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孝有三”与“不孝有三”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而实现“仁”须得从“孝”入手。

《孝经·开宗明义》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意思是:孝开始于侍奉父母,然后是效力君王,最终是建功立业。而建功立业的目的就是扬名后世,使父母的名声也得到彰显。如《诗经·大雅》所言∶思念你的先祖,修养自己的德行。

“孝有三”与“不孝有三”

(孔子像)

《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意思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冒犯上级领导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上级领导,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建立了,治国之道也就有了。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

因儒家的这些思想明显有助于封建帝王的统治,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遂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正统,“孝”也因此成为历代王朝治理天下的思想基础。自两汉起,无论汉唐、还是宋明,甚至是异族所建立的北魏辽金直至元清等,一多半封建帝王的谥号中都带有“孝”字,可见历代对于“孝治天下”的推崇。

既然有“孝”,必然也有“不孝”。曾子说“孝有三”,孟子说“不孝有三”。古代“三”常用于表示多次或多数,未必是指实数三,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三思后行”“三缄其口”“士别三日”等等。“三”都是表示“多”的意思。孝或者不孝的行为有很多,但是概括起来,似乎也都可以分为三类。

《礼记·祭义》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意思是孝敬父母有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言谈举止无不让父母感受到尊重;其次是不能因自己的所作所为让父母感受到耻辱;最低层次是奉养父母,让他们不至于为温饱而感到忧虑。

“孝有三”与“不孝有三”

(曾子像)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意思是不孝的情况有很多种,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舜没有禀告父母而擅自娶亲是因为担心断绝后代,君子认为这等于已向父母请示过一样。

这是因为传说舜的父亲冥顽不灵、后母嚣张荒谬、异母弟骄傲自大,舜已过婚配年龄而父母却不管不顾。

《孟子·万章上》对于万章问“舜不告而娶”的事,又作解释:“(舜)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

意思是如果告诉父母,舜的婚事就成不了。就会陷父母于“废人伦”的不义之中,所以不告知。孟子认为舜这样做

很对。

“孝有三”与“不孝有三”

(孟子像)

东汉时,赵岐在《十三经注》中补充了孟子的这一句“不孝有三”: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意思是:一味顺从父母,有过错也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这是一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不去当官拿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二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先祖的祭祀,这是三不孝。三者之中,没有后代为最大不孝。

这就是儒家的“孝有三”与“不孝有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