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联合高速运输船的性能如何?

Nelson5193


“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美国发展高速运兵船,竟然来自民用船,一要就是16艘,你想得到吗?1500多吨的排水理,以时速64公里/小时,可以行驶2037公里,或350名士兵,或700吨物资,可以快速装卸M1A1/A2主战坦克、“斯特赖克”装甲车,可以起降一架直升机,可以放飞无人机,深得美军喜爱。

来自“快猫”。美国所谓“先锋”级联合高速军舰,来自澳大利亚的“快猫”运输船,于中国也有的,现在两艘,“海峡”号和“丽娜”号,用于海峡两岸运输之用,现在我们也开始了发展这种民用品,有图为证。快是王道,军队求速度,民间也是,减缓了旅途之劳。如果用着好,适当发展一点没什么不可以,且看美军的实验。

能力不低。12艘JHSV,10小时内可输送一个全装步兵旅于750公里之外,这在以前,C-17也要250架次才能办得到,应该说本领并不低。美国见识了它的能力,仅以此船的20名士兵即可在35分钟之内装载26辆车辆,以55.56公里/小时的速度航行了2400千米,用了40个小时,再用13分钟把25辆车卸下,整个过程用时88分钟。当然能力也是可以拓展的,比如需要武装投送,在一定的敌情条件下,可以搭载武装直升机来负责开辟通路,也可搭载无人机去侦察前沿军情,通过投放小艇来排除障碍。如果搭载两栖突击车,对廓清海上敌情,也具备不小威力。

中国可以借鉴。民转军,军转民,其实也非常正常。美国高速舰的发展给我们未来海上输遂提供了有意的借鉴。美军的发展,当年海湾战争,空运战斗人员上岸,因其限制性,经常人员找不到装备,用大型运输舰又苦于没有合适的可以上岸的港口,再考虑到投送的经济性,装备完整的投送能力,以及航速,JHSV的发展,即第一次有了这样的可能。现在我军面对着战略转型的重任,借鉴外军,不无益处。要在民用船只的高速发展,也给我军实现海上投送,带来了可能。


魂舞大漠


远征军快速运输( EPF )原名为联合高速船( JHSV ),是一艘浅吃水、全铝制、商用双体船,能够在战区内运送人员和货物,为作战指挥官提供高速海运机动性,具有固有的货物处理能力和灵活性,以实现在作战距离上的位置优势。为弥补低速海运和高速空运之间的差距,出口加工厂通过作业距离运输人员、设备和用品,可进入沿岸卸货点,包括严峻、次要和退化的港口,以支持全球反恐战争/战区安全合作方案、战区内作业/沿岸机动和维持以及海上基地。 联合高速运输船能够快速投射、灵活机动和维持模块化、有针对性的部队,以应对各种军事和民事紧急情况,如非战斗人员撤离行动、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EPF的设计目的是在海况3中以35节的平均速度运输600短吨军用货物1200海里。这些船只能够在浅吃水港口和水道中作业,与滚装/滚装卸料设施连接,并能上/下装载战斗装载的M1主战坦克( M1A2 )。

EPF包括用于直升机操作的飞行甲板和允许车辆快速驶离船舶的卸载坡道。该坡道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常见的严厉码头和码头墙类型。这艘船的浅水吃水深度( 15英尺以下)将进一步加强沿岸作业和港口进出。这使紧急方案基金成为一种极为灵活的资产,可用于支持各种行动,包括机动和维持、在小港口或受损港口的救济行动、灵活的后勤支助或作为快速运输的关键促成因素。EPF有26名文职水手( CIVMARS ),其中312人乘坐航空公司的座位,另有104人固定靠泊。军事海运指挥部(海安指挥部)运作和维持紧急方案框架,这些框架将通过全球部队管理(全球部队管理)分配给战区安全合作、服务独特的特派团、战区内海运和特派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