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山东博物馆有什么国宝?

郭春前


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都是国宝级文物,从日本人手中夺回的甲骨文更是步步惊心堪称传奇。

2011年3月17日,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评选活动揭晓,十件文物在山东博物馆馆藏的20万件文物中脱颖而出,它们分别是:

东平汉墓壁画(汉)、红陶兽形壶(大汶口文化)、甲骨文(商)、颂簋(周)、蛋壳黑陶杯(龙山文化)、鲁国大玉璧(战国)、郑燮双松图轴(清)、亚丑钺(商)、《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竹简(西汉)、九旒冕(明)。

“十大镇馆之宝”个个都是国宝级文物,背后也都有着很多故事,其中从日本人手中夺回的商代甲骨文更是极为传奇。

山东博物馆珍藏有五千余件商代甲骨,数量多,学术价值高,在全国博物馆中名列前茅。根据已故著名甲骨学家、历史学家胡厚宣先生的鉴定,国内的甲骨收藏,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之后,省级博物馆中便要数山东博物馆了。

故事要从1945年日军投降后说起。那一年的9月份,山东胶东行政公署派干部去东北地区巩固地方政权,接收敌产。公署干部高兢生带领十几人到大连远东炼油厂执行任务。发现炼油厂内,一名日籍工程师迟迟不肯随日本侨民撤离,接连几天在厂区徘徊,并十分留意厂区里一个四面焊死的大铁箱。箱内何物?无人知晓。这引起大家的怀疑,就用铁凿撬开铁箱。铁箱一开,人们惊叹不已,原来里面装有73个木制小抽屉,11个布制小盒,嵌装有1219片甲骨。高兢生等人分析,远东炼油厂是海上码头,此箱应是日本人战败欲运走而未及运走者。胶东行政公署各救会会长张修己得知后打电话叮嘱:“务必妥善保管,待机运往胶东。”由于当时大连由苏军管理,环境特殊,解放区干部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将这箱甲骨运到山东栖霞保存。那个神秘的日本人在甲骨被发现后,失去踪影。

1951年胶东文物管理委员会撤销时,把所藏甲骨交给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其中包括这批甲骨。后来省文管会与省博合并,这批甲骨成了省博的珍贵馆藏。 新中国成立后,胡厚宣鉴定这批甲骨时,发现正是抗战时期不知去向的著名金石学者罗振玉所藏甲骨。甲骨经什么人之手,又是什么人将它们藏在日本人工厂的大铁箱里,现在已很难弄清楚。但据日南满铁路档案,日军侵华期间,曾秘密将掠夺的中国文物从东北盗运回国。这批珍贵的甲骨,应是日本人没来得及盗走的遗留。

这批罗振玉的旧藏甲骨中,有四片是特级品和精品。分别是一片“鬼方”(《易经》云:“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据说“鬼方”甲骨全国仅有三片,其中两片在台湾;

(“鬼方”甲骨)


另一片刻有带“金”字旁加一个“马”字,“金”在甲骨中十分罕见,此系《甲骨文合集》中的唯一;


(此片甲骨上有“金”字)

还有一片正反面均有刻字,内有三个字呈“龟”型,在甲骨文资料中也是罕见的;再有一片的正面刻一“虹”字,此字边上的两道弧当是龙身,下端是龙头,作二龙吸水状,古人认为龙出吸水即天晴,故为“虹”字。



(“虹不惟年”卜骨)

此外,提到山东博物馆馆藏甲骨,有个外国人必须提及,他就是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明义士1885年2月23日生于加拿大,原名叫孟席斯·詹姆斯·梅隆。 1910年,明义士接受加拿大教会授予的牧师职务,来到中国传教。他在河南武安、彰德等地调查收集文物,后得知殷墟一带出土甲骨,便大量收购。据传搜集到五万余片,成为收藏甲骨最多的外国人。

1933年,明义士到齐鲁大学教书,他从历年藏品中选出一部分,由安阳运抵济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他离开齐鲁大学并带走许多珍贵文物。来不及带走的文物装箱封存在齐鲁大学。 这批封存于齐鲁大学的文物此后历经风险。1942年,日军占领齐鲁大学,明义士的朋友们将藏品分别存放,其中一箱甲骨藏在学校金库里,其他埋于校园各处。同时绘制两张方位图,正本转交明义士,另一份由外籍传教士安德鲁保存。从后来的书信中可知,藏品被至少存放于五个地方。

与被日军盗掘的历史文物和图书相比,这批文物得以免遭日军劫掠,实为万幸。1952年,将要离开中国的原齐鲁大学英籍校长林仰山向学校交出这份绘制于1942年、标有明义士甲骨埋藏位置的“藏宝图”副本。按照图中指示,发现文物140箱、29457件,其中甲骨8080片(有文字的3668片)。至此,明义士收藏的甲骨经过二次出土,重见天日。这批甲骨虽大多都是小片、碎片和无字甲骨,价值比不了罗振玉旧藏,但能重见天日,也实属万幸。


济南时报


山东博物馆位于济南燕山立交桥东经十东路上,是国内有名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参观者。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博物馆建筑格局宏大,环境也相当不错。每年还有大量的“外宝”展出机会,比如最近展出的“故宫养心殿文物展”就是其中之一。龙袍、三希堂法帖、养心殿家具等,无一不让人流连忘返,等于省去了去故宫参观的劳顿。

山东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当时是国内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至于说到国宝,可以说有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汉代的东平汉墓壁画,《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竹简,郑燮双松图轴……此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的一些陶器等。

下面说说画像石和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山东是汉代画像石出土最多的地区之一。画像石,实际上是地下墓室等建筑构石。虽然是一种祭祀艺术,但是包罗万象,有生前主人的日常生活的刻画,也有当时人们审美情趣的体现,尤其以汉代为最。去过山东博物馆,你就会惊叹山东汉画像之多,之精美。举个例子,沂南地区曾经发现一座北寨汉墓,内里的画像石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另外,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临沂银雀山汉墓同时出土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证明了孙武和孙膑是两个人,解开了历史谜团,震惊了世界。后来竹简经过细心清理保护,都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考古界的最重要发现之一。

山东博物馆除了周一闭馆外,其他时间都是开放的,只要带着身份证就可以免费入馆参观,十分方便。


齐鲁壹点


我们山东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现代化程度高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珍藏有不少国家级的文物,如东平汉墓壁画、颂簋、《孙子兵法》竹简、郑燮双松图轴等都是十分珍贵的。

东平汉墓壁画,发现于2007年,是山东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也是艺术水平最高的壁画,极为罕见,是中国早期绘画作品中的精品之作。东平汉墓壁画的发现也填补了我们山东省对汉代考古的空白。

红陶兽形壶属于大汶口文化,出土于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在新石器时代发现的陶器中是比较罕见的仿生陶器的红陶兽形器,虽然是用来使用的器具,但是造型生动,别致,很有艺术情趣。是5000年前难得的一件艺术珍品,也是山东大汶口文化独特的代表。

甲骨文,1954年收藏于山东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甲骨文的收藏总量在全国同类收藏单位中位居前列,其中“鬼方”卜辞记载了商代的敌方部族,“鎷”是甲骨文中唯一带有“金”字旁的文字,“虹不隹年”则记载了彩虹天象,都是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

颂簋,1954年收藏于山东博物馆,是传世青铜器中的珍品。颂簋器型庄重,铸造精良,是西周晚期典型青铜器。器物内底和器盖有152字对铭,是研究西周社会历史重要的文字资料,尤为重要,金文规整、典雅,是书法艺术的杰出之作。

蛋壳黑陶杯,1960年出土于山东潍坊,整个器具由两部分套合,以轮制而成,器壁非常薄犹如蛋壳,表面乌黑光亮,是龙山文化特征性非常典型的器物,代表了我们中国远古时期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绝无仅有的。

鲁国大玉璧,在1977年出土于曲阜鲁国故城战国墓。玉璧是古时候祭祀天地的礼器,代表着礼制文化的最高境界。这个玉璧是目前发现的战国玉璧中形制最大的一件,玉璧两面都是三层纹饰,内外蟠螭纹,中间谷纹,器形规整,琢磨精良,是我们山东博物馆大厅穹顶玉璧的原型。

郑燮双松图轴,收藏于1954年,这幅画是郑板桥中进士的第一年送给肃翁的作品,图中一远一近的两棵松树意寓品格高洁,树下有几杆修竹,怪石兰草,是郑板桥最擅长画的。画中还有长篇题记,讲述了他们同窗之间的情意。这幅作品书法绘画俱佳,保存是我品相也是非常好的,是郑板桥难得一见的珍品。

亚丑钺,1965年出土于山东青州苏埠屯1号商墓,是商代礼仪中最重要的器具、也是王权的象征,两面刻有铭文表。器型硕大,特别的罕见,是殷商末期青铜钺的典型代表。


《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竹简,1972年同时出土于银雀山汉墓,失传了1700多年。也解开了历史上关于到底有没有孙子和孙膑,有没有他们写的书这一千古之谜,被列入“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又评为“中国20世纪(100年)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九旒冕出土于1971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墓中发现,是我们国家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明初亲王冕冠实物,是研究我国古代服饰及礼制特别珍贵的实物资料。


潍坊那点事儿


我只想说你们眼瞎啊,这是山东情妇馆。


杨摆摆


山东博物馆是一座建院时间早.馆藏文物门类多的综合性现代化省级博物馆。

馆藏比较珍贵的国家级文物有:东平汉墓壁画.《孙子兵法》竹简.颂簋.郑燮双松图轴等。


万里飘雪


山东博物馆最出名的还是“山东博物馆”那5个字……😎


海納百川


我刚刚发了系列的博物馆视频和图片,大家可以关注后看一下。

山东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新馆2010年开放,2011年评选出了十大镇馆之宝,比如孙子兵法竹简,东汉壁画等。

现在养心殿正在巡展,刚新开了鹊华风采,也非常漂亮,另外,我个人觉得最漂亮的还是大厅的厅顶,太漂亮了,给大家些我手机拍的图片看下。











可爸手记


有大润发,超市里啥都有


gb红酒包装


山东博物馆的宝贝!



努力奔跑的兔儿


山东省博物馆几乎无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