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苹果前员工窃密,小鹏汽车喊冤,揭秘苹果的保密文化

苹果前员工窃密,小鹏汽车喊冤,揭秘苹果的保密文化

导读

一桩盗窃公司机密的案件,一个被逮捕的前苹果员工,让苹果和小鹏汽车这两家原本没有过多交集的公司瞬间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

FBI本周以窃取商业机密罪逮捕并起诉了苹果前雇员张晓浪,从苹果离职后的他入职了一家专注自主汽车技术的初创公司小鹏汽车,小鹏汽车对此回应:此人入职时候并未上报违规情况,小鹏汽车将积极配合此事调查。

文|新浪科技 晓光

7月11日上午,根据美国加州北区法院的文件显示,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本周以窃取商业机密罪逮捕并起诉了苹果前雇员张晓浪(XiaoLang Zhang)。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2015年12月,张晓浪被苹果公司聘用,参与“泰坦”项目开发,这是苹果公司被传闻许久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张所在的团队负责设计和测试电路板来分析传感器数据。

因为职务关系,张晓浪可以获取“广泛的内部安全和机密数据库访问权”,其中包含了他最终涉嫌窃取的自主驾驶项目的商业机密和有关知识产权细节。

2018年4月,因孩子出生,张晓浪从苹果公司请了探亲假,不久之后,他向主管提出离职,跳槽去了一家叫XMotors(小鹏汽车)的初创公司,后者也专注于自主汽车技术。

张晓浪的上级觉得他在会议期间“闪烁其词”,因此生疑,启动了苹果公司新产品安全团队调查,他们调查了张晓浪过去的网络活动,分析他的苹果设备(这些设备在他辞职时被收回)。

结果苹果公司发现,对比他在苹果工作的期间的数据,张晓浪的网络活动“呈指数级增长”,并且“搜索和有针对性地从各种机密数据库中下载大量信息”,他访问了包括原型设计在内的内容——法庭文件认为这些是电力设计需求、低电压需求、电池系统和传动系统悬架安装。

苹果公司查询了视频监控发现,张晓浪于4月28日周六晚上曾到过公司,进入了苹果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软硬件实验室(此时间与数据下载时间一致),并且还带走了一些硬件。

苹果前员工窃密,小鹏汽车喊冤,揭秘苹果的保密文化

张晓浪涉嫌盗窃的一些有关知识产权文件标签

在苹果公司调查中,张晓浪承认,在妻子休产假期间,他从苹果公司获得了在线数据和硬件(据说是一块电路板)。

苹果公司的取证调查小组发现,张晓浪下载了数据并转移到其妻子电脑上,至少有60%的资料是“有问题的”,之后苹果公司将所有证据都转交给了FBI。而FBI在法庭文件中称,这些信息“本质上是技术性的,包括工程原理图、技术参考手册和技术报告。”

要访问像“泰坦”这样的敏感项目,员工必须登录苹果的VPN虚拟专用网,并必须被授予“信息披露”权限,并且这种状态是需要有另一名员工进行双重审核。大约有5000名苹果员工有权限获取苹果自主驾驶的数据,而张晓浪访问数据库的权限可以缩小到约2700名核心员工。

在被苹果聘用时,张晓浪曾签署了一份知识产权协议,并参加了一场强制性的保密培训。6月底,张晓浪接受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询问,他承认自己窃取了这些信息。7月7日,张晓浪试图离开美国时被捕。

由于涉嫌窃取苹果的商业机密,他将面临最高10年的监禁和25万美元的罚款。

小鹏汽车回应:不了解此事,会配合调查

小鹏汽车正式回应:此人入职时候并未上报违规情况,小鹏汽车将积极配合此事调查。

我们关注到7月11日外媒报道苹果前雇员张晓浪因窃取商业机密罪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并被起诉的新闻。

小鹏汽车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始终将合规作为全体员工的基本准则。张晓浪在5月初入职当天签署了知识产权合规文件,没有记录显示他向小鹏汽车上报任何敏感和违规的情况。我们于6月27日获悉美国当地相关部门对张晓浪的调查,并按照规定封存了张晓浪的电脑和办公用品。我们将继续积极配合关于此事的相关调差,并遵循当地相关部门的处理办法。

在此之前,小鹏汽车并不了解此事,也没有以任何形式参与此事。小鹏汽车会保持对事的关注和配合,并努力做相关配合工作。感谢大家的关注和理解。

苹果的“造车”野心

苹果一直以来都有造车野心,近年来,苹果在汽车领域动作频频。

2013年,苹果宣布向汽车领域进军,推出iOS in the Car计划,并在2013年11月成立了一个以CarPlay为名的空壳公司CarPlay Enterprises,帮助苹果完成CarPlay的商标申请事宜。

苹果前员工窃密,小鹏汽车喊冤,揭秘苹果的保密文化

2014年初,苹果正式将iOS in the Car更名为CarPlay车载系统,同时,苹果的合作伙伴梅赛德斯奔驰也在当年的日内瓦车展上展出了搭载CarPlay系统的C-Class车型,直观地展示了用户在驾驶过程中可使用的功能。

苹果前员工窃密,小鹏汽车喊冤,揭秘苹果的保密文化

2014年3月,苹果发布了iOS 7.1正式版,其中一大亮点就是支持链接智能车载系统CarPlay,只要将用户的iPhone连接到启用了CarPlay的汽车,可支持“电话”、“音乐”、“地图”、“信息”和第三方音频应用程序,并可通过Siri,汽车触摸屏进行控制,为CarPlay提供操作系统的支持。

苹果前员工窃密,小鹏汽车喊冤,揭秘苹果的保密文化

从2014年开始,苹果集结了一千多名员工在总部库比蒂诺附近的一个秘密地点进行内部代号为“泰坦Titan”的电动汽车研发工作。但是由于内部矛盾,领导问题等一系列的原因,这项“造车计划”进度一再受到影响,最终因公司战略方向调整,大量员工被裁,而苹果也表示将转而研发自动驾驶相关的软件平台。

苹果前员工窃密,小鹏汽车喊冤,揭秘苹果的保密文化

2015年,业内纷纷传出,苹果正在大量招募拥有丰富经验的机械工程师、生产以及机器人领域工程师,包括从特斯拉、谷歌、FCA、奔驰等公司高薪挖人,组建自己的汽车研发团队,去宝马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在旧金山湾寻找安全测试场地,同时还注册了“apple.car”,“apple.auto”和“apple.cars”等与汽车有关的域名。

2016年10月,苹果宣布放弃造车并低调解散Apple Car汽车团队、主要精力将转为车载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研发的消息,汽车圈内一片唏嘘。

2017年7月20日,据第一财经报道,苹果正在与中国的一家动力电池生产商秘密研发汽车动力电池,证实苹果汽车项目不仅仅是软件,还有硬件。据透露,苹果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动力电池领域进行合作。

苹果前员工窃密,小鹏汽车喊冤,揭秘苹果的保密文化

网络流传苹果电动汽车预测图

苹果的保密文化

苹果公司这次的行动非常严厉,不仅内部调查,还将此事通报了FBI。据说,就在张晓浪涉嫌盗窃机密后不久,苹果公司向员工发出了一份长长的备忘录,警告他们不要向媒体泄露数据。

在这封信中,苹果公司称,在2017年,他们抓获了29名泄密者,其中12人被逮捕和起诉。

此前,苹果公司因其严密的保密文化而著称,有媒体评论说“苹果的一切都是秘密”。尽管近两年iPhone等产品频频遭到提前曝光,但多数是第三方产业链人士所透露,其内部人士遭公司调查并起诉的状况并不太多见,而严重到遭法律部门逮捕的情况则更是少见。

对于苹果公司的保密文化,《财富》杂志网络版曾发表署名亚当·拉津斯基(Adam Lashinsky)的文章,详细介绍了苹果的保密和圈子文化。其中这样描述:

对于新员工而言,即使还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办公,首先就要学会保密。很多员工首先会被安排到所谓的“哑巴职位”(dummy position),具体职责要到正式入职后才会知晓。

“你坐下来,发现人们都在各忙各的。但一半的人都不会告诉你他们在做什么,因为他们从事的是保密项目。”鲍勃·博切斯(Bob Borchers)说,他曾在iPhone发布初期担任苹果产品营销高管。

据了解,参与产品发布的员工都会拿到一本带有水印的手册,这本名为《交通规则》(Rules of the Road)的手册上详细列出了发布之前的各项重要事件。在这本手册中有一段非常明确的法律声明:如果违反手册规定,责任人将被解雇。

针对此事,苹果公司给一些外媒发出了回应:“苹果公司非常重视保密和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我们正在与有关部门合作,并将尽一切可能确保此人和其他相关人员对他们的行为负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