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英國留學——軟性條件到底多重要


英國留學——軟性條件到底多重要


誤區一,等到大三再考慮實習


“大三暑期才是合適的實習期,而大一或大二暑期實習是沒有必要的。”抱有這樣思想觀點的家長和同學不在少數。


實習是為了讓你的簡歷告別零的社會實踐,只有當你有了這樣的經歷後才容易找到申請的方向,更容易寫出讓招生官眼前一亮的文書。


很多情況顯示,看似和所學專業沒有直接關係的經歷,卻會為今後的就業奠定基礎,我們永遠不會知道這些經歷會在什麼時候用到,但一旦需要的時候,你已經做好了準備。另外,通過實習還能結交到朋友。


誤區二,只要能進大公司,打雜也可以加分


你參與的實習自然影響越大越好,但與之相比,更重要的是要突出你的主體性。比如表演系的學生,即使參演過《大話西遊》這樣的經典電影,如果只出演牛魔王身邊的600個小妖之一,也意義不大。


實習的參與深度也很重要,所以要儘量衝到活動最前沿,而不是做一些間接、不痛不癢的工作。


比如說到名企實習,你如果只在辦公室裡打打雜,我覺得哪怕是國際頂尖的金融機構的實習,人家也只會認為你是去走了個過場。


第三是參與的時間,最好應該展現自己參與這個實習的週期,時間長一些就會更好,這能夠說明你至少在一項實踐中取得進步,並一直保持這種努力。


所以,在這裡再次強烈建議大家儘早開始思考實習準備問題,提前最好規劃。


誤區三,刷分才重要,實習是在浪費時間


很多準備申請的同學都認為,GPA和標準化考試成績是最直觀、最容易被學校卡死的條件,所以過分追求高分,而對實習毫不在意,這樣的觀念一定要調整


錄取委員會總是希望他們錄取的學生能夠組成一個優勢互補的團隊,這個團隊的每一份子都能在交流中得到提升。所以他們會看你的經歷能對其他學生有什麼貢獻,能與一起入學的同學有什麼樣的互補優勢。


這時候,實習及你的經歷就成了重要的考量標準


誤區四,實習隨便找找,提升競爭力就OK


在實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在學校需求的基礎上展現出你的經歷和特點,這才能將實習的作用發揮的更充分,必須以申請項目的需求為出發點,判斷應該做哪些準備,參加哪類項目。


比如,準備申請金融分析,他們比較看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工作和實習經歷、分析能力、數理背景等等。那麼在選擇實習單位和崗位的時候,就要考慮一下你能否通過這些經歷得到相應的錘鍊,最好能有落到紙面上的留學申請,實習到底有多大幫助?


為什麼說實習經歷,對留學申請有幫助呢?


在很多人看來,只要學校背景、專業成績、語言成績達標就可以錄取。事實並非如此,好的大學非常注重學生質量,這是學校聲譽和未來發展的生命。


那一流的大學如何錄取學生呢?除了看重學生的學校背景,專業成績、語言成績,更看重學生的文書。更準確的說,是學生的個性,是學生的發展目標是否與學校的培養目標一致,學生的個性特點、發展經歷是否與學校的招生風格一致。這裡,文書只是個形式,文書裡表達的個性特點和氣質才是靈魂。在這裡,學生的學業規劃、職業規劃、過往實習經歷就會成為核心,成為學校錄取軟性考察的元素。除去面試,學校就是憑此判斷學生的資質和培養潛力。


就像英國G5院校看重領導、組織能力,創業創新能力,所以很喜歡諮詢、投行實習和工作背景的學生,或者有創業經歷或有在創業公司打拼經歷的人才。每個學校都有他自己的high點,而你的實習經歷就是去告知學校,你很清楚未來的發展方向,你瞭解要實現這些目標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經歷和技能,而且你特別的為此做了充分準備。


什麼樣的實習經歷有價值?


和你未來發展、職業規劃、申請方向相關的,最好有層級遞進、能力互補的。時間最好不要短於三個月。崗位工作,則最好能偏實操,能具體學習到技能和經驗的。


首先,這裡的實習經歷,不侷限於企業。去什麼樣的單位實習,要結合你的職業規劃和申請方向。比如,商科類的專業,最好有企業實習經歷。政治類專業,最好有政府機構或相關組織實習。音樂藝術類的專業,最好有相關製作、演藝、發行類單位的實習。而且實習領域,最好能與你未來的夢想職業、申請專業一致。比如,商科類專業分經濟、金融、人力資源、企業管理、市場營銷、會計、財務管理、供應鏈等多個方向。如果你將來申請的是金融,職業規劃方向也是金融類,比如更具體的如基金、投行、證券,那你的實習,最好是就直接選擇在基金、投行、證券類公司。


其次,崗位上,一定要業務具體,能學習到工作落地需要的實操方法。再以金融類實習為例,如果選擇在基金、證券、投行實習,更具體的比如未來職業規劃方向是基金,則實習崗位最好是投資分析員助理或投資經理助理。因為基金工作,核心是分析、預測市場形勢,發掘和評估優質項目,談判和盡調,對項目做投後管理,以及基金募資、投資人關係管理、基金管理及法務等事宜。實習的工作,可以很基礎,但一定要是在基金工作所需要的務實技能。


再次,實習數量不在多而在精,行業跨度要結合職業發展帶寬來設定。所謂職業帶寬,就是你讀完這個專業,未來可以從事的職業範圍有哪些,這意味著你的技能適用寬度。舉個例子:如果你讀的是投資或國際金融專業,那理想的從業方向,可能優先是投行、基金、證券、諮詢,其次是大企業的財務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再之後是其他不同類型企業。


而實習的企業次數方面,因為大部分同學只能在暑、寒假實習,且大一基本無機會進入好的公司。所以,實習建議從大二上學期開始,可以先去二三流公司鋪墊打基礎,大二下和大三則要儘可能選擇一流公司實習。實習經歷三到四次最佳。從時間跨度上,從大二到大三,實習企業層次要逐步提升。從崗位和工作內容上,從大一到大三,工作要越來越具體,技能越來越專業。要給學校充分呈現一種上升和發展的勢頭。


最後,每段實習時間上最好不要短於三個月,三個月到半年最佳。短於三個月,你對企業的運作方法和部門工作內容和技能要求,基本才剛剛知曉,談不上有領會和融入。實習時間,至少要保證在一個月以上,最好能上三個月,確保你的實習真正能學到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