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銀行定期存款5年20萬,年利率5.2%,划算嗎?

用戶55964542363


我是昇財經,有12年銀行工作經驗的老臘肉,願和你一起分享這個問題。

首先定期五年,20萬起存,年利率5,2%,看樣子不是普通的銀行存單,而應該是一款大額存單,因為一般只有大額存單才會設置20萬的起存金額,並且利率能這麼高。

那麼它划算嗎?

是否划算,我想應該從三個方面來考慮: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

安全性

大額存單也是存款,享受存款保險制度的保護,也就是說在50萬元的限額下,存款本金和利息都是受到保護的,這一點和普通定期存款相同,優於銀行理財等其他理財產品。

收益性

一般銀行存款,五年期一般4.0%左右,大額存單會略高,但也遠遠沒有達到5.2%,5.2%是什麼概念呢,目前銀行理財利率差不多也就是這個水平,所以說這個利率(收益)已經算是非常高了。

流動性

要知道,一般來說銀行存款優於銀行理財的一個方面就是流動性,也就是如果有事提前支取,銀行理財是無法提前贖回的,而存款是可以的,只不過按照活期計息,但現在很多銀行的大額存單,都可以靠檔計息,也就是不滿五年滿幾年按幾年的定期利率計息,還是挺划算的。


綜上所述,如果這是正規銀行推出的大額存單,那麼從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來說,還是挺划算的。


鑫財經


銀行定期存款年利率5.2%短期看是已經非常高了,挺划算的;但是從長遠來看年利率在5.2%是不划算的,我個人你20萬定期5年年利率5.2%是不划算的;理由如下:

根據描述銀行定期存款5年20萬,年利率5.2%,5年後總利息為:

20萬*5年*5.2%=5.2萬元

你把這20萬存銀行定期5年,5年後的一次性結算利息為5.2萬元;如果你中途取出或者取出部分的話你20萬元是按照活期計算:根據目前央行規定銀行活期年利率為0.30%,按照活期計算利息為:20萬*5年*0.30%=3000元,利息明顯的少了4.9萬元;

你這20萬元必須是被銀行綁定忙5年之後才能得到5.2萬元利息,途中一旦有取出只有3000元利息;誰能保證5年時間沒有急用錢的時候呢,何不把這20萬給銀行綁定5年時間呢,這就是我認為不划算的第一原因;

另外5年時間別看到利息就覺得划算,還需要考慮一個貶值的因素;我國貨幣隨著物價的不斷上漲人民幣大幅貶值,幾年前同等的價值至今要花更多的錢才能購買;所以你定期5年也要考慮到資產貶值的因素;按照過去我國CPI指數來衡量資產貶值率,近幾年我國CPI漲幅平均值為2%計算,也就是說你5年時間資產每年貶值2%左右,5年之間貶值為:20萬*5*2%=2萬元;5年時間你貶值了2萬元,即使按照你年利率5.2%計算真正資產增值為3.2萬元,你覺得把20萬定期存5年划算嗎?這是我個人認為不划算的第二原因;

再度分析20萬資產被銀行綁定5年時間,考慮5年資產貶值率的話,20萬5年貶值2萬元,5年後20萬相當於18萬元的價值使用;萬一中途你急需這筆20萬資產週轉,一旦有任何取出狀體你20萬隻能按照活期利息計算,也就是3000元的活期利息,而資產貶值就已經2萬元了,一旦變成活期利息計算你就是完全虧損1.7萬元,意味著你20萬元5年時間就是零收入,你覺得還划算嗎?這是我個人認為不划算的第三個原因;

綜合通過以上分析得出結論:其一就是資產完全被綁定5年時間;其二5年時間資產貶值率太高,而真正得到的利息太低;其三5年時間誰能保證急需這筆錢的萬一,一旦萬一出現這筆資產就是虧損的;這就是我認為定期5年20萬資產,年利率5.2%最不划算的理財。


老金財經


銀行定期存款利率達到5.2%的,比較罕見,目前各家銀行現行利率裡面,五年利率最高也就4.3左右,網上銀行定期五年利率在4.8%左右,也不知道是哪家銀行敢給出違反央行規定的利率,還賠本經營嗎?


首先,算一下到期收益:

200000×5.2%×5=52000元

這個收益比較高,甚至超過了一些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所以基本可以斷定這是一款銀行向客戶推薦的理財產品,而非銀行定期存款。

其次,定期存款和理財產品的不同。

1.利率不同。定期存款利率都在營業大廳的電子利率顯示屏上掛著,屬於固定利率。理財產品除了保證收益型理財產品,其餘理財產品一概用年化收益率表示,只是一個預期收益,不存在固定值。

2.辦理程序不同。定期存款填好憑證,直接在櫃檯把現金、銀行卡或存摺交給櫃員,櫃員過錢,然後系統內記賬即可辦理完畢。理財產品正常情況下會由大堂經理領著客戶去找理財經理,再由理財經理開始和客戶介紹多款產品供客戶選擇。

3.最終確認結果不同。定期存款在櫃員辦理完畢後直接在存款憑證上簽字確認即可。理財產品的辦理需要客戶仔細閱讀產品介紹的相關材料,最後購買時要籤合同的。

不管是理財產品還是定期存款,這個利率並不吃虧,非常划算,即使是理財產品,也是低風險、低收益的貨幣基金理財產品。


財富公元


銀行5年定期存款利率為5.2%,從現階段來講還是很划算的,畢竟現階段諸多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年化利率僅僅在4%左右。從儲蓄的方式來講,應該是銀行大額存單,並且應該是屬於地方性商業銀行的儲蓄產品。這樣的儲蓄就需要分情況:

一、如果手頭資金十分寬泛,5年內並沒有什麼急用錢,對於理財回報率也有著一定需求,同時也希望承擔更低的風險。那麼5年定期存款20萬的起始金以及年化利率達5.2%的水平是適合的。為什麼?

現階段年化利率5.2%的低風險產品相對還是很少,雖然固定期限為5年,起始資金為20萬元,但是在手頭寬裕以及沒有什麼急用錢的情況背景下,回報率在同等產品中屬於較高年化利率水平。再加上是儲蓄,就算在此期間銀行倒閉,也會得到保險對於儲蓄資金的賠付。

二、如果對於資金流動性有著要求,那麼就沒必要儲蓄5年定期的產品。時間過長,急用錢的時候,轉手也都是較為困難,所以也就更加不合適。

當然,市場並不是僅僅只有5年定期存款產品,也是存在其他的低風險、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如果對於理財年化收益率有著需求,從期限的角度來講,一些中短期的銀行理財也是較為適合的,很多產品為30天、180天、365天很是豐富,相對的安全係數也是很高。當然,解決的就是期限所帶來的不便。

所以,對於銀行5年定期存款,年化利率5.2%的水平來講,不能說划算不划算,只能說要考慮是否適合自身的投資。


厚金說


20萬5年5.2%的利率看似挺划算,但如果把資金的時間成本和通貨膨脹因素考慮在內,其實很不划算,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個利率又是最好的選擇。

存錢也是有成本的

如果你選擇存5年時間,這裡面有三個成本你需要考慮,一個是機會成本,另一個是提前支取的成本,還有一個是複利成本。

首先來看下提前支取成本。你目前存5年的利率是5.2%,但是5年之內你是不能提前支取的,假如存款期間你有錢急用想要提前支取,那隻能獲得取款日銀行掛牌活期利率,目前活期利率是在0.35%左右,相當於損失了大部分利息,所以提前支取損失的利息比較大。

我們再來看下機會成本,儘管5年期可以獲得5.2%的利率,但是如果未來你遇見一個很好的項目,安全性也很高,年化收益率遠超5.2%(比如10%),那要麼你錯過這個投資機會,要麼你提前把錢從銀行取出來損失利息。

最後一個是複利成本,這個是很多人最容易忽略的,所謂複利成本也就是每年,甚至每季度產生的利息可以繼續投資的機會成本。比如同樣購買一款理財產品年化收益5%,期限一個季度,那通過5年反覆複利之後,實際產生的收益率大概是28.2%,20萬5年的收益是5.64萬,而20萬存銀行5年期5.2%的利率總共的利息只有5.2萬,這個比購買季度理財產品少了4400元。

通貨膨脹也會侵蝕存款收益

因為5年時間比較長,各種不確定因素很多,特別是通貨膨脹的水平更是不好預測,當前綜合考慮cpi以及M2增長速度在內,實際的通貨膨脹率大概是在6%左右,所以5.2%利率存款實際是虧的,只是虧的不多。

如果僅僅考慮cpi,目前cpi漲幅大概時在2%左右,所以5.2%的存款利率實際上只有3.2%左右。如果未來cpi漲幅提升,那存款的收益會被進一步抵消,因此考慮通貨水平之後5年期的存款實際是不划算的。

如果不懂理財,5年5.2%的利率仍然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前面所說的兩點是建立在大家有一定理財能力的前提下,如果大家不懂理財,比如一些老年人朋友對理財市場不瞭解,缺乏自己的判斷,那我認為存5年期5.2%相對於其他理財產品來說還是很划算的。

5.2%的利率這個收益算是比較高的了,目前正常的銀行存款利率5年期只有3.5%左右,5.2%可以多拿1.5%的利率,所以還是很不錯的,最關鍵的是銀行存款安全,20萬的存款本息是可以100%拿回得。

不過在這還是需要提醒下大家,目前大部分銀行是不能給到5.2%的利率的,所以在辦理存款得時候一定要確認是存款、而不是保險等其他理財。


貸款教授


再來說是否划算。從目前來看,這個利率對存款人是划算的。不要說存款了,5.2%的收益率一些理財都比不上(不過理財期限一般到不了五年),所以這個利率確實很有吸引力。不過,要注意的是往往此類存款會有附加條件,例如約定不得提前支取等。為什麼會有這種條件?銀行也不傻,給這麼高的利率現在肯定虧,不過三年以後可就不一定了。我的預計,三年後銀行存款利率普遍會高於5%,至於小銀行會更高,因為加息目前看來是大概率事件。所以銀行賭的是加息後,這樣由於利率鎖定期限鎖定,就會有賺錢的機會。

所以,如果資金長期不使用,五年存個5.2%是合算的,至少在三年內是有利的。我是空谷寒潭,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空谷財譚


如果五年定期存款的利率真的是5.2%的話,可以說是性價比極高;目前理財的收益率也就在5.5%左右,還不保本保息,而存款在50萬元以下的話完全零風險!

  • 2018年各大銀行官方執行利率

由上圖可以看出,央行存款基準利率最高也才2.75%,而各大銀行的實際執行利率雖然要比央行基準利率有所上浮,但上浮比例也不會超過50%。5年期存款利率最高的華融湘江銀行,為3.705%,這也是目前比較主流的銀行利率。當然,5%左右的存款利率也有,但多見於微眾、網商這樣的民營銀行,還有最近新開、風頭正勁的威海藍海銀行。

  • 微眾銀行的執行利率

如上圖所示,微眾銀行5年期定存利率是4.875%,已經很接近5%的利率了,但是依然沒有達到5.2%。

  • 威海藍海銀行的存款利率

2017年6月29日,山東省首家民營銀行——威海藍海銀行正式成立。由上圖所示,他們目前5年期定期存款執行利率是5.5%,正好是央行基準利率的2倍,可以說是打破了存款利率上浮比例不得超過50%的界限,非常的給力!

以20萬元為例,在銀行可以開立大額存單,但是上浮比例也不會超過央行基準利率50%,最多為4.125%,那麼5年以後的利息是200000×4.125%×5=41250元;而在藍海銀行存5年定期,到期以後的利息是200000×5.5%×5=55000元,整整多了13750元!

  • 以後的存款利率會不會達到5.5%以上?

由上圖所示,大額存單利率將會取消最多上浮50%的限定,以後的利率完全依照市場化,所以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肯定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大額存單利率高於5.5%,對於我們儲戶朋友來說是個極大的利好消息!


奇葩財經說


我們剛剛從物質貧乏進入物質富裕,從物質追求開始進入精神追求。同樣從物質,資源推動發展馬上進入金融輝煌時代。接下來的十年甚至三十年,金融和創新技術將成為社會主旋律。如果還停留在老思想存死期獲得利息的思維裡,是不是太老舊。這是大多數歲數大的人的選擇,雖然您存20萬利息2萬元x5.2每年,一共五年是52000元。但是我能確定你思維守舊,沒走在時代的前列,道理很簡單:

一,長期存款不利於變動

五年期的存款流動性太差,而且是死期,一次鎖定了。既然你這麼存說明你思維存在對利息極高的預期,生活不困難到過不下去你不會取出來,因為中途取出來只能算活期了。定然影響生活質量。事實證明,90年代三年以上定期存款,中途取出率百分之五都不到,那時候人們流動差。00年代三年以上定期存款,中途取出率百分之十二。10年代三年以上存款下滑百分之六十,中途取出率百分之三十。

希望你忽視世界地球村,經濟全球化,到了國外還要回來辦理存取款的可能性。流動性太差了。環境太多變了。

二,金融產品變動會更大

未來十年甚至三十年,金融產品多樣化,金融公司多樣化,甚至區塊鏈技術隨時啟用。這樣多變的時代你為了這點利息,去鎖定資金,更重要的是你鎖定了思維。

三,貨幣貶值

您存20萬到期利2萬x5.2%x5=52000元。獲得百分之二十五的收益,實際貨幣貶值五年在百分之三十五左右,這存款方式也是窮人總是窮的思維導致的。貨幣貶值你不在乎,那是因為你只能靠自己血汗掙取收益,沒有能力讓血汗錢維持增值。這也是我們老百姓沒有投資通道的原因。

四,五年就是一代人

更簡單,現在2000年出生的已經快19歲了。時間飛快流失,五年就是一代新人主宰世界。你一個存款就是一代人,還做這麼久的不變動,這不符合,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的邏輯。

總結:如何理財我前面已經寫過了,雖然我這理財方式持反對觀點,但是這保守理財方式也是理解的,我老家的幾個哥哥也是這樣存款的,他們也沒有其他的方式。但凡有其他保值增值方法,誰也不選擇這種長期存款方式。建議還是選取本金不動,可以每月或每年提取利息的理財方式,也算一種複利,收益也會高。


值與不值各人身份不同,年齡不同,所以我談論的核心是思維,純屬個人觀點。

我是伯樂集團董事長李合偉,20多年創業經驗,天使投資人、《創投商學院》《財富管理》導師。

我為李合偉演講學校代言:尋求合夥人,加盟商。請你來一起學演講:3小時解決上臺緊張! 1天解決思維混亂! 3天成為銷講大師!


合偉說


銀行定期存款5年20萬,年利率5.2%,划算嗎?划算不划算主要看你怎麼去算這筆賬以及你的能力。對於需要平穩生活的老年人來說是划算的,對於一些長期不用錢的追求穩定保本收益的機構來說是划算的,例如,慈善基金。對於有些人來說是不划算的。

現在我國的通膨率是超過5.2%的,實事求是地說,只有每年的收益率超過GDP增速才能跑得贏真實的通貨膨脹,其實現在的好多發展中國家都是通過印鈔票製造通膨來維持GDP的增長,這種情況下能從銀行貸款是最划算的,其實每年的貸款利息除去通膨,實際並沒有支付什麼利息,在新興國家持續的通膨下,存款是最不划算的,只有從銀行貸款才是最划算的,這就是為什麼窮人存款而富人總從銀行貸款,於是結果就是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也就是說追求安穩的人總是最不安穩的,人活在世上總想最安全的生活的人總是成了最不安全的,人的財富管理也是如此,你總想追求財富的絕對安全,把銀存進銀行,而這恰恰是最不安穩的。

可是,普通老百姓又沒有能力去更好的投資或管理財富,社會上金融機構又不可靠。於是,把錢存進銀行成了普通老百姓最無奈的選擇。至於劃不划算,那是因人而異的,根據你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同而定義的。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我的頭條號專欄開通了,有關於投資理財的最新音頻和文章,幫助您提高理財技能,歡迎關注。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如果說,你短期內,對於資金的流動性並沒有要求,那麼這個利率無疑是非常划算的。

5.2%的在市場上的水平

目前國有五大行,即使是大額存單,五年期的利率都不超過4%(基本都是3.85%),地方銀行裡,雖然有過5%的,甚至高達5.5%的,但是是少數,而且很多都僅限在櫃面辦理,網上辦理的利率則遠低於櫃面,你比如下圖的四川天府銀行的安心存單,利率可以達到5.35%,但是要求必須在櫃面辦理,如果你在網上自主辦理,5年期的利率僅有4.25%,所以很多地方的高利率,我們並不一定可以享受的到,因此在定期存款界裡,5.2%已經算是一個高位了。

即使不和同等條件的定期存款對比,我們參考其他低風險的投資品種,國債直接排除(五年期只有4.27%),貨幣基金今年以來慘不忍睹,一路下跌,現在超過4%的屈指可數,結構性存款及理財產品雖然有超過5%的,但是超過5.2%的也不多,而且理財及結構性存款的收益並非剛性兌付的,這個收益率只是預測的,有可能實際未達到預期值。因此如果有5.2%利率的定期存款,是一款不錯的投資選擇。

缺點

五年期的定期唯一的一點不好,就是期限太長,不確定的因素太多,如果在5年內你資金需要啟用,則必須按照活期計息(有靠檔計息的除外),當然靠檔計息也不可能是按照5.2%來計息,只會按照最靠近的期限來給定利率。

故而,如果對於未來五年內的資金使用概率不明確,建議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更好(期限短,大部分在一年以內),並且收益率部分可達到5%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