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说来说去,草书才是中国书法的灵魂

草书,乃汉字之快写而是也。古今汉字之演变,诸体繁多,亦楷、亦隶、亦篆、亦行、而后草之。草书之类乃有二,亦即章草今草也。章草之书法,乃隶书之演变也。书写之法,亦即省减之笔画,乃快行笔之速度而成草书也。古时章草之行笔乃有限之,其之笔细,吸墨之微,竹筒之书写空间细乍,其章草无连字之笔画,每字均为独立也。章草之右画收笔,雁尾出之,即为章草也。乃东汉之时,前辈大书家张芝灵感而发,即将章草整篇独立为连绵绕带,其之动感活力之升华,乃提按顿挫之运行以空间达之,不作雁尾,其美化之草书空间形态构架之美,亦加速之汉字书写速度也,艺术视觉特性之高,即为今草也。

说来说去,草书才是中国书法的灵魂

有如汉字之数千,其草书笔画繁杂不一而合之也,乃笔画之结体组合,又俯仰开张纵横,体势连绵,上下线条之穿插承接,行笔之起、止、转、合之法度各其不一,此乃系书家不同空间结构之意识表现,乃为书家心灵不同思维情感之变化,其为书家之个性、智慧间与时不同之心里灵动之变故也。书家之心态也,亦与常人同之,亦喜怒忧悲,怨恨无聊也,作之草书,乃有动于心灵也,心灵之表壮仍发于草书之字间也。心情平和者,字稳而不狂,心情枯燥者,行笔之狂而表于醉意,合言之,书家不同心态乃作之草书,其表现草书之意境不一之。

说来说去,草书才是中国书法的灵魂

草书线条的表现力是极强的,是通过情感的催化,而致使线条的无穷变异,而这变化也反映出了作者的情绪变化过程,性急必有所动,线条的律动剧烈、激情澎湃;性缓用笔沉着,线条沉稳而厚朴,这种“缓急”迭出,随情感的自然流动使线条的表现充满了丰富内涵,反映了一种潜在的内化的生命意识,情绪变化也由“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而后“浩浩乎沛然矣”,最后达到“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的境地,也体现出了作者以心传心,由对自然、人生的体悟转化为万物之理,生命之理。

说来说去,草书才是中国书法的灵魂

高境界的书法作品,线条的质感阳光明快,厚朴而简约,形态悠扬而生发自然,有着一种勃勃的生机;反之,浅俗作品的线条,如“死蛇挂树”,一片死寂,即使使转扭动,也是脉乱心弱,或恣意妄行,或变态畸形,理性的法与情感的宣泄出现严重的失调。所以,草书中的线条与情感的关系是线条的律动寄托于情感,并由此合理地精准地体现质感丰富而符合书法审美的外形,再反映出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

说来说去,草书才是中国书法的灵魂

符合书法审美的草书线条形成与笔法、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也引伸出了对线条的一种符合书法审美的规范与界定。

说来说去,草书才是中国书法的灵魂

草书之线条,亦与诸字体线条同之,草书不同之行笔,乃快捷连绵之墨线,省减之笔画而成之。草书之墨线,乃书家自我心灵之表露,语言载体也。情动者而言形之,笔动者而意达也。其者合之“取会风骚之意;阴舒阳惨,本乎天地之心”(孙过庭《书谱》)。人之本性也,乃喜怒哀乐有之;人之天命也,乃爱恨情仇有之;察观之天地宇宙,自然万物,以书法寄情,妙哉也。草书如画,意亦如画也,其言之,唯草书意境之妙也,诸书体不可与草书意境之同也。草书之运笔,线条简约连绵,富有诗情画意之美;意境深远,乃仍激情灵感之交,草书之美也,可与画美之同也。有诗云:草书笔法尽习研,长年累月总开篇。精湛功底源法度,富笔涂来亦自然。线舞龙蛇笔在先,优雅意境字里眠。森严楷体无相比,心灵飞动比画仙。

说来说去,草书才是中国书法的灵魂

草书是中国书法诸体中最为抒情、最具表现力的一种书体。这种书体对技巧的要求、并由此作用下的线形、线性、线质以及相互组合的要求之高是出乎寻常的,草书中随处可见的充满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夸张造形,奇异势态,无不是法的制约下的奇思妙想,幻化出奇妙的空间感,又无不切合性情感发,而这种情理相合的奇妙之作,奇妙之形,无不是书家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体悟的结果,无不是技法完备、法为情用的法的融合、各种法的精准与合理的转换与妙接,法、形、情在此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说来说去,草书才是中国书法的灵魂

说来说去,草书才是中国书法的灵魂

说来说去,草书才是中国书法的灵魂

说来说去,草书才是中国书法的灵魂

说来说去,草书才是中国书法的灵魂

说来说去,草书才是中国书法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