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歷代玉器玉材使用特徵


歷代玉器玉材使用特徵


夏商周時期

玉料塊度不大,而且顏色較雜,有白、青白、青、綠、墨等。很多玉器都帶有玉皮,顏色不純,石性較重。商周時期一些形體較大的禮制玉器,如戈、矛、戚等,使用牙黃色或黃色玉料專門製作的,這種玉料玉質細膩,但不透明,從背面透光呈紅色,產地至今不詳,流行與中原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至西周時期。


歷代玉器玉材使用特徵


夏代玉器材質主要有白玉、青玉(含獨山玉)、綠松石等。


歷代玉器玉材使用特徵


商代玉器材質有南陽玉、和田玉、岫巖玉、綠松石等,玉材色澤一般不甚純淨。和田玉大都為青玉,玉色發暗且有沁色;岫巖玉多數為牙黃色或雞骨白色;南陽玉一般呈青色並具淺淡斑紋,近似環形。


歷代玉器玉材使用特徵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西周玉材除了和田玉、岫巖玉,還有少量的瑪瑙、綠松石、水晶、滑石、漢白玉、煤精和天河石等,多為透閃石軟玉。


歷代玉器玉材使用特徵

春秋戰國時期

多以和田玉為原料,使用玉料塊度增大。裝飾玉器和一部分葬玉顏色多為白色,而葬玉中飾雙週紋飾帶的玉璧則為帶墨點的青色或深綠色。

歷代玉器玉材使用特徵

春秋時期除和田玉外,還常見兩種玉料:一種為質地細密、不透明、不溫潤、顏色暗淡而表面拋光較亮的玉片,玉色呈青白、青綠、青黃三種,基本上無白玉製品;另一種為岫巖玉,常呈乳白色,微泛青黃,色澤暗淡。

歷代玉器玉材使用特徵

戰國玉器用料複雜,但主要為和田玉,玉質或青白,或青微含黃色,或青綠色,極少見到白玉製品,有一些碧玉製品,但玉色蒼舊,不像清代碧玉鮮活而呈菜色。還有一些玉材,透明度、溫潤感介於岫巖玉與和田玉之間。多數戰國玉器表面帶有玻璃光,如同玻璃表面的光亮似能反光,這種玻璃光獨具特色。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歷代玉器玉材使用特徵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

漢代玉器多選用質料好、無綹裂、色澤純淨的玉器製作器物。漢代崇尚白玉,制玉中大量使用白玉,玉材主要為和田玉,還有少量藍田玉、岫巖軟玉等。

歷代玉器玉材使用特徵

魏晉南北朝時期,白玉少見,這時多為青玉、青白玉、滑石增多,可見當時的玉料不足。

歷代玉器玉材使用特徵

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時期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隋代出土玉器很多為和田白玉製成。唐代玉器以白玉為主,常見的玉帶和仿金銀器、玉器多為白玉和青白玉為主,而組玉佩則用青玉製成。唐代玉器加工不求玻璃光,也不求玉質的溫潤感,有似舊非舊的感覺。

歷代玉器玉材使用特徵

宋代出土和傳世玉器不多,說明和田玉料的輸入有減少。宋代玉器以白玉和青玉為主,玉質優劣相差較大,優者溫潤細膩,劣者綹裂較多。其中有許多上等白玉,玉質溫潤,色澤如“截肪”,較之唐代所用白玉品位高出一籌。青玉作品從顏色上可分為兩類:一類青中泛灰,另一類青中泛綠。宋代玉器中還有少量黃玉及獨山玉作品,黃玉顏色較暗,似褐綠色。獨山玉用料極少,色澤單一,僅有牙白色中雜赭色,玉質缺乏溫潤感。

歷代玉器玉材使用特徵

遼、金政權與西域疆域相連,玉料來源充足,所以遼金時期玉器基本上以和田玉的白玉為主,青白玉少見,連馬具上的裝飾品都是用白玉製成。宋遼時期,瑪瑙器大量出現,所用瑪瑙品種較多。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歷代玉器玉材使用特徵

元代玉器用料大多為和田玉,另有少量獨山玉及岫巖玉。和田玉諸色皆有,以白玉、青玉為主,玉色凝重暗沉。玉器大都呈蠟樣光澤,不具玻璃光,器型厚重,大多帶有人為烤色。值得一提的是以獨山玉製成的“瀆山大玉海”玉甕,開創了後世以深雜色玉料雕琢巨型玉雕的先河。

歷代玉器玉材使用特徵

明清時期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明代朝廷閉關於嘉峪關,不能對西域實行直接統治,和田玉料需輾轉運輸才能到內地,很多較好的玉料流落在民間。明代玉料既有細膩的白玉、青白玉,也有質地較粗、硬度不夠的雜料,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清代前期。

歷代玉器玉材使用特徵

清乾隆時期,政府控制了和田地區,進而壟斷了和田玉的開採和交易,使和田玉在品種和產量上達到了歷史上最繁盛的時期,幾乎所有顏色的玉料都被大量開採。

歷代玉器玉材使用特徵

清代玉工充分利用了各色玉料的特點,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密爾岱玉礦所產青色玉料塊度較大,但綹裂較多,揚州玉工就雕成山子,巧妙設計青山峭壁,既掩蓋了玉料的缺陷,又表現出山子玉雕其實宏大的場面;白玉河所產籽料多帶紅褐色玉皮,玉工雕成留皮隨形作品,既保留了原料的自然形狀,又雕刻出人物和景色;墨玉河所產籽料玉色較深,玉工多雕成文房用具和仿青銅器玉器,如筆筒、筆架及鼎、爐等,顯得穩重大方。

歷代玉器玉材使用特徵

明清兩代玉器用料大致相同,主要以和田玉為主,其次是獨山玉和岫巖玉。明代白玉一般白中泛黃或紅色,青玉之色發暗,青白玉似有沁色之感。清代白玉多數泛青、綠之色,青玉顯得清澈無雜色。乾隆時期開始,和田籽料增多,翡翠作品開始出現。至清晚期,高綠高翠等高品質翡翠製品開始流行。明清兩代的獨山玉和岫巖玉色彩豐富、色澤豔麗。而明清兩代的碧玉基本相同,色淡者如綠草,色深者如蕉葉,色最深者漆黑如墨,並帶有黑色斑點。


歷代玉器玉材使用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