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中国核电发展与酒钢机会


中国核电发展与酒钢机会

【中国铁合金网讯】11月下旬,第十一届核电前沿高峰论坛暨“一带一路”新建机组大会在酒钢举行,国内外100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与会。聆听25场主题交流演讲,记者从中感受到了中国核电加速发展的脚步,也感知到了核电带来的钢铁机会。

广阔的中国核电空间

在我们充分享受工业化文明成果之时,麻烦也不期而至:生态被破坏,环境被污染。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能源结构问题。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透露,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比重偏高,特别是煤炭消费占比59%,发电量中煤电占比70%,均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左右。

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据称是“史上最严”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在能源领域最核心的防治措施就是要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提高天然气的使用量,大力发展核电、可再生能源。

在改善环境质量方面,与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相比,核电具有明显优势。核电单机容量大,运行稳定,利用小时数高,可以作为电网基荷运行,生产过程对环境基本上是零排放,改善环境的作用十分显著。据测算,每建成40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可替代标煤消耗1亿吨。每100万千瓦的核电站对标煤的替代效应,分别相当于200万千瓦水电、350万千瓦风电、470万千瓦光伏发电。

中国核电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据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旭介绍,1985年,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动工,建造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到了2019年的6月30日,中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47台,装机容量4873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三。

中国核电产业发展迅速,但与世界相比,却差距明显。在上半年的一次中国核能发展论坛会议上,刘宝华介绍:从总量上看,目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仅占全国总发电装机规模的2.3%,核电发电量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2%,远低于10.3%的世界平均水平。刘宝华说:“我国的核电发展仍有很大空间。”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世界第一核能大国是美国,其核电在运机组98台,总装机容量99070万千瓦。第二位是法国,其核电在运机组58台,总装机容量63130万千瓦,核电占全国总发电量70%以上。发展空间很大的中国,目前有11台机组在建,总装机容量1134万千瓦。在经历了2016—2018年三年“零审批”之后,2019年上半年,已有山东荣成、福建漳州和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核准开工。据公开资料,目前,我国各地筹建中的核电站达到25个。

随着核电技术的提升,中国核电“走出去”进展顺利。根据中广核统计,“一带一路”沿线中,有28个国家计划发展核电,已规划机组126台,总装机规模约1.5亿千瓦。中广核集团已与捷克、罗马尼亚、法国等多个欧洲国家签订协议,合作开发核能,并与合作伙伴一起开拓中亚、东南亚的核能市场。中核集团已与阿根廷、英国、巴基斯坦等近20个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2019年6月,完成了在巴基斯坦境内的首个境外“华龙一号”核反应堆外部安全壳穹顶的建造工作。

国家名片“华龙一号”

中国核电能够走向世界,其基础是形成了以华龙一号、CAP1400为代表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核电关键设备和材料国产化率显著提高。

11月21日,在酒钢宾馆,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刚介绍了神秘的“华龙一号”。马刚介绍说,“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是中国核电技术自主创新和研发机制创新的成果;是基于我国工业能力,设备国产化率接近90%,可以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

“华龙一号”除了可靠的安全性,还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发电能力强大,单台机组年发电量为100亿千瓦时。国内多台机组选用了“华龙一号”,2019年新开工建设的漳州、太平岭都是“华龙一号”的用户。在国际上,“华龙一号”已落户巴基斯坦,实现了中国核电史上百万千万级核电站出口的第一单,并与近20个国家达成合作意向。

马刚介绍了“华龙一号”的创新思路,“华龙一号”的主要指标、堆芯参数及各个部位的参数、各个设备部位的设计思路及要求。马刚还特别展示了核岛厂房总体布置、内部构造与组件情况。

“核”谐福地核电小镇

核电建设投资大,技术含量高,产业设计多,对地方经济发展可以带来乘法效应。凡是建有核电站的地方,都把核电小镇或旅游基地作为发展目标,企地共建“核”谐福地。

秦山是我国第一座核电站,坐落在浙江省海盐县文溪坞村。如今的文溪坞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核电小镇,并成为浙江省首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之一。目前,小镇定位为工业旅游小镇,建有核电主题公园,国内最大、公众体验最丰富的核电科技馆,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小镇还是农业观光旅游小镇,建有千亩薰衣草花卉基地等旅游配套项目。小镇还是经济小镇,到2018年,核电小镇入驻企业139家,核电关联产业年产值超过百亿元。

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第二座核电站,也是深圳市知名的旅游景点。核电站建有大亚湾核电基地展厅、海滨大道、材料码头、大亚湾核电站观景平台、岭澳核电站观景平台,是深圳市委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与老电站后行建设不同,正在筹建的三澳核电站规划先行,设计了以核能产业为主导、产城融合的特色小镇。这座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霞关镇三澳村的核电站,规划成了“一厂两区”,一区为核电主厂区,投资1200亿元,一区为绿能小镇,投资400亿元。绿能小镇将充分发挥项目周边优越的山海风光和生态农业资源,建设成为观光镇、生态镇。第一个公建项目小镇客厅已经动工,占地30亩,投资2亿元。

核电发展中的钢铁机会

核电对钢铁的需求,是第十一届核电前沿高峰论坛的重要议题。

“核能材料服役环境,包括有强辐射、高温和高压、高温度梯度、腐蚀环境。核能用钢材必须得适应服役环境。”中核集团的专家讲解了压水堆核电站对钢材的要求:“钢铁材料制造部分的成本占整套核电机组部件成本的83%。所以,核电发展对钢铁行业是一个机会。”

专家介绍,核电常用的关键材料大体可分为碳钢、不锈钢和特殊合金,若进一步细分,则有碳(锰)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锆合金、钛铝合金和镍基合金等,按品种则有铸锻件、板、管、圆钢、焊材等等。围绕着核电机组的不同备件,专家讲解了对钢铁的特殊要求。

“核电发展空间广大,钢铁业要主动去寻求核电发展的机会,在满足核电用钢的需求中去提升钢铁强国的地位。”参加完核电前沿高峰论坛大会,酒钢宏兴股份公司不锈钢分公司总工程师潘吉祥感受强烈。

在这次大会上,潘吉祥以“以一流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助力中国核电产业发展”为题,交流了酒钢核电用不锈钢的研发及产品。据潘吉祥介绍,酒钢的核电用不锈钢已经使用到田湾、秦山、福清、霞浦等多家核电站,并从外围设备进入到核岛中心。特别是“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K2机组,其安全壳地坑过滤器关键不锈钢材料由酒钢提供,地坑过滤器是核电站在一回路发生重大事故时保障核岛安全的重要设备,过滤器在循环工况下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的运行,对核岛安全壳的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酒钢核电用不锈钢已向国内11家核电企业供货,用于核电及核乏燃料设备制作。另外,国内三大动力锅炉制造商,对酒钢不锈钢进行了核级材料供货的现场审核认可。“酒钢核用产品市场份额的增加,主要靠得是过硬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潘吉祥逐项介绍了酒钢的核电用不锈钢产品指标,全部优于核用不锈钢相关标准,交货周期更是从90天缩短至45天,且可以成立专门小组全方位服务。

不锈钢分公司销售科科长李军认真听完了每一场交流,他对记者说,这些交流虽然专业性强,许多听不太明白,但了解核电装备、厂房结构,特别是“华龙一号”的创新之处,比如双层安全壳改为单层,这对今后的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会有很大的帮助。“核能小镇的建设,其中也蕴含了较大的商机。”

谈及不锈钢的核电机会,李军心有不甘地说,酒钢的品种再广泛些就好了。比如,近距离的市场需要管材,需求量还不小,如果让竞争对手进来就太尴尬了。

与会的酒钢宏兴股份公司钢铁研究院不锈钢研究所主任工程师任培东认为,适应我国核电用钢的发展,光有优质的产品还不够,还要适应核电经济性要求,降低钢铁生产成本。

(转自酒钢集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