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大数据+扶贫”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我市在扶贫工作中,牢牢把握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工作方向,突出精准,确保在脱贫路上不落一人。

张贵森是滨城区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数据管理系统大数据平台信息统计组组长,这几天,他在日常监测大数据平台上发现,秦皇台乡前杜村贫困户杜新宾家中有大额支出,他第一时间拨通了电话,与杜新宾取得联系。

滨城区扶贫开发办公室信息统计组组长 张贵森:通过联系,发现贫困户杜新宾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一年内住院达到十几次,确实存在大额支出这种情况。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张贵森即刻赶往杜新宾家中核实情况。

滨城区扶贫开发办公室信息统计组组长 张贵森:我们把这些情况及时反馈给帮扶责任人。同时,也把这一户的基本情况反馈给区直相关部门,综合社会、行业部门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帮扶,确保这个贫困户的脱贫稳定性。

在张贵森和帮扶责任人的共同帮助下,不仅落实了杜新宾的慢性病待遇和二次报销等普惠政策,他的家人也都纳入了公益性岗位。

滨城区秦皇台乡前杜村村民 杜新宾:因为我身体不大好,通过各级领导对我帮扶帮助,让我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在杜新宾家中的墙上,记者还发现了张贴在帮扶连心卡上的二维码,在滨城,325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拥有像这样量身定做的实名制扶贫二维码。

滨城区秦皇台乡贫困户帮扶责任人 杨志宏:二维码的功效一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贫困户)的行业政策,包括帮扶政策落实情况,户里也可以通过扫二维码了解自己家哪一些行业政策落实了,还有需要申请哪些行业政策。主要功效就是精准扶贫,因户施策。

登录滨城区扶贫数据管理系统,无论是扶贫干部走访、个人工作日志,还是贫困户个人基本信息、主要致贫原因以及享受哪些红利政策,都一目了然。同时,手机端APP和服务器数据同步共享,可以全时段进入系统浏览和完善信息,督促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无缝衔接。此外,大数据平台还可以实现数据分析功能,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实现全区扶贫信息掌上通。

滨城区扶贫开发办公室信息统计组组长 张贵森:为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负担,确保扶贫贫困户各项扶贫政策准确到位,2019年4月开始,我们开发建设滨城区扶贫数据管理系统,为全区扶贫工作以及贫困户稳定脱贫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市在扶贫工作中不断完善贫困监测机制,对“档外户”,建立村级申报、调研排查、信息比对等多维度贫困监测预警机制,对因病因灾等重大变故导致家庭困难和高于省定扶贫线但仍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的农户,按程序识别纳入市标相对贫困人口精准管理,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帮扶。截至目前,全市共识别市标相对贫困人口11235人,对全市21.6万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相关信息比对核查全覆盖,对脱贫不享受政策农户“三保障”方面存在问题、重大变故导致家庭困难的,及时标注“脱贫享受政策”进行针对性帮扶。同时,我市在全域内通过大数据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了贫困动态管理的“数据分析精细化、信息核实便捷化、动态管理信息化”,为精准施策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这一做法还入选首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联合国全球110个减贫原创案例”。

市扶贫办二级调研员 陈爱兵:通过全市扶贫系统信息平台,既能大数据分析掌握全市面上脱贫过程,又能有效监控每一户政策落实到位不到位,收入达到没达到脱贫标准。是否有返贫隐患,还能有效监管扶贫资金资产的管理情况,这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也为下一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提供了充分依据。下一步,我们将以不断提升贫困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进一步强化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抓好贫困动态监测,并积极探索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