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長了胃息肉,是不是就要得胃癌了?

像往常一樣,山東省婦幼保健院消化內鏡高峰玉主任門診上有很多慕名而來的患者"粉絲"。

"我胃裡長了東西,是不是就快得胃癌了"

上一位患者剛從椅子上抬起屁股,一位60多歲的大媽滿臉焦慮地坐了上來,操著一口老濟南方言,並繼續給高峰玉主任講著自己的就診經歷,身後跟著幾位年輕的家人,應該是她的兒女們。

原來大媽是在在單位的一次胃鏡查體中發現了胃息肉,然後就一直悶悶不樂。因為前年有跟她一般年紀的同事前年查出了胃裡的癌症,很快就去世了,這件事情給大媽心理造成很大的衝擊,也以為這次自己可能也是不好的病。

"她以為自己也是長了壞病,也不敢跟家裡人講,吃不好,睡不好,一個月下來竟然瘦了20多斤。" 這時大媽身後女兒說了話,語氣中帶著抱怨,像是在批評母親對自己隱瞞病情。

"打聽到省婦幼消化內鏡,就來看您門診了,您看她的報告。"

高主任接過來患者女兒遞過來的胃鏡報告,顯示患者胃裡長了息肉,而且是多發的,直徑大小在1.2cm左右,病理顯示增生性息肉。

"就是息肉,還遠沒有到胃癌到地步,首選在內鏡下切除,是一種微創手術,很快就能完成,做完一般情況下2-3天就能出院了"一家人聽後,整個氣氛都輕鬆了很多。

接下來大媽跟高峰玉主任之間的談話,在我看來就是醫患之間對疾病探討的模範,患者問的很詳細深入,醫生解答的很清楚明確,我就整理記錄下來。

"往往有胃息肉的患者,腸道也很有可能存在息肉"

高主任建議大媽接受腸鏡檢查:既然發現了胃裡有息肉,應該也完善一下腸鏡檢查,都是在一次麻醉的情況下,花不了幾分鐘的時間。

高主任這樣講確實是有我們的臨床經驗以及科研文章報道的,胃鏡中檢查出胃息肉的患者有較高的同時患有大腸息肉的風險,目前相關機制尚未明確,故發現胃息肉患者,應及時行結腸鏡檢查,如發現大腸息肉應儘早行息肉切除術,有利於降低腸道惡性腫瘤的發病率。

"胃息肉一定要切除嗎?"

高峰玉主任解釋到:建議切除,當然臨床上我們並不是所有的息肉都要切,我們會根據息肉的大小,生長位置,病理類型以及還要看患者個人意願分析需不需要切,如果按照病理類型,為了防止癌變的發生,直徑在1-2cm的腺瘤性息肉我們會建議患者一定要切除的,但是不管胃息肉的類型和多少,只要直徑大於2cm那建議切除。即使不願意切除,也要定期監測息肉生長情況。

"我沒有什麼症狀,為什麼會有胃息肉?"

胃息肉是胃粘膜上長出的"多餘的肉",多出現在50歲以上的人群,一般長得比較慢,體積比較小的時候,人不會有任何症狀,多在體檢時被發現。大部分胃息肉發生後可能不會有什麼症狀或體徵,但是較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些和消化道疾病相關的症狀,比如我們常見的腹痛、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腹脹等,嚴重的可能還會有消化道出血的症狀,長期性的消化道慢性出血可能還會引起貧血。

"胃息肉切除後,還會再長嗎?"

高峰玉主任:胃息肉進行手術治療後不能保證不會再次復發,手術只是把突出部分的息肉切除了,並沒有使得胃裡的整體環境得到改變。胃息肉可能與飲食習慣(長期喜食辛辣生冷食物、剩飯菜和醃製食品、飲食不規律)、吸菸、嗜酒、膽汁反流、PPI應用、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因素有關。手術後的患者也要預防胃息肉的再次發生,避免上述危險因素,治療胃部疾病。年齡>45歲、息肉數量為多發息肉、息肉直徑>1 cm、息肉類型為腺瘤性的患者,息肉更易復發,因此建議此類患者在經過胃鏡治療後須定 期進行復查,以便及早發現息肉復發進行治療。

"胃息肉和胃癌有什麼關係?"

高峰玉主任:胃息肉可以分為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臨床上發現,80%的胃息肉為炎性或增生性息肉,癌變率較低,約0~5%,剩餘20%胃息肉為腺瘤性息肉,癌變率則高達25%~50%。但是,胃息肉內鏡下切除後就治癒了。

一切諮詢問,大媽最終接受了胃鏡下切除的建議,我們同時給大媽做了腸鏡檢查,果然也發現了結腸息肉,我心中也感嘆道:僅僅是多用5分鐘的時間,結腸息肉也被找出來,這次治療真的很值!

前些天看到大媽過來複查,明顯感覺比以前胖了些,精神狀態也好了許多,再一次,一屁股坐上就診椅,不等我們開口:"我切完息肉了,心理放輕鬆了,吃飯就多了,這些天又吃回來了。"

這樣高主任再次收穫一枚粉絲。

我只所以選擇寫這個病例,因為大媽確實很嚴謹,諮詢的問題也是臨床中總要解答的問題,把她的問題回答明白,也就把胃息肉大體上講明白了。

胃息肉是消化科常見的病,也是可以經胃鏡下切除治療並且治療效果很好的病。50歲以上做到常規體檢,不要等到胃部不舒服才去做檢查,這樣才可以做到及時治療。做胃鏡的目的是看食管、胃、十二指腸這三個部分的疾病,最重要的目的是篩查出早期食管癌、胃癌。

食管癌篩查對象:年齡超過40歲,且符合下列任一條者: (1) 來自食管癌高發區;(2) 有上消化道症狀;(3) 有食管癌家族史;(4) 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者;(5) 具有食管癌的其他高危因素(吸菸、重度飲酒、頭頸部或呼吸道鱗癌等)。

胃癌篩查目標人群:年齡超過40歲,且符合下列任一條者:(1)胃癌高發地區人群;(2)幽門螺桿菌感染者;(3)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後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的癌前疾病;(4)胃癌患者一級親屬;(5)存在胃癌其他風險因素(如攝入高鹽、醃製飲食、吸菸、重度飲酒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