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儀隴:殘疾夫妻攜手走上致富路

立秋時節,田野一片金黃,稻田裡機聲隆隆。8月10日,記者順著蜿蜒的村道公路, 來到儀隴縣復興鎮千丘田村龔自友的家。只見圈舍裡七八頭小豬爭搶著吃食、 旁邊的幾隻大耳山羊帶著幾隻小羊正在附近小土丘上吃草。龔自友、熊傑珍夫婦倆擦拭額頭的汗水,又邁著蹣跚的步履到坐落有序的6個蔬菜大棚去了,豐收的喜悅溢滿臉龐。

遭遇變故 當貧困戶滋味不好受

“早些年,我家裡的日子過得還不錯。”此刻,很難想象,眼前這位高高瘦瘦、精神矍鑠的中年人龔自友,曾在20年前,經歷了生死考驗。

1997年8月是他們噩夢的開始。龔自友、熊傑珍騎著一輛自行車外出打散工途中遭遇車禍。 龔自友右側股骨頸骨折、熊傑珍左側脛腓骨骨折,家庭的兩個主要勞動力住進了醫院。熊傑珍治療了半年才離開醫院;龔自友因前期治療失敗,臥床5年多,不能從事生產,連基本生活自理都不能保障。同時,用光了家裡全部積蓄。

禍不單行,福不雙至。隨後雙親去世,家裡的重擔無情地壓在這個臥床不起的漢子身上。“如果不是孩子還小,真想一死百了。”提及當年的苦楚,龔自友堅毅的雙眼泛起了淚花。

2014年,最初被識別為貧困戶時,龔自友面子上覺得過不去,“想想以前,家裡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現在別人家都好過了,自己家卻窮了,這滋味不好受呀!”

精神不倒 再難的日子都能熬出頭

扶貧先立志。納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後,龔自友家的情況引起了駐村第一書記、幫扶責任人、村委的重視,通過與龔自友、熊傑珍的真心交流,幫助龔自友消除心中的迷茫和困惑,讓他們重新樹立生活的信心和脫貧的意願。

幫助申請產業發展小額信貸、產業發展扶持資金, 解決了發展資金的問題;制訂小家禽養殖的發展計劃,配套發展大棚蔬菜;落實易地搬遷住房保障政策,解決安居問題……一項項具體措施鋪展開來。

“我們夫妻雖然都是殘疾人,但我們的思想不殘疾,我們的雙手不殘疾,只要勤勞加苦幹,脫貧致富夢想一定能實現。脫貧不能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覺,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難的日子都能熬出頭,更何況現在黨和政府的政策這麼好, 定要脫貧致富。”龔自友這樣說。

在找準了途徑後,龔自友為經營管護好產業,主動參與鎮政府舉辦的技術培訓和村裡的農民夜校學習,到村上農家書屋查看有關種養植和經營管理書籍,虛心向駐村農業科技員求教。

2016年9月,龔自友家易地搬遷建設的新居正式完工落成,併入住。新住房位於村公路旁,有生活用房、生產用房。在駐村第一書記段淼和幫扶人儀隴縣中醫醫院高瓏華的幫助和規劃下,又在房屋周圍搭建了禽畜圈舍。 龔自友更加堅定了脫貧致富的信心,實現了“扶貧先扶志”。2017年底,他家小家禽出欄500餘隻、大耳山羊出欄7頭、生豬出欄12頭;搭建小型蔬菜種植大棚6座;種植糧油作物15畝,種植中藥材板藍根3畝。

邁向新途 帶動貧困戶們共同致富

如何實現生態發展、持續發展?幫扶人高瓏華、第一書記段淼、農技員鄭昌明等多次來到龔自友家, 幫助他家建立了半自動化的灌注灌渠,修建了化糞池,把禽畜的糞便進行氧化處理, 直接通過灌注灌渠作為“綠色化肥”灌注到大棚和農田裡。

龔自友的種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後來,龔自友又購買了農用車,忙時運送物資和蔬菜, 熊傑珍在復興鎮做販賣蔬菜的生意,有空閒時跑跑運輸。龔自友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村幹部們都在幫助我,我不僅要自己脫貧,還要幫助和帶動其他村民走上致富路, 一個都不能掉隊。”龔自友這樣說,也這樣做。

龔自友用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後,用熱忱、善良去幫助鄉親。本村貧困戶龔自海、餘碧元、苟光明等家庭,也開始搞起小家禽養殖、蔬菜種植等產業。目前,龔自友已帶動村裡的貧困戶發展蔬菜種植120餘畝,中藥材種植10畝,小家禽養殖3000餘隻,生豬養殖500餘頭,水產養殖16畝。

龔自友、熊傑珍夫妻身殘志堅,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激發內生動力,實現了自身的脫貧致富, 也幫助其他貧困戶圓了致富夢想, 獲得了群眾的讚譽和黨委政府的肯定。復興鎮黨委書記吳疆走村入戶的時候都會到龔自友家裡來坐坐,一方面是幫助他家解決困難,更多的是欽佩這位不向命運低頭的堅強漢子。

隨著採訪的深入,火紅的太陽開始灑滿小院,照在龔自友的笑臉上,雞鴨們在他身邊歡快地奔跑……(記者 李斌 李沙 崔冠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