來慷慨捐資,修廟造佛供神才行。眾多石窟的存世,可見當時盛況,也見安嶽人結佛緣的蔚然風氣,已是不可思議。

石刻於中國聳立著無數高峰,安嶽石刻地位幾許?引用專家話說,著名美學家王朝聞有語:“單是在安嶽所見到的那麼豐富的石窟藝術,就使我產生了相見恨晚的感覺,安嶽石刻藝術之古、多、精、美,完全出人預料,我認為在各方面都有大足石刻不能代替的優勢”。

大足與安嶽毗鄰,歷史上雖巴蜀分治,但文化相連相同,在石刻造像上應該是雙峰並立,各有千秋,安嶽石刻研究專家唐承義在對全國石刻進行全面考證研究中,得出比較:

時間上,佛教傳播主要路線由四川廣元、巴中經遂寧傳入安嶽,再經安嶽傳至大足,安嶽主要石刻明顯早於大足,安嶽石刻是大足石刻的範本和小樣,故安嶽石刻多系唐、五代、北宋作品,而大足石刻主要是南宋雕刻,是晚期石窟的代表作。

內容上,安嶽石刻多系唐代佛教教義的闡發和宗教藝術的展現,風格多系石窟鼎盛時期的唐宋藝術,大足石刻多反映佛教民間化,佛、菩薩人形化和佛教的因果報應。

其三,安嶽造像點分佈之廣,數量之多遠超過大足,大足石刻是規模大,相對集中,有自成體系、保存完好的密宗道場。或許由於安嶽石刻分散原由,其知名度遠遜於大足石刻了,不為更多外界知曉,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事。

晚於北方和川北石窟造像,多開鑿於北方和中原石窟藝術成熟和鼎盛時期的安嶽石刻,同時又受到川北廣元、巴中石窟的影響。造像風格呈現出如下特點:十分的質樸,宗教神秘感降低,更趨於人性化,著力於細部刻畫,儘量融合唐宋時的審美觀念,突出人體裝飾美,既帶神韻,更重要的是充分展示當時的人性美,既是宗教教義的宣傳品,又體現出佛教走向世俗化、民間化的發展過程。所以安嶽石刻無論從內容和藝術風格上來看,可以說是處在上承雲崗、龍門,下啟大足石刻的重要過渡階段,具有“其他石刻不可代替的藝術價值”(王朝聞語)。

這裡描述兩尊極具代表性石刻造像“臥佛”和 “紫竹觀音”,可體驗一二,長達二十三米的盛唐巨大“釋迦牟尼涅磐圖”,俗稱臥佛。左側臥於離地七米的懸崖下絕壁上,曲眉豐頤,面貌慈祥,形體端莊,突破了佛經規定的雕刻臥佛要“首北枕手右脅而臥”的儀軌。採取頭東腳西,兩手平伸,左側而臥的設計,這是因地制宜,大膽改革創新宗教造像。

中國石刻藝術之鄉——安嶽:遍地是石刻

中國石刻藝術之鄉——安嶽:遍地是石刻

刻於毗盧洞的宋代“紫竹觀音”,一掃外來佛、菩薩的神秘痕跡,不僅集東方女性美於一身,而且還散發出濃郁的四川味,是一位活生生的四川姑娘。她側身蹺腳懸坐於離地三米的蒲葉座上,露背袒胸,神情嫵媚,稀疏的瓔珞點綴於胸前,顯得十分瀟灑、自然。飄逸的長裙輕柔而有丰韻,既有神的威,更多的是體現人的儀,完全是一個韶華絕倫的妙齡少女形象,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故人們稱為“風流觀音”,也有人叫她為“東方維納斯”。著名女作家韓素音說:“紫竹觀音很美,我到過許多國家,看過很多石刻,像這樣精湛絕倫的還是第一次,真是太好了,太有意思了!”

在安嶽,隨便一窟、隨意一龕、隨見一尊造像,都有值得仔細品味處,或讓你震撼、讓你遐想、讓你感動,或讓你有探究的熱望,有沉思冥想的內省,那刻在臥佛藏經洞的“摩崖佛經”,是我國現存僅有的兩處大規模刻經中的第二處,共計十五窟四十餘萬字,刻字面積一百五十四平方米,字分行楷二體,方格直行,在那山洞巨大的穹窿中,當你仰頭望著那依舊保存完好、清晰可辨的一部部佛經,且見經文字跡工整,筆法清勁流暢,極富魏碑、唐楷風韻時,心中也不由肅然、虔誠,升騰起一種敬慕感,雖然你不懂經文,對宗教也沒熱情,但不影響你對它的頂禮。

其實品味石窟藝術是一件很難的事兒,那需有歷史、宗教、美術、書法、民俗等等知識的素養,你知曉愈多,對石刻藝術必定著迷越深。

行走安嶽,這裡是全國唯一的檸檬基地,30萬畝的檸檬浩蕩成海,花果汪洋,想起口舌生津。但見座座山巒如波湧浪堆,柔性的丘陵地貌起伏跳動,給人一種運動感。在平疇綠野間抵達一個個石窟遺蹟處,於翠綠的山巒,彷彿隨便掀開一面綠樹藤蘿,石窟就會撲向你,撞你個滿懷。

一路走行,思緒飄飛,穿過歲月的煙雲,回溯時間的河流,聽得見那滿山野的錘聲、鏨聲、號子聲嗎?腦海裡總是在翻湧著這樣的畫面,那些石刻大師一代一代,數百年間綿延相續,是什麼力量貫通曆史,在這寂寞的山間洞窟裡,在禮佛的虔誠躬敬中,一錘一鏨一釺精雕細刻著,讓眾多的故事定型了,讓多姿多彩、形形色色的人物登場了,向著未來的世紀走來,百年千年。

望著那些佛龕,孕生這佛龕的某位雕塑者,他是怎樣的心境情懷?那佛慧洞高達六米的“接引佛”,順背後巖壁弧形彎度雕刻成被民眾稱為的“彎菩薩”,是不是覺得很好玩?把“紫竹觀音” 雕成袒胸露背且那麼媚人發酥,那膽子何來?把“數珠觀音”雕成窈窕淑女,橫波含笑,是不是你夢中情人化身?那一錘下去是否有熱度?那一鏨之中是否有衝動?將內心對佛事那份莊重嚴肅表達時,是否又附帶掩藏一點點不可知人的小九九於其中呢?想想這些我忍不住笑了。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