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深州風土記

深州風土記》共二十二卷,分為歷代疆域、河渠、賦役、學校、歷代兵事、歷代官制、職官、名宦、藝文、古蹟、金石、人譜、薦紳、名臣、文學、武節、吏績、孝義、流寓、列女、物產、敘錄,其中對明、清二代記述尤詳。末附有後序二篇。  該志條理清晰,門目分明,考證詳博,文辭精美,是清代方誌中的佳作,吳汝綸曾以“字字有本,篇篇成文”自許。該志創立“人譜”一門

深州風土記
深州風土記

,廣徵譜牒及史籍文獻,梳理望族大姓的演變。“金石”門保留了深州許多碑文資料,所載明洪武學校格式碑可徵明代教育制度,尤為珍貴。唯有書無圖,是為缺憾。

吳汝綸(1840-1903),字摯甫,又字至父,安徽桐城人,同治四年進士,晚期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同治十年(1871年),吳汝綸任深州知州,適逢直隸總督李鴻章修《畿輔通志》,令各 州縣修志備覽。吳汝綸奉檄修州志,並親制採訪條例十六則。同治十二年,吳汝綸丁憂離任,起復後轉任天津、冀州,後又主講蓮池書院,期間修纂工作斷斷續續。直至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因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吳汝綸避居深州,才終於完成了《深州風土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