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PD-1“學霸”替雷利珠單抗——晚期胃癌一線治療新策

據《胃癌診療規範(2018年版)》顯示,全球每年新發胃癌病例約120萬,中國約佔其中的40%。我國早期胃癌佔比很低,僅約20%,大多數發現時已是進展期,

總體5年生存率不足50%。據估計,有一半以上的胃癌病例和死亡病例發生在中國。


PD-1“學霸”替雷利珠單抗——晚期胃癌一線治療新策

眾所周知,近年來免疫治療在包括胃癌在內的多個癌種中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成功,美國FDA已經批准了帕博利珠單抗治療PD-L1陽性胃癌的三線治療適應症,而納武利尤單抗也在韓國和日本獲批了三線治療適應症。


目前研究結果顯示,免疫治療末線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存期,但是,研究者更希望免疫治療能夠在一線治療發揮重要作用,因此也對免疫治療的早起應用做了進一步探索。


以氟尿嘧啶和鉑類為基礎的聯合化療是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胃食管交界處腺癌的一線標準治療。儘管化療方案有所改善,但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差,生存率較低。


PD-1“學霸”替雷利珠單抗——晚期胃癌一線治療新策


說到這,小編先給大家介紹一款國產PD-1抑制劑——替雷利珠單抗!


2019年12月27日,百濟神州宣佈其自主研發的PD-1抗體新藥——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在中國獲批,用於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r/r cHL)患者的治療。


作為全球第十款PD-1/PD-L1抗體藥,姍姍來遲的替雷利珠單抗,要靠什麼在癌症治療的江湖立足呢?


替雷利珠單抗的作用機制?


和其他PD-1免疫治療藥相比,替雷利珠單抗在藥物設計上與眾不同。其獨特的設計使之能夠最小化與FcγR結合,因而消除抗體依賴的細胞吞噬作用,從而避免這種作用引起的T細胞消耗以及對抗PD-1抗體療效的削弱。


既往研究顯示,在晚期實體瘤患者中替雷利珠單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抗腫瘤活性。

PD-1“學霸”替雷利珠單抗——晚期胃癌一線治療新策

替雷利珠單抗的作用機制


臨床試驗表明,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使用替雷利珠單抗治療,87.1%的患者(61例)獲得客觀緩解(腫瘤縮小30%以上),

其中高達62.9%的患者(44例)獲得完全緩解(腫瘤完全消失)。


替雷利珠單抗不僅讓更多患者獲得深度緩解,而且起效非常快,大部分患者在治療第12周就達到了完全緩解。


替雷利珠單抗的副作用也比較小,大部分不良反應都是1~2級(輕度)。免疫相關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8.6%,主要為甲狀腺功能異常、皮膚不良反應等。


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和倫理委員會批准,目前正在開展“一項替雷利珠單抗(PD-1單抗)聯合化療對比單純化療用於晚期胃癌一線治療的III期臨床研究”。


主要入排標準:


1. 確診為胃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

3. 既往接受新輔助或輔助治療的患者,只要已結束治療並且無復發或無疾病進展至少6個月;

4. 能夠生活自理或可從事輕體力勞動



PD-1“學霸”替雷利珠單抗——晚期胃癌一線治療新策

替雷利珠單抗全球多中心研究有望改寫胃癌治療策略


在今年5月美國臨床腫瘤協會(ASCO)大會上該臨床項目的主要研究者徐瑞華教授表示:


目前而言,全球範圍內有多個胃癌一線免疫治療相關的隨機對照研究正在進行中,我們這項替雷利珠單抗的全球多中心的研究應該是最有希望改寫目前胃癌治療策略的研究。


PD-1抑制劑聯合化療在一線治療領域的適應症尚未獲批,希望能通過該研究的啟動、運行,最終獲得一線聯合治療的成功,從而為胃癌治療提供新的一線治療選擇。


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創新藥物,我們期待替雷利珠單抗在腫瘤的治療中發揮更大的臨床效益,針對不同癌種的適應症儘快獲批,能夠造福更多的癌症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