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全文仅27000个单词,成书不足120页,《老人与海》何以享誉文坛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1952年出版,不仅使海明威获得了普利策奖,还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60多年过去了,这本书依旧非常受欢迎,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老人与海》每年光在亚马逊和当当这两家书店就能卖出上万册,比很多新书销量都高。

全文仅27000个单词,成书不足120页,《老人与海》何以享誉文坛

书籍封面

提起海明威,很多人都不陌生,《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深入人心。的确,前者使海明威声名鹊起,后者则直接让海明威跻身于美国顶尖作家行列。曾有人这样概括海明威的文学生涯,“二十五岁成名,三十岁已是大师”,之后出版的《丧钟为谁而鸣》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

但在1950年前后,海明威的生活陷入了低谷。常年酗酒、喜欢冒险的习惯让他的身体有了很多伤病,随着年龄增长,叶芝、菲茨杰拉德等好友相继离去,文学创作也陷入停滞期,《伊甸园》修改了十五年才得以出版。负面的评论接踵而来,甚至有人断言海明威已经丧失了写作能力,在这样艰难的时刻,《老人与海》出现了

《老人与海》的故事非常简单。一位老人独立在海上捕鱼,已经84天了,还是一无所获。在第85天钓到了一条很大的旗鱼,缠斗了两天两夜才把他制服,但在回途中遇到了鲨鱼,老人的工具和力气都有限,即便杀了几条鲨鱼,旗鱼还是被其他鲨鱼吃光了。等到最后进港时,旗鱼只剩下一副骨头。同样简单的是这本书的体量,

全文仅27000个单词,成书不足120页,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获得了极大的成就,甚至极大地影响了此后美国文坛的作品风格。

全文仅27000个单词,成书不足120页,《老人与海》何以享誉文坛

1990年电影版《老人与海》剧照

接下来,我们分析下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的写作风格。

1.极简

1926年之前出版的英文小说中,平均每个句子长度是40个单词左右,而且几乎所有作家和文学评论家都认为,能否写出复杂的长句,是衡量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海明威的挚友菲兹杰拉德在1925年出版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作品当年默默无闻,今日已是经典,开头前五段平均每个句子也有37个单词。正是在这样的语言大环境下,海明威的小说处女作《太阳依旧升起》显示出了它的独特性,小说开头五段共有792个单词,分38句,每句仅有20.8个单词。到了《老人与海》,每个句子的平均长度约为14.7个单词。

想让句子变短,就要尽量删减不必要的成分,包括定语、状语、补语和同位语等。举个例子,《太阳依旧升起》正文总共出现了50次smile(笑)这个词,有42次都被海明威用做动词,——“布丽特对着他笑”、“柯恩又笑了”、“她挥挥手,并笑起来”、“他笑了”等等,没有一次跟副词同时出现。不妨以伊迪丝·华顿的《纯真年代》做对比,“笑”的前面有“同情地”、“勉强地”、“欢乐地”等诸多副词。相较之下,海明威这种只保留句子骨干成分的写法显得特别硬朗和简洁,影响了一代美国作家。

全文仅27000个单词,成书不足120页,《老人与海》何以享誉文坛

1990年电影版《老人与海》剧照

为什么海明威会写出这种独特的风格呢?答案是他曾在报社工作过。《堪萨斯市星报》有份记者写作指南,包括:

使用短句、

使用精悍的开篇、

使用有活力的英文、

要积极,不要消极、

不用陈旧的说法、

消灭每个浮夸的字眼、

引语要尽量保留原有的语气。

由此可见,写作没有白费力气之说。

2.二元对立

二元对立同样是《老人与海》中显著的元素之一。在小说的开头,海明威这样形容老人的船帆:“it looked like the flag of permanent defeat”.

之后,他又这样描绘老人的双眼:“they were the same color as the sea and were cheerful and undefeated”.

这两个句子秉持着一贯的极简原则,并且用一对反义词(defeat和undefeated)奠定了全书的基调:船帆就像老人的外表,破旧、一贫如洗,是个失败者;眼睛象征着老人的精神,这是永不言败、不可战胜的。

同样是《老人与海》中广为流传的金句,“但好汉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会被打败。”我们来看看原文:“But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

A man can be destoyed, but not defeated.”defeat和 not defeated又出现了,并将全书思想推至顶峰。

全文仅27000个单词,成书不足120页,《老人与海》何以享誉文坛

1990年电影版《老人与海》剧照

除了反义词之外,二元对立在书中仍时刻存在。最明显的就是老人在海上捕鱼时仿佛化为两个人,一边自言自语,一边默默思考,而这两者完全相反。

老人检查了绑在船桨把手上的小刀,然后说:“要是有块磨石就好啦。我应该带块磨石的。”你应该带的东西多着呢,他想。但你又没有带,老头子。现在没空去想那些你没有的工具。好好想想怎么利用手头的东西。

“你给了我很多忠告,”他说,“我听得烦死了。”

一边是抱怨、阻碍,一边是果断、勇敢。《老人与海》表现出了强烈的乐观主义,二元对立正是其构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全文仅27000个单词,成书不足120页,《老人与海》何以享誉文坛

1990年电影版《老人与海》剧照

3.冰山理论

真相如同冰山,浮现在水面的只是八分之一,余下的八分之七都在海底。而作家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小说的文字呈现这八分之一,同时让读者感受到另外八分之七的存在。这就是海明威独创的“冰山理论”。

《老人与海》同样充分展现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行文简单、朴素,而在这背后隐藏着非常丰富的信息。

比如书中提到老人的眼睛有着海水的颜色,这只是个寻常的外貌描写吗?并不是。蓝色眼睛的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地区,古巴人的眼睛是褐色的,老人又说西班牙语,所以他是来自西班牙的侨民。

旗鱼同样是主角之一。海明威没有明确指出他的种类,却有很多侧面描写,“估计有一千五百磅重”、“从头到尾有十八英尺长”,有相关知识的读者很容易认出这是身长可达四米以上、最终超过一千八百磅的旗鱼科枪鱼属的大西洋蓝枪鱼。

全文仅27000个单词,成书不足120页,《老人与海》何以享誉文坛

1990年电影版《老人与海》剧照

简单描写是浮在水面的八分之一,真实,正是余下的八分之七。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对海上生活、各种各样的鱼类都进行了描写,这恰恰体现出其知识的广博性,更有难度的是描写与旗鱼的缠斗和鲨鱼的搏斗,有着惊人的表现力,仿佛就出现在读者眼前。

如果作家对他要写的故事有足够的了解,他就可以忽略掉一些他知道的事情,然后只要他写得足够真实,读者将会强烈地感受到那些事情的存在,仿佛作家已经把它们写出来。

——海明威谈冰山理论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会被打败。”这不单单是书籍思想,更是海明威的个人写照。他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喜欢拳击、斗牛和狩猎,酷爱冒险、是个不折不扣的硬汉。我们常说文如其人,一代文学大师海明威是真真正正的践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