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总结我的经验为你整理了四个工作建议

曾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的大前研一,是少数获得国际声誉的东方管理大师。《金融时报》如此描述这位日裔美籍经济管理学家:“它是日本仅有的一位极为成功的管理学宗师”。

在他的新书《大前研一决断圣经》中,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出发,跟职场人士分享四点工作建议:

1、只要自己不主动改变时间分配,人生就很难改变。因为我们唯一能控制的只有时间分配

这个建议主要是我们通过时间的分配上,来决定我们每天工作的方向和内容。这里大家总是有一个误区:人跟人在时间上是一样,每天都只有24小时。这个确实不假,但是我们在时间的利用上差别太大。有的人一项工作2个小时就结束了,但换做另一些人来做同样的工作却需要花费4个小时。那么前者就相对于后者多了两个小时,那么他们就可以用来做别的。

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总结我的经验为你整理了四个工作建议

职场人士可以按照制作行程表(Schedule )、采取行动(Action)、确认自己表现(Performance)这样的流程来安排自己的时间。找到那些可以毫不费力的就可以完成的任务,进行调整,把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放进行程表里。

2、凡事多考虑一步

我们在职场中经常会遇到被领导安排做方案的情况,但是太多的职场人都太老实了。领导说A,他们就去做A,说B就去做B。这种挤牙膏式的工作,不仅不会获得领导的认可,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所以在职场工作中,我们需要考虑的是首先要保证基本工作的完成,其次就是要尽可能采用另一种方式来执行一次。提供解决方案的时候,最好能够提出2-3种,让领导做选择题而非填空题。

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总结我的经验为你整理了四个工作建议

3、承诺以后要......

这样的句式对于职场人来说,真的要不得。有太多的人都是喜欢用这样的句式来安慰自己和应付领导,最后的结果发现他们除了愚弄了自己之外,没有获得任何好处。职场中的工作最高效的就是想到了马上去做,让自己的大脑来不及找拖延的理由。这也是解决拖延症的很好的方法,因为很多事情拖到最后都实现了不了,即便是实现了也多数体验不到那种说干就干的爽快了。每个阶段都有不同阶段的思考方式,工作方法,所以抓住当下的每一刻用心用力去做。

4、“这样做好可惜”这种想法要不得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就是大前研一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就读核工业博士学位,毕业前他就得到了日立的工作机会,但是由于无法适应保守的工作风格而选择了辞职。有同事问他:“你很快就拿到了博士学位,而且在这里工作又是专业工程师,这样做是不是太可惜了?”大前研一回答:“我才28岁,怎么可能有什么事儿是可惜的呢?就算攻读核能的九年时间都白费,也绝对能够重新来过啊!”

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总结我的经验为你整理了四个工作建议

在大前研一看来,重新来过需要决心,人生根本不能心存侥幸心理,必须给自己自断后路么,这样也就不再有其他的可能性了,抱着这样的心理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投资自己,想做不成事儿都难。

【欢迎关注 】每日更新、专注职场进阶和思维跃迁,一起升职加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