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好看的皮囊靠整容,有趣的靈魂靠什麼?

好看的皮囊靠整容,有趣的靈魂靠什麼?


這麼多年一直有個痛點戳著我,起初我一直逃避著。

現在我不僅學會了面對,還成了一個“死臉”。

就是我這個人吧,是真的沒文化。

新垣結衣的“垣”字到底念啥?

不知道。

Dog,到底念“多哥”,還是“倒戈”?

不知道。

每當別人對於我的“無知”露出鄙夷的目光,或者對我嘲諷全開——“你到底有沒有文化?”

這種時候當然要比他們更有氣勢地噴回去:“怎麼樣!!!不爽嗎???”

當別人無奈地對我說:“你就是個花瓶。”

這種時候就要比他們更加無奈地聳聳肩:“沒錯,我除了美貌,一無是處。”

好看的皮囊靠整容,有趣的靈魂靠什麼?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微博上居然流行起了一句話——“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每一個給這句話點贊送上熱門的旁友,你們是認真的嗎?說好“一切看顏”呢?

算了,無所謂。

反正我對於理想型的要求,也很嚴格。

好看!還要有趣!最好讓我一分鐘能捧腹三次的那種!

我就是個雙標狗,嚴於律人,寬於律己。

好看的皮囊靠整容,有趣的靈魂靠什麼?

有一款“用有趣靈魂撿小哥哥”專用APP,它會在我荷爾蒙爆發的時候提醒我:

“您的小哥哥喜歡伍迪艾倫,您的小哥哥愛聽AC/DC,您的小哥哥偶像是楊迪,您的小哥哥理想型為湯唯。您的小哥哥擁有一個有趣的靈魂,請您學會投其所好。”

(只是還沒有科技公司開發這款產品,嘆氣。)

好看的皮囊靠整容,有趣的靈魂靠什麼?

現在這年頭,混在網上,總是有一些人說自己同時擁有著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靈魂,雖然我不知道他們在屏幕背後到底是清爽的帥歐巴還是油膩的中年大叔。

我水逆期間反而人品大爆發,還真的讓我撿到了一位真·有趣的靈魂,顏值也在線。

並且我們在微博私信成功互換了微信號,儘管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彼此都是對方好友列表裡最沒啥存在感的人。

在一個夜深人靜輾轉一百遍都睡不著的夜晚,他發了一條朋友圈,我隨手評論後沒想到他居然私聊我了:“原來你也看了魯迅的《小雜感》”。

WTF?我沒有看呀!!!

可是和男神聊天的機會怎麼能錯過?!!

好看的皮囊靠整容,有趣的靈魂靠什麼?

我一邊馬不停蹄地百度,一邊硬著頭皮和他一來一往地聊著,我們聊完小說聊音樂,聊完音樂聊攝影,聊完攝影聊電影……

瀏覽器讓我開了30多個搜索界面,臨近崩潰。

最後男神說最近有部電影還不錯,不過一直找不到人陪他一起看。

這是約我?那我就假裝矜持、半推半就答應了吧。

可是我對這部電影完全不感興趣。

導演是誰?哪國人?劇情講的什麼?誰主演?

我是誰?我在哪?現在開始百度還來得及嗎?

好看的皮囊靠整容,有趣的靈魂靠什麼?

其實這樣假裝自己擁有超有趣的靈魂,彷彿比跑一趟馬拉松還要累。

擔心自己會隨時露怯,萬一接不到對方的梗怎麼辦?

對方感興趣的事兒,我如果不知道不了解,是不是會顯得我特別無趣?

把在微博上新詞兒拼命往自己身上套——斜槓青年、酒後表演藝術家……

在自己不擅長的話題裡,想盡辦法武裝自己,裝作自己真的很懂;

逛自己並不感興趣的美術館,只是為了拍照打卡發朋友圈;

看自己也沒有很中意的電影,也只是為了和別人尋求共同話題;

……

這樣就是真的有趣了嗎?

好看的皮囊靠整容,有趣的靈魂靠什麼?

我身邊有不少男孩,在學生時代瘋狂迷戀《古惑仔》。

“叱吒風雲我任意闖萬眾仰望……”張口就來;

“銅鑼灣只有一個浩南,就是我陳浩南。”經典臺詞整天掛在嘴邊;

陳浩南的語氣、山雞哥的架勢,走路鼻孔朝天,手插褲袋的姿勢模仿得一套一套;

甚至還會為了誰最有資格成為班上的“扛把子”而大打出手。

而在大打之後“努力”成為了“陳浩南”的男孩,在同學聚會上聊起自己那一段“古惑仔時光”,也和大家一起放肆地嘲笑自己當時大概是個愣頭青。

好看的皮囊靠整容,有趣的靈魂靠什麼?

現在,我們努力地把自己活成了電影評論家、朋克男孩、潮流少女……給自己尋找一種身份屬性,不過是為了活成自認為最好的樣子,能夠獲得某個群體的認同。

“你看我和你們是同類哦。”

“我們一起來玩吧。”

人生在世啊,每個人都有很多機會活成不同的樣子。

我們給自己貼上一層層標籤,營造自己在社交網絡裡的完美人設,或許是為了自己那一點無法啟齒的虛榮心,或許是希望引起別人的關注。

我們硬著頭皮看了自己不喜歡的哲學、沉悶的文藝片、理不清人物關係的美劇,明明喜歡安安靜靜的氛圍,卻整天泡在live house……

費盡心思,終於“活成”了“這樣”啊。

可是,這個樣子的自己,終究不是自己。

好看的皮囊靠整容,有趣的靈魂靠什麼?

更多時候,你是否也和我一樣,與其看一部沉悶的紀錄片,更想癱在沙發上看一期不帶腦子思考也能哈哈大笑的綜藝。

在我的內心,努力的去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一點都不酷。

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搖滾電音;

不是所有人都能侃侃而談“科技改變生活”;

也不是所有人都要成為美食博主、時尚博主、旅遊博主。

好看的皮囊靠整容,有趣的靈魂靠什麼?

我們為了擁有“有趣的靈魂”所做的種種努力與偽裝,無非是想讓自己過得更加舒服。

但,最舒服的事情,其實就是自知之後做自己。

就算我不喜歡哲學、不聽音樂會、不逛博物館,哪怕我是一個愛打王者、吃雞的靈魂戰友,喜歡泡在B站補番的“宅圈大佬”,也一定會有屬於自己“超級有趣”的一面。

人活一輩子,難道圖的不就是那一點“keep real”嗎?

好看的皮囊靠整容,有趣的靈魂靠什麼?

誒誒誒?

等等哈,先不說了。

明天就要和男神約電影了,可我還沒有把那位導演的百度百科看完。

我要趕緊去抱佛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