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50歲開始健身還能練出肌肉嗎?

用戶5731003708


最近,大眼妹身邊總有這樣的人向大眼妹抱怨,“哎呀,你看我這手臂,全是肥肉,一點肌肉都沒有,就算鍛鍊也肯定沒有什麼效果吧”,對於這樣的一群人,大眼妹只想說,你還是治好懶病再來考慮鍛鍊的事吧。

這次,大眼妹想給大家介紹一位看上去三十多歲而實際上已經六十歲了的“瑜伽女神”,和她學一學瑜伽體式,鍛鍊肌肉,延緩衰老,百益無害哦~

↑全弓式,一上來,我就想給大家放一個大招,這個動作叫做全弓式。很多從小學舞蹈的小女孩都會知道,為了強化上身線條、纖細腰肢,老師會經常在放鬆的時候讓大家做這個動作。瑜伽中,和平常我們隨便做的還是有一定區別的。首先,要注意呼吸的調整,維持動作的過程中不要憋氣,長吸長呼,感受腹部的發力。其次,脖頸在後仰的過程中要注意,應先向上延展後再沿著椎骨一節一節地向後拉伸。

↑眼鏡蛇式變式,第二個動作大家可以在上個動作的基礎上完成,將雙腿有控制地輕輕放下,大腿貼墊,雙臂支撐上身,注意手臂踝關節不要有壓迫感,依靠肌肉的力量抬起上身,慢慢地頭頂找向腳尖,一起向最高處延展。記住也是吸氣向上延展,呼氣拉伸腹部哦。

↑手倒立式變式,經常練瑜伽的都知道一個小秘密,那就是成年女性的腹腔很多時候因為飲食、生活習慣、生育等問題,長時間都會處在一種壓迫狀態,特別是進食後,排便前,腹部各器官都會有一定的壓迫感,而倒立這個動作就可以很好地緩解這一現象,使各器官位置得以調整,放鬆腹腔促進血液循環,還有促進排便的作用哦。

在練習時,可以先不做圖中那樣有難度的,從基本的倒立開始,能維持住並堅持練習就是小勝利了!

↑樹式變式,做完倒立,我們再來看一個簡單的體式。瑜伽中,我們稱這個動作叫樹式,顧名思義,就是像一顆大樹一樣,根扎進土地汲取養料,枝幹伸向天空獲得陽光。該動作看似簡單,但要結合起冥想法來練習,想要做好也是要花費一番心思的:閉上眼睛,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樹,有清風微微吹來,腳趾抓地,穩住重心,調整呼吸,長吐氣,一次分多次吸氣,雙手合十,向上打開,即為一個完整的樹式。


健身從來不存在晚不晚的問題,只有遲到和早到的選擇,而瑜伽則是給更多的人提供了一個選擇的機會,無論性別、無論年紀,只要你想,任何時候便都可以開始,任何時候就都可以前進。


練瑜伽


沒問題的,我今年56歲,兩年前開始接觸健身,大多數這個年齡的人都會想健身應該是年輕人的事,剛開始我也是這麼認為,所以我的健身發展過程是先在家練練俯臥撐,做做單槓,後來又在網上買了一副可調啞鈴和啞鈴凳,就這樣在家練了有半年,效果說來還是不錯的,但畢竟不繫統,動作也是在網上照著一些視頻教材模仿的,很不規範,這使得訓練效果受到了一定影響,後來鼓起勇氣進了專業的健身房,在哪裡有專業的教練,也可以近距離的觀摩別人的動作,器材也更豐富,我現在只要時間允許一週鍛鍊四到五次,基本上腿,胸,背,肩一個循環,在這兒也給50歲以上想健身的提幾點建議:一,健身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想要健身就鼓起勇氣去專業的健身房,二,動作一定要規範,標準,這樣找準每個動作的發力點,這樣才會事半功倍,三,寧輕勿重,千萬別和年輕人去拚重量,健身最怕的就是受傷,四,一定要持之以恆,健身是一件痛並快樂著的事情,前半年最為關鍵,能堅持下來變成習慣就好了,最後祝大家都有個好身體,好身材,想要健身就從新年開始。



年輕不只在心也在於形


回答:會的!我四十八歲,今年2月16走進健身房,以前我也斷斷續續健身,體重忽上忽下從不在意,隨著年齡增長你不得不去重視健康,當時體測體脂和內臟脂肪高,肌肉和骨骼肌比例低……一般我都是有氧和無氧運動結合,再配合合理的飲食,現在,我體脂已經是正常值,內臟脂肪稍微偏高,肌肉比例正常,但是骨骼肌稍微偏低,體重從一開始162斤減到124斤,所以,年齡絕對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你是否能堅持!



浮萍界


50歲以後健身當然可以練出肌肉啦。我有位老哥今年52歲他是練的自己一身的肌肉比我還要厲害。主要是他自己有一些基礎。早些年,他自己也經常在健身,在鍛鍊。他在送水的時候,左手一桶,右手一桶,提著可以走上八樓。他現在還在堅持的練他現在主要是練腹肌,因為他覺得他自己的腹肌不夠好。
這就是我說的那位老哥。他現在還每天都堅持去鍛鍊。


可愛大地鷹王


可以的,但想練自然健身,就不要吃肌酸和蛋白。 我今年49,練健身還差五個月就五十,練了二年多的健身,除了腹肌沒特意去練,沒練出來,背闊肌胸肌大腿四塊肌肉以練出輪廓,而卻堅硬。 只要堅持不懈的練,一個月練十五天道二十天,堅持三個月就見效。當然要知道健身的方法和健身器械的運用,建議最好找個私教,教你一個月熟練掌握健身器械和方法,最後就能自己有計劃的訓練。 在健身房練久了就會認識幾個志同道合的健友,一塊搭伴練,相互交流,增肌減脂會很快見效得。


健身運動與思維運籌


我今年50週歲,斷斷續續保持鍛鍊有五年多了。一週五練。我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訴你到這個歲數了一樣可以進行健身鍛鍊的,只要方法得當也是能增長不少肌肉,讓人看起來特別年輕,而且精力也很充沛。但是和年輕人比我們增長的會慢一些。不過貴在持之以恆。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mr盛G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我是賽普健身導師李吉寬。

答案是肯定的。

50歲開始健身,想要練出肌肉,建議分為兩個階段來完成。第一個階段大概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先要提升我們的體適能。包括我們的心肺功能,肌力,肌耐力,柔韌性,還有我們的體脂率。

如果我們的心肺功能很差,我們可以通過快走,慢跑,游泳等等來提升我們的心肺功能,讓我們在以後抗阻力訓練的時候能使心臟和呼吸系統能夠非常的好的結合起來,為我們的身體輸送營養物質和氧氣。

柔韌性是常常被我們忽略的一個因素。比如我們做體前屈,很多人雙手不能觸地。說明他後側的肌肉如豎脊肌,膕繩肌,臀部和小腿的肌肉都比較緊張,那麼在我們做抗阻力訓練的時候可能也會出現肌肉不平衡,而導致訓練模式不正確以及損傷。所以我們。前期可以先練習泡沫軸的放鬆以及主動拉伸和被動拉伸等,使我們緊張的肌肉得到放鬆,肌肉變得非常有彈性,在訓練中我們動作才能做得更標準。

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只要我們的不斷訓練,即使年齡很大,我們的肌力和肌耐力都會循序漸進的提升,比如剛開始我們做俯臥撐只能做一個。如果經常練習,俯臥撐的數量可以提升到20個30個甚至更多。那麼只是我們的肌肉量就會逐漸的提升。

如果我們比較胖,那麼可以通過以上的訓練,降低體脂肪率。

三個月以後,我們體適能得到一個提升。在進行抗阻力訓練就會得到一個非常好的結果。

前期抗阻力訓練,我們每週做三到四次。包括全身肌肉的訓練。每次的訓練時間大概在一個小時左右。訓練前做好充分的熱身。每次訓練都應該有複合性的動作,這樣參與的肌肉非常多。這樣會發的我們的動作模式和肌肉的配合協調。重量不易太大,一定要保證好充分的離心控制,我們用2-1-4的訓練節奏進行訓練比較適合。2是向心收縮兩秒鐘,1是頂峰收縮一秒鐘,4是離心下放的過程用四秒,這樣對肌肉的刺激是一個新的感覺有助於肌肉的生長。每一組動作做完要休息一分鐘左右,再開始下一組的訓練。練完後要做肌肉的拉伸放鬆。避免肌肉緊張僵硬而失去彈性,慢慢訓練強度加大,後期可以每週練4~5次!

訓練後我們及時的補充優質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訓練期間保證充足的水的攝入,不能缺水。每天大概三到四升水左右。如果出汗較多,應該更多些!除了營養,我們的休息一定要保證好。50歲左右應該保證一個有規律的睡眠。每天能夠有七到八個小時的睡眠。只有睡得好,我們訓練後的恢復才能更好,第二天精神旺盛,下次的訓練注意力更加集中效率才能更高。

更多健身乾貨,請大家關注我們!


賽普健身學院官方賬號


我56歲開始健身,現在斷斷續續鍛鍊七年了,自我感覺長不少肌肉,我還必須每天中午三瓶啤酒,晚上三兩白酒,一直保持。


崔哥自釀五糧原漿


可以哦!我今年六十五歲屬於草根健身,健身房從來沒去過,健身也幾乎沒花錢,蛋白粉都沒吃過,就是普通飲食,增肌的知識我什麼都不懂,就是自己瞎練練感覺效果還不錯,我住在大學裡面,附近有兩個操場每天都有很多人來鍛鍊,其中也有一批人是常年在健身房練的,他們都說我練的好,看出來他們很羨慕我,他們大多數人的肌肉圍度都較大但線條不清晰,有的練了很多年了但幾乎都看不到腹肌。我每天去操場鍛鍊都有人誇我,這個感覺的確很享受。現把我的健身方法告訴有興趣的朋友希望能有用。

我三十多歲時因血壓有點高開始了跑步,量逐步增加到每天十公里,一年不到血壓正常了,後一直堅持到現在。我單一跑步時下肢肌肉還行,別的部位都不怎麼樣。在五十多歲時我創意了《拉力跑》(注:我頭條有文介紹)健身項目,練了幾個月上肢與其他部位才開始有了點肌肉。近兩三年因為我是家族性遺傳的原因血壓又開始升高了,怎麼辦呢?只有增加運動量與控制飲食試試,我又創意了《上半身有氧俯臥撐》(注:我頭條有文介紹),飲食上基本不吃油與糖,每天早上一個蛋與200毫升酸奶主食山芋或南瓜、水果,中餐水煮蔬菜、米飯與少量肉類和水果,晚上吃兩塊自制的發糕(注:我頭條有文介紹)。

我的運動量是:早上三十分鐘《上半身有氧俯臥撐》,十公里慢跑,配速約七分左右,下午《拉力跑》一小時,晚上,30分鐘《上半身有氧俯臥撐》,我慢跑三十多年膝關節越跑越強,我頭條有《怎樣跑步膝關節才能越跑越強》的文,有六十多萬的閱讀量。

《拉力跑》與《上半身有氧俯臥撐》練一個階段雙手臂有麒麟臂的效果,我現在已經初見成效了(附有圖片),我會隔一段時間更新一張比較的效果圖片。學習史泰龍練麒麟臂,發一張史大神的麒麟臂圖片。

《拉力跑》與《上半身有氧俯臥撐》練時都是微喘氣的有氧運動。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與英國的三位科學家,他們發現了“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不斷變化的氧氣供應”,他們開創性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生命中氧氣水平的如何將影響細胞新陳代謝和生理功能。

很顯然下一步將要揭開有氧運動的防病治病抗癌機理,讓更多的民眾投入到有氧運動中去,真正做到全民健身。

我現在降壓藥,已經停了,晨起時低壓約70多,運動後基本維持在70左右,我高壓一直都在正常範圍。

附《拉力跑》視頻,市售的拉力器需要做小的改動,我頭條有改動方法。

《上半身有氧俯臥撐》就是普通俯臥撐改為雙膝跪地其他都一樣,需連續運動三十分鐘以上,運動中稍息時不可站起,這樣才是有氧運動。

長期練習《拉力跑》都可以練成麒麟臂與中空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42650000292dc5dacee7\

跑者博士


我就是50歲開始開始健身鍛鍊的、今年53歲,照片上是我目前的狀態!個人感覺只要是身體正常再加上合理飲食、科學鍛鍊,最重要的是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收穫良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