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西交大團隊研發3D打印人工頸椎 可重建患者頸椎運動功能

西交大團隊研發3D打印人工頸椎 可重建患者頸椎運動功能

5月25日,西安交大舉行科研成果新聞發佈會。

西交大團隊研發3D打印人工頸椎 可重建患者頸椎運動功能

劉博宇向媒體記者介紹相關科研設備。

西部網訊(記者 彭芬) 在5月22日舉行的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西安交大首次獲得陝西省基礎研究最高級別獎勵——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並獲得一等獎6項、二等獎15項,獲獎總數及一等獎數量均居全省第一。

今天(5月25日),西安交大召開新聞發佈會,獲得一等獎的“3D打印技術重建脊柱脊髓功能的臨床應用與相關研究”和“微納尺度典型金屬材料的力學特性及其內在機理”兩個項目的研究團隊介紹了項目的基本情況。

3D打印人工頸椎 重建頸椎運動功能

“3D打印技術重建脊柱脊髓功能的臨床應用與相關研究”項目結合金屬3D打印技術,開發出個性化穹窿頂鈦籠式人工頸椎,在國際上創新性提出了椎體次全切術後可動人工椎體—椎間盤複合體植入、重建椎體運動單位功能的理念,研製出可動人工頸椎假體和人工寰齒關節。

據項目團隊成員蔡璇介紹,該項目在國際上創新性地提出了椎體次全切術後可動人工椎體—椎間盤複合體植入、重建椎體運動單位功能的理念,結合金屬3D打印技術研發出一種既能保留頸椎穩定性且重建椎間運動的非融合假體。從而為解決頸椎次全切、減壓融合術後活動度喪失這一世界性難題提供新思路。

該項目設計了與寰齒關節功能相仿的人工關節,在寰樞椎減壓手術的同時,進行人工關節置換,保留寰樞關節的旋轉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我們開展了世界首例可動人工寰樞關節置換術,術後患者疼痛症狀緩解,神經功能恢復,頸椎活動度可。”蔡璇說。

蔡璇介紹,該項目研究成果目前已在西京醫院、唐都醫院、西安紅會醫院、交大一附院、甘肅省中醫醫院等十餘家三級甲等醫院中得到推廣應用,並獲得一致好評。

系統構建“微納尺度材料結構與性能”理論體系

“微納尺度典型金屬材料的力學特性及其內在機理”項目屬於材料科學基礎領域。在研究團隊成員劉博宇介紹,目前還沒有成熟的理論體系來描述微納尺度材料的力學特性及內在機理,對高性能長壽命器件的設計需求期望微納尺度材料結構與性能的理論知識體系儘快得以系統建立。

基於該課題,項目組成員一方面系統研究了典型金屬材料在微納尺度下的力學特性及其潛在的物理機理,另一方根據其塑性變形機理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強韌化策略。所開發的技術也在涉及國計民生的領域得到應用,並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