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寫作方法|什麼樣的讀後感,能在考試時拿高分?

讀後感是一種材料作文,是一種引申性作文。

讀後感出現在中考作文中,有它的寫作的特殊性。第一,要短,六七百字便要完篇;第二,要全,引、述、議、聯、結幾步,步步都要走;第三,要快,這是限時的作文,讀材、析材、確立感點、構思表達都要抓緊時間進行;第四,要準,觀點要準確,表達也要準確。

寫作方法|什麼樣的讀後感,能在考試時拿高分?

1、把握五條原則

(1)一個感點一篇讀後感只集中地談一個方面的感想,力爭議論嚴密,周全,不要東扯西拉,橫生枝節。

(2)兩個方面抓感點可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抓住最能夠使自己聯繫實際、進行闡發的感受,一是抓住能夠使自己從道理上獲得真正認識的感受。抓住了此中的任何一個方面,都能做到有感而發。

(3)三步程序第一步,讀材料確立感點;第二步,列出詳細寫作提綱;第三步,修正提綱並抄寫作文。

(4)四層結構即起、承、轉、合,說詳細一點就是:“起”要引,“承”要議,“轉”要聯,“合”要結。此結構是基本結構,使文章表現出一種嚴密順暢的格局,在寫作中,可以對其適當加以變化,組合。

(5)五種類型:①通過“感”,陳說一種認識;②通過“感”,證明一個觀點;③通過“感”,發表一種評議;④通過“感”,表達一種情感;⑤通過“感”,批駁一類現象。一位考生了解了這五種類型,就可以具備考場作文的應變能力;眾多考生了解了這五種類型,就可以使考場作文百花齊放。

要寫好中考“讀後感”,重要的是寫好讀後感的最關鍵處——“聯”這一部分,即寫好聯繫引申、展開議論的這一部分。

寫作方法|什麼樣的讀後感,能在考試時拿高分?

2、這樣一些“聯”的角度

(1)直聯即聯繫材料的本義,就材料的主題談主題,

【例如】《珍惜今天》讀後感,《明日歌》讀後感等等。此類作文的材料含義直露,寫作時要把力量放在準確的闡述和表達之上。

(2)擴聯即從材料的“微言”引申出“大義”,從材料的“片語’鋪展出“章節”。

【例如】有一位同學寫《讀〈少年中國說〉有感》,擬了一個副標題為《說少年中國》,從前人盼望的“少年中國”引發出對今日偉大的祖國的熱情讚頌。

(3)曲聯此類聯繫在於挖掘材料的比喻義、象徵義、隱含義,然後進行聯想,將思維跳躍到論題上。

【例如】讀《東施效顰》,聯繫到“一味模仿學外國”;讀《濫竽充數》聯繫到要有真才實學等。

(4)反聯從相反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展開自己的論述。在考場上,要慎用這種聯繫角度。

另外值得說一句的是,讀後感的語言比一般的議論文要生動活潑一些,寫作時不要忘記突出這一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