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银行存款任务和员工绩效工资挂钩,真的是促进存款的最佳方法吗?

财道


只能说银行存款任务与绩效工资挂钩不符合规定,但是合情合理。监管部门肯定不会明确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擅自将存款任务与绩效工资挂钩,也不允许银行将存款任务强加到员工个人头上,这些在如今看来只能是纸上谈兵了,商业银行是企业,是要盈利赚钱的,在激烈的竞争中无不想尽千方百计拉存款,只要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就是好员工、好银行。


第一,银行存款需要全民总动员

存款是一个银行盈利的基础,是立行之本,贷款根基所在,银行存款永远都是欠缺的,只有不停地累积存款,才能扩大放贷规模,才能让银行的利润越来越高。在如今银行林立的惨烈竞争环境之下,银行存款已经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所能完成的任务,所有银行揽储大战中,就看谁有能力能够拉来更多的存款,银行从上到下都是全家总动员,在单位动员完了回家再动员亲朋好友。银行的存款揽储,就像一场永不罢休的拔河比赛,全体员工都上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存款才会越增越多。

第二,按劳分配更有利于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

存款任务与绩效工资挂钩,实际上一种按劳分配的形式,谁拉存款多,就给谁发高薪,哪个员工完不成任务,就会得到相应地惩罚,一般都是扣绩效工资,其实这也是一种马太效应的体现,多劳多得,少劳的不但不得还有扣工资,这一招就像一群奔驰在草原上的赛马,比赛中鞭子就在屁股后面架着,一不留神一鞭子挥上,哪个马儿不怕疼,都是拼命前行的。为了获得更多的薪水,各位银行员工也是不惜玩命拉存款。

第三,银行存款任务的完成成为全方位的考核指标

银行存款与绩效工资挂钩,仅仅是一个小的方面,更多的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年终的评优选拔,优秀营销能手、优秀柜员、优秀客户经理等等,说实话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水平,更多的是看业绩,谁存款完成的好,谁就是优秀员工;再就是提拔重用,也是一样,存款完成的好,拿高薪只是一个侧面,更重要的是关乎个人前途问题,领导肯定要选择存款揽储突出的人优先重用,起到一个存款表率作用,大家看到提干的标准,肯定也要以此为榜样,继续努力。



过去银行少,1984年左右在我们当地只有一家人民银行,不存在什么竞争,就是垄断行业,哪怕在20年前也是只有很少的银行存在,不用拉存款照样客户源源不断,年代不同,客户选择范围有限,利率又都一样;如今利率市场化,产品络绎不绝,银行服务差异大,导致银行都是全员主动出击营销存款,否则只能等死了,为了生计出此计策,合情合理的。


财富公元


真的是最佳的促进存款的方式,银行里面岗位复杂,无论哪一个银行都不会缺少客户经理或者存款经理这样的岗位,他们的岗位就是给银行拉到足够的存款。

从这个角度来看,“拉存款”有些“销售”的意味在里面,实际上,银行是一直这样处理和制作,揽储的客户经理的底薪较低,但是提成比例较大,想要提高自己收入,唯有拉到更多的存款给银行,银行才会派发更多的提成利润。

如果银行不进行这样的拉存款政策,那么就不会关系到某些银行员工的钱袋子,客户经理也不会有着更多的动力去揽储,只有关系到每一个员工的利益,员工才会做出最大的努力来执行。

如今存款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如果银行还不采用存款任务和绩效挂钩的方式,那么银行揽储的存款总额只会越来越少,不断被其他的银行蚕食,所以实行工资和绩效挂钩对银行绝对重要。

甚至银行柜员和大堂经理都会和绩效挂钩,给员工更多的期待和可能,让每一个银行员工都“多劳多得。”,但是很多银行人也经常抱怨银行揽储压力大,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辞职离开。

最佳的方法是工资绩效挂钩,除此之外,银行管理层还会“画大饼”

当做一个银行领导,除了要在管理制度方面要成功,还会给每一个银行员工“画大饼”,然后不断带动银行员工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比如某某银行揽储任务表现地更好,即可有机会升职加薪等等,这也是揽储的一个较好的方法。


财道


这是吃习惯了垄断饭的人、在时代变化面前采取的最省心的懒办法,有点逼良为娼的味道。

国有银行的优势是无与伦比的,只要稍微接点地气、稍微动动脑子,推出好的产品易如反掌,当然银行已经这么做了。

不要以为余额宝是阿里巴巴的,余额宝其实是国家为了逼国有银行“从良”而定制、并且放生的一条大鲶鱼!

如果我的观察不错的话、国家会继续用同样的手段逼保险和股市“从良”,因为这些东西完全应该、并且可以“从良”,只不过需要逼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