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史上最成功的“出版人”,没有他,世上将没有《道德经》

史上最成功的“出版人”,没有他,世上将没有《道德经》

老子,开创了中国的道家,成为了道教的始祖;而他的《道德经》不但几千年来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华大地,而且也是世界哲学史中的圭臬,其全球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居世界第二,像德国这样的哲学大国基本是每户一册。

史上最成功的“出版人”,没有他,世上将没有《道德经》

然而,如果没有他,老子将隐埋于历史的荒草丛中,寂寂无名,而《道德经》则根本就不会诞生。

他是谁?从司马迁开始,人们称呼他的大名为“尹喜”。尹喜的姓名其实很模糊,也有人说他叫“关尹子”。现在一般采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的叫法—“尹喜”。而最早记录老子与尹喜事迹的书是《列子》,在《列子·仲尼篇》中这样写道:关尹喜曰:……。有人据此提出质疑,关尹是守关官职名,“喜”是指高兴的意思,见到老子来了,关尹高兴地说……。按此说法,关尹到底姓甚名谁?书中没交代,不知道。

我们不必纠结于此,姓名只是个代号,只要这个人和他做的事是实际存在的就行了,我们就按照约定俗成的叫法吧,称呼他为“尹喜”。

史上最成功的“出版人”,没有他,世上将没有《道德经》

文始真人尹喜

尹喜是周康王时的朝廷大夫,当时朝廷已礼崩乐坏,王子朝兄弟争位,杀来杀去,尹喜不愿卷入派系纷争,于是请辞调任远离朝廷的函谷关。即使在函谷关,已经看破红尘、内心向道的尹喜也不愿一直呆在衙门,而是经常前往终南山,在山上结草为楼,仰天察地,静心修炼,体悟大道。这个草楼就是今天的楼观台,是道教楼观派的祖庭。

一日,尹喜仰观天象时,发现东方一片紫气祥云,像龙一样滚滚而来,大惊,心想:如此祥瑞,必有圣人从此路过。于是每日在关上守着,留意过往行人。

史上最成功的“出版人”,没有他,世上将没有《道德经》

紫气东来

几日后,果见一鹤发老翁,道骨仙风,骑一头大青牛,神态自若,悠哉悠哉来到关前。已经对道有所体悟的尹喜自然感受到,眼前的老人就是驾着紫气而来的圣人。于是赶紧下关,拜伏于圣人面前,务必请圣人入关休息,留住几日,为自己讲授大道之理。

这里有个疑问,按说尹喜应该认识老子,因为同朝为官,一个是朝廷大夫,一个是守藏室之官,焉有不识之理?但至今没见过哪个资料讨论过这个问题。

不管之前是否认识吧,反正尹喜认定了眼前的老子便是天下的圣人。在老子授业解惑后,仍然不肯轻易放老子离去,一定请圣人留下墨宝。老子是道家始祖,道家的最高法则便是道法自然,也就是凡事要顺应自然。既然一定要我写,那就写吧,这一动笔,了不得了,震铄古今中外的五千言《道德经》从此问世。

史上最成功的“出版人”,没有他,世上将没有《道德经》

尹喜,这个封建王朝的一个普通官吏,本来很难青史留名,这一下乘着《道德经》的东来紫气,一跃成为道教大名鼎鼎的人物,也在各种史学资料中频频出现,只要写到老子的地方基本都会带到尹喜,老子和尹喜在史书中可谓如影随形。

作业完成了,老子便起身告辞,尹喜恭送圣人出关,眼巴巴地问何时能再得见老师尊驾?老子说三年后,可在成都青羊肆相见,这就是现在成都青羊宫的由来。

史上最成功的“出版人”,没有他,世上将没有《道德经》

此次的相会之后,尹喜正式成为了老子的弟子,道教奉尹喜为文始真人,《封神演义》里称其为“玄都大法师”。得到老子教诲后,尹喜的道行大有长进,《庄子·天下篇》里称赞其为“古之博大真人也。”

后代的道教徒把尹喜的思想和著作整理编撰为《文始真经》,到南北朝时,以《文始真经》为经典,尊尹喜为祖师,诞生了道教的一个支派——楼观派。

史上最成功的“出版人”,没有他,世上将没有《道德经》

终南山楼观台的说经台

要问史上最成功的“出版人”是谁?非尹喜莫属!不但出版了世界上最畅销的哲学书、宗教经典,而且也成就了自己,成为了畅销书作者的学生,与作者一起被供上了中国道教的神坛。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