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遂宁:为乡村振兴铺就“四好农村路”

遂宁:为乡村振兴铺就“四好农村路”

航拍占地数千亩的船山茶天下现代观光农业基地

遂宁:为乡村振兴铺就“四好农村路”

安居“四好农村路”

遂宁:为乡村振兴铺就“四好农村路”

农环线内小环线

一路畅 百业兴

遂宁:为乡村振兴铺就“四好农村路”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让我们村这两边彻底蜕变了。群众出行便利、乡村风貌改变,村庄还吸引了大批现代、传统农业产业项目进驻。”站在村社道路上,安居区横山镇观音堂村返乡致富带头人张勇说,在他带头创业的香桂种植、小龙虾养殖两个项目中,小龙虾养殖项目已实现效益了。

“四好农村路”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张勇带头创业致富的事例正是我市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助推脱贫致富、农业经济发展的缩影。

一路畅,百业兴。在习近平总书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要求下,遂宁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门,面上以全域创建“四好农村路”为引领,进一步健全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机制,点上,以农环线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辐射带动功能,为美丽乡村示范路提供遂宁方案,当好助力乡村振兴先行,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繁荣美丽和谐遂宁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支撑和保障。

当下,正值我市各地方乡村旅游旺季,也是我市农村公路综合能力接受检验的时刻。站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起点上,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农村公路,用镜头记录下遂宁农村公路的变化,看到在建设、养护、运营等管理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遂宁特色发展模式的“四好农村路”正在形成。

一条路,给贫困村带去人气、财气

“四好农村路”建设 活了乡村、富了百姓

2017年10月,安居区被命名为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

近日,在安居区交运局工程股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安居区农村公路遂乐路、安白路、安三路等路上,感受安居区“四好农村路”建设成就:农村公路在农作物的映衬下田园风光十足,公路上,正在劳作的公路管养人员、保洁人员令人心生敬畏,再看看新村和农业基地,农民用勤劳在致富增收的康庄大道上稳步前进。

在安居区横山镇打鼓村,伴随着农耕器械运转的阵阵轰鸣声,一犁犁新鲜泥土来了个底朝天,村民驾驶旋耕机在田里来回穿梭,翻完这一亩地,一人可以挣到100多元劳务费。

“稻谷,是进驻我们村的传统农业产业,每到农忙时节,村里就缺人手,看准这一市场需求,我买了旋耕机。”忙着翻土的村民祁师傅说,2016年他参加了农机培训,加入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农忙时节四处帮人耕田,“村里的道路硬化了、通畅了、加宽了,产业也来入驻,农用设备直接开到田里,农耕效率很高。”

“如今,村社道路的外联内通彻底打通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黄金通道’,目前,村上正谋划莲藕产业。”打鼓村书记祁华荣告诉记者,打鼓村同观音堂村相邻,两村均没有了断头路,实现了村村相连、相互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出行便利了的同时,吸引了大批现代、传统农业产业项目、物流快递进驻和外出打工人士返乡创业;通过土地流转,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的产业园里就业,同时,还赚得一份土地流转的租金。2017年,打鼓村、观音堂村顺利摘掉了贫困帽,村庄闭塞、贫穷、落后的面貌得到彻底改变。

加快交通扶贫设施建设、补齐农村公路发展短板,是我市民生实事的一项重点工作,畅通农村公路毛细血管网,发挥惠民利民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就是农村贫困人口的致富路。2017年,全市2012个行政村已全面提前完成通村硬化路的建设目标,贫困村农村交通实现了飞跃发展。观音堂村、打鼓村就是其缩影。

我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已走在全省前列,记者获悉,我市将力争2020年全域建成“四好农村路”示范。今年一季度,市政府办公室已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通知,各市、县区交运部门以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引领,形成了“党政主导、交通牵头、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而为确保农村公路工程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遂宁市农村公路路网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及农村公路招投标指导意见、农网项目变更管理、农网项目计量支付流程、督查督办等办法、文件已相继印发,全市“四好农村路”全域建设得到全面推进。

一条路,铺就我市农业经济大通道

交通融合发展 唤醒农村公路新商机

以农环线为大平台、大载体串联各县区现代农业园区,打造外联内通大环线、小环线,畅通农村公路毛细血管,打通区域发展经济大通道,最终实现全市323个贫困村村村入园,8.6万户贫困户户户入社,为农村带去人气、财气,这是农环线建设的目标之一。

“这桥修好后会便捷很多,我种的蔬菜瓜果也不再受颠簸之苦,也不用多跑路了。”在我市“农环线”上,马家渡渡改桥及其连接线即将通车,射洪县青堤乡的菜农王胜义很高兴。

王胜义口中的马家渡渡改桥及其连接线,位于射洪县沱牌镇,他讲述道,“如果不坐渡船,两岸居民需要绕行至射洪县城才能到达河对面,要多走20公里路。而今,不仅节约了时间,还保障了出行安全。”

“这一处工程是‘农环线’上连接射洪和蓬溪农业产业经济的通道。”据射洪县交运局工程股相关负责人介绍,马家渡渡改桥及其连接线沿线两岸已发展有6000亩可士可柑桔、4000亩红星花生、3000亩白芷中药材、2000亩特色蔬菜、1000亩梨园、2000亩薄壳核桃等特色产业,它的建成通车,不仅能让射洪县沱牌镇、青堤乡的5万余群众受益,还将有力推动射洪县沱牌镇、青堤乡两岸及相邻的蓬溪县天福、红江等区域农业产业、农业观光旅游发展。

农环线有着怎样的作用?蓬溪县天福万象国际现代农业博览园是农环线上蓬溪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产业园之一,记者来到此处一探究竟。该园相关人员介绍,农环线对接高速路口,园区内高端有机蔬菜有了更宽阔的销售区域,也让其他地方的游客来园观赏花海更便捷。去年,郁金香花海、进口向日葵开园,吸引周边上万名游客,博览园收益甚好。

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该博览园内所雇佣的工人均是周边的村民,而园区外附近不少农家还开办起了农家乐,博览园的进驻不仅帮助了村民就业,还带动了村民创业。

“天福万象国际现代农业博览园是‘农环线’上产业发展的缩影。”据蓬溪县交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农环线蓬溪段总里程75.6公里,占全市规划里程数一半以上,规划范围为283.55平方公里,串联天福红江农业产业园、大石核桃产业园、仁隆仙桃产业园、荷叶农业产业园4个农业产业园区,让三凤、任隆、高升等15余个乡镇受益。

那么,这条农业大环线建设进展如何?据了解,我市“农环线”全长173公里,贯穿5个县区,其中新改建101.7公里,利用段71.6公里,估算总投资11.3亿元。截至目前,“农环线”建成通车里程144.6公里,占总里程173公里的83.6%。

以“交通+产业+新村+旅游+扶贫”五位一体理念建设打造农环线,让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实现相得益彰,农环线是我市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又一实践探索。路随景出、景由路生、景路相融,为美丽乡村示范路提供遂宁方向,这是农环线的又一目标。

目前,农环线安居至船山段试点示范段结合沿线农业产业、贫困村分布、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农环线”零公里标记、对县乡村社边界、园区指示标牌、停车区、服务区、休憩区、农产品展示展销区、观景台、摄影点、独特波形防护栏等建设正在稳步施工,这一处集交通、产业、扶贫、新村、旅游、农产品展示展销为一体的公路已初现成效。

观察

管、养、运同步协调发展,是“四好农村路”根基

推动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农环线的建设、打造是创新之举,但管、养、运的同步协调发展,才是“四好农村路”的根基。

健全体制,维护管理才有保障。据了解,我市推进农村公路转型发展,以养护能力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管养水平,各县区交运行政执法及管理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三级路产路权保护体系基本完备,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率100%;市县(区)质量监督基本形成,全市有县级养护机构5家,乡(镇)交通管理站105个,村民养护队伍同步组建;各县区均建立养护考核体系,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农村公路列养率100%,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保持全省前列。

4月16日至17日,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养护处副处长程京带领第四督导组对我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内、外业工作进行综合督导。督导组对我市养护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我市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全面增强,内业资料收集规范,养护工作成效显著,对我市自筹资金购买路况检测车、自筹资金建设服务区及厕所的工作理念、思路和举措予以高度赞扬。

交通运输便民。打个电话预约,便民小客运便会开进小山沟。走访船山区河沙镇梓桐村,村民们告诉记者,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客车去赶场。原来,前段时间,船山区发展“响应式服务”农村客运,农村便民小客车开进小山沟,给他们带去了福音。

“为惠及更多群众,鼓励小型客车入村,实行响应式 服务,固定班线以外的村民要外出,可包车或电话约车,相当于农村引入的士、网约车。”坚持改革创新、因地制宜,2017年以来,我市积极探索农村客货运输和物流发展新模式,农村客货运输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市乡镇通客车比例100%,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比例达到90%以上,城乡交通一体化格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记者获悉,为研究解决全市农村公路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近日,市公路局正对全市农村公路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将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为补齐我市农村公路短板发展难题、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乡村振兴提供决策依据。

在幸福路上越走越好

——记“四好农村路”上的那些人和事

【读成效】

5年来,我市投入35.88亿元,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3886公里,每年均超额完成既定目标,目前,全市农村公路里程达到8273公里,乡镇和建制村通畅率均达到100%,建成安保工程1356公里,实现县乡道临水临崖高差3米以上危险路段路侧护栏全覆盖。

2017年,安居区成功创建四川省第一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现船山区被确定为省级“四好农村路”重点培育县已接受省级初验,我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走在了全省前列,全市全域掀起了“四好农村路”建设高潮。

这一个个数字和成效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交通获得感、幸福感,特别是在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上,农村公路整合了交通运输、农业、供销、商务、邮政等资源、完善了农村物流网络,乡村振兴发展如火如荼进行。

今年,我市要实现90个贫困村摘帽、2.5万贫困人口脱贫,遂宁交通建设扶贫2018年度实施方案已印发,将确保2018年计划退出贫困村通村硬化路达标率100%;确保建成农环线综合驿站3个、简易驿站20个、标识标牌100个;确保实现农村路网项目100个以上开工建设,建成乡镇联网公路110公里、村道联网路100公里;力争创建1个“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

【听心声】

采访中,记者所到之处发现,不论在新村、产业园区,还是在农业基地、运输场站,广大农民都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致富增收的康庄大道上奋勇前进;不论是农村基层干部、村民脱贫致富代表,还是返乡创业人员,都在新村建设、产业扶贫建设、乡村振兴建设中施展拳脚……一条条农村公路,交织出奋斗交响曲。

遂宁:为乡村振兴铺就“四好农村路”

“马路卫士”何玉华

◀摄于桂会路

农村公路管养人员何玉华的工作地点是桂会路,她的主要职责除了给道路清扫保洁外,就是向附近村社村民宣传爱护农村公路,让村民共同参与到农村公路养护中来,把农村公路管好。她告诉记者,一条条农村公路是连接广大农民朋友共同发展的“感情线”。

遂宁:为乡村振兴铺就“四好农村路”

“创业带头人”张勇

◀摄于观音堂村委会

村主任蒋勇所在的村,2016年前后,村里通了硬化路、与邻村实现了互通互联,依托村社道路建设和生态优势,他带头创业干起了种植香桂和养殖小龙虾的传统农业项目,带领村民一道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遂宁:为乡村振兴铺就“四好农村路”

“新村店主”李坤华

◀摄于梓桐人家

搬进易地扶贫搬迁点梓桐人家11—6栋后,李坤华利用自家的房子开了家副食店,卖副食品和生活日用品,当起了“店主”。

不仅如此,已65岁的她还计划学网购,帮乡亲们从网上买货、卖农产品,这不仅将方便乡亲,也将为自己增加一条致富渠道。

本版图/文 何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