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强直患者“拍片”检查:X光片、CT、MRI选哪个?


强直患者“拍片”检查:X光片、CT、MRI选哪个?

强直性脊柱炎(以下简称“强直”)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中轴骨骼炎症为重要症状的一种慢性、进展性风湿疾病。它的病变多数由骶髂关节开始,逐渐向上侵犯腰椎、胸椎及颈椎。


骶髂关节发生炎症会破坏关节,导致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变窄,直至关节完全融合,是强直“致残”的导火线。


“拍片”可及时察觉病变


临床上,强直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没有出现关节病变,发病原因繁多,还比较复杂。患者早期只是身体某部位疼痛,X光片检查也无异常,所以常被误诊为腰肌劳损、痛风、坐骨神经痛等。待患者病情发展至中晚期,严重影响活动功能时,X光片才显现异常,却已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强直患者“拍片”检查:X光片、CT、MRI选哪个?


举个“栗子”:

“有位强直患者用药治疗后,疼痛症状得到缓解,基本无症状。定期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保持稳定。但是结合MRI检查后,发现关节存在轻微炎症,赶紧调整用药方案,治疗后基本和正常人无异。”


因为他及时找到病根,并采用科学规范的治疗和检查,逐步实现消炎治痛、解除关节受限、抑制骨质破坏等,最终做到有效控制(疾病活动度保持最低),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强直患者或者怀疑是强直患者的病人一定要做“拍片”检查。


X光片由于无法显示关节病变细微征象,对强直的临床早期诊断价值不高。可以选用更敏感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以下简称“CT”)或磁共振成像(以下简称“MRI”),因为这两种影像学检查都可以显示关节病变细微征象,能帮助患者及早发现病症。


CT和MRI,MRI的诊断效果更佳


CT是把身体“切”成一片片进行拍照,空间分辨率较好,可显示X光片无法呈现的关节病变细微征象,如轻度骨硬化、模糊、侵蚀等。


MRI是利用原子核在强磁场内从身体获取共振信号,信号重建为人体图像。能弥补X光片和CT的不足,显示软组织病变的炎性损伤,如骨髓水肿、软骨的异常改变及骨髓内脂肪沉积等。


强直患者“拍片”检查:X光片、CT、MRI选哪个?


医生建议有条件的患者首选MRI

MRI能帮助医生“看见”不易察觉的早期病变。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和电离辐射,可以提供人体生理和生化信息。还可以针对病变位置,任意方位断面成像,便于医生更好的观察诊断。


同时,研究发现,MRI检查对强直髋关节病变的诊断效果最佳,具有更高的检出率、敏感度、准确率及特异度,且漏诊与误诊的几率低,具有更高的临床可行性。


多久时间需要“拍片”复查


临床医生建议:

疾病稳定期:每年检查一次;

疾病活动期:每半年检查一次;

出现明显关节损害的患者:每半年检查一次。

由于强直患者病情个体化差异,建议患者按主治医生建议进行复查。


强直患者“拍片”检查:X光片、CT、MRI选哪个?


综上所述,定期“拍片”可以避免轻病拖重、丧失最佳治疗时机。相信强直患者已经清晰了解影像学检查的关键点及其重要性。温馨提示:如果体内装有金属支架或装置(如起搏器、心脏支架、人工关节、假体、动脉瘤银夹、弹片等)的患者不适宜选用MRI检查,因为磁场可能会导致身体的伤害。


参考文献:

[1] 陈衍霖,黄宝泉,郑悦,吴国,林赟﹒X线、MR与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年12月,第27卷第8期﹒

[2] 吴泽健﹒X线、CT与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探究﹒医学理论与实践﹒Vol. 32,No. 10,May 2019﹒


-E N D-

欢迎转发和分享

给更多需要的人


强直患者“拍片”检查:X光片、CT、MRI选哪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