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安徽阜阳临泉县白庙镇扶贫车间为残疾贫困户“送活上门”

中国网讯: 走进安徽阜阳市临泉县白庙镇姚集村贫困户村民侯丽家中,便会发现屋子里堆满了包装袋材料,然后侯丽坐在桌子前,将左边的包装袋折叠起来穿上包装绳后放到右边的大箱子里,忙碌了一上午已经装满小半箱。

  原来,侯丽是白庙镇姚集村贫困户,因残疾患病无法到扶贫车间工作。扶贫车间就让在车间工作的村民,每隔一天把原材料送到他家中,让其在家中进行包装袋生产工作。  “我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之前村里建起扶贫车间,我却去不了,车间就送原料上门,我现在两天能完成一箱的包装袋任务,这个活又简单又轻松,一个月约有2000元的收入,总比在家当个废人强。”侯丽高兴的说。在姚集村,还有不少像候丽一样的贫困户,领取原料在家进行包装袋加工。因为工艺并不复杂,家里孩子也都能帮忙。  

白庙镇姚集村在2017年完成相当多的贫困户脱贫任务,2018年脱贫任务进入啃“硬骨头”阶段,剩余基本都属于老弱病残,在信息、技术、资金上都有“短板”,很难找到有效的脱贫手段。于是白庙镇姚集村通过扶贫车间,上挂企业、下联农户,实现二者有效对接。经过简单的技术培训,贫困户既可以在车间里里加工包装袋,按件计酬,也可以领料回家加工,待完成后送回车间,再给予报酬。  

截至目前,白庙镇扶贫车间里每天都有20多人工作,通过扶贫车间,既拓展了留守妇女、老人、残疾人的脱贫渠道,也让他们重新找到了获得感和幸福感。车间还帮助当地企业节约了场地租金和劳动力成本,解决了招工难、用工贵问题。 (潘书培、尹艳军通讯员李艳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