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红楼梦》六十三回中的每个女孩抽到的签是什么含义?

乡关何处是


一个一个说吧。

宝钗抽到的是牡丹,题“艳冠群芳”,诗“任是无情也动人”。这是分析宝钗的性格,美而无情。当然她不是真的无情,是长期压抑自己的感情。

探春抽到的是杏花,题"瑶池仙品",诗“日边红杏倚云栽”。暗示她将来会有地位方面的升迁。女子如何会提升社会地位?在当时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婚姻。下面的注“得此签者,必得贵婿”,更证实了探春的婚姻命运。

李纨抽到的是老梅,题"霜晓寒姿",诗“竹篱茅舍自甘心”。照应李纨的性格“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而李纨自己也说:“不问你们的废与兴”。在大观园的热闹繁华中,她不理世事;到贾府衰败之后,她也独善其身,不会对任何人施以援手。

湘云抽到的是海棠,题"香梦沉酣",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湘云性格爽朗,但又何尝不是逃避?对不幸福、受冷落、没有人真心疼爱的处境,湘云万般为难,却很少黯然神伤,只在荣国府追求短暂的幸福快乐。“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后主的词用来形容湘云也是很合适的。

麝月抽到了荼靡花,题"韶华胜极",诗“开到荼靡花事了”,暗示麝月将是繁华过后,留在宝玉身边的最后一人。

香菱抽到了并蒂花,题"联春绕瑞",诗“连理枝头花正开”。这个暗示,倒是与续书中夏金桂误害自身、香菱被薛蟠扶正的情节很吻合。但是香菱的判词是“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显然她的结局没有那么理想。

黛玉抽到了芙蓉,题"风露清愁",诗“莫怨东风当自嗟”。不用多说了,清而愁,就是黛玉的写照。

袭人抽到了桃花,题"武陵别景",诗“桃红又是一年春”。她将花开二度,琵琶别抱。


栖鸿看红楼



薛宝钗——“艳冠群芳”

【任是无情也动人】这是唐代罗隐《牡丹花》中的诗句。

意思是:即使是无情的人见了世会动心,在怡红院庆贺贾宝玉生日的宴会上,她们做占花游戏,宝钗抓的是牡丹花。

上面题着四个字“艳冠群芳”。

“任是无情也动人”,隐寓着薛宝钗的性格特点:内心冷漠却又能处处得人好感。

贾探春——“瑶池仙品”。

【日边红杏倚云栽】这是唐代诗人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中的诗句。

意思是:太阳边上的红杏栽值在白云里,作者把“日”喻作皇帝,

上面题着四个字“瑶池仙品”。

【日边红杏倚云栽】意思是:官吏有皇帝做依靠,就能青云直上。

高蟾这首诗共四句:“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这首诗的后两句,隐喻着探春将来要远嫁。

李纨——“霜晓寒姿”。

【竹篱茅舍自甘心】这是宋代王淇《梅》中的诗句。意思是梅花不爱繁华富贵的地方,而喜欢清幽僻静的环境。

在怡红院庆贺贾宝玉生日的酒宴上,做占花游戏,李纨抓的“老梅花”,写着“霜晓寒姿”四个字。

【竹篱茅舍自甘心】的意思是:隐喻着李纨守节寡欲的性情。

史湘云——“香梦沉酣”。

【只恐夜深花睡去】这是苏轼《海棠》中的诗句。

在怡红院庆祝贾宝玉生日的酒筵上,做占花游戏,史湘云抓了个海棠花,上面题着“香梦沉酣”四个字,花签上就是这句诗。

《海棠》诗最后两句:“只恐深夜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意思是:只怕夜深海棠花凋谢,所以点燃蜡烛高举着它去照海棠的红妆。

这是作者苏轼怜惜春光短促,好景不长,在夜里也要点烛赏花。

【只恐夜深花睡去】的意思是:隐喻着史湘云的悲惨命运。

麝月——“韶华胜极”。

【开到荼䕷花事了】这是宋代王琪《春暮游小园》中的诗句。

在怡红院庆贺贾宝玉生日的酒筵上,做占花游戏,麝月抓了枝茶縻花,上面题着“韶华胜极”四个字。

花签上题着的这句诗,意思是:到茶縻开花时,一春的花事就结束了,因为茶縻花,暮春季节开花,所以有此说法。

【开到茶縻花事了】意思是:隐喻着贾府的破败,春光已去,花事已了。

香菱——“联春绕瑞”。

【连理枝头花正开】这是宋代朱淑真《惜春》诗中的诗句。

在怡红院贾宝玉生日的酒筵上,做占花游戏,香菱抓了梭并蒂花,题着“联春绕瑞”四个字。

《惜春》诗开头两句是:“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更相催。”这两句诗隐喻着香菱的悲惨命运。

【连理枝头花正开】的意思是:指香菱被夏金桂迫害至死。但续书却违背了曹雪芹原先安排的这个结局。

林黛玉——“风露清愁”。

【莫怨东风当自嗟】这是宋代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中的诗句。

在怡红院庆贺贾宝玉生日的酒筵上,做占花游戏,黛玉取了枝芙蓉,上面题着四个字“风露清愁”。

花签上题着的这句诗,全诗最后两句是:“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意思是:貌美过人的女子,大多是薄命的,这不要抱怨东风,应该叹自己的命苦。

【莫怨东风当自嗟】的意思:这是隐喻林黛玉的悲惨结局。

花袭人——“武陵别景”。

【桃红又是一年春】这是宋代诗人谢枋的《庆全庵桃花》中的诗句。

在怡红院贾宝玉生日的酒筵上,做占花游戏,袭人取了枝桃花,上面题着“武陵别景”四个字。

这首诗共四句:“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桃红又是一年春】的意思是:这首诗隐喻着花袭人的命运,她在贾家破败时,另找归宿,嫁给了优伶蒋玉菡。

作者:一片红与红楼梦,欢迎关注我,专业为你解读、写作《红楼梦》中的人与事。


一片红与红楼梦


本来宝玉的生日夜宴是袭人,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人,外加芳官、碧痕、春燕、四儿四个人共八人为他单的过一次小范围的亲密聚会,后来又去请来宝姑娘、云姑娘、林姑娘,探春,宝琴,香菱和李纨,一场规模不大不小的欢聚就开始了。有一个恨特别的现象就是没有请迎春和惜春,从一个侧面也反应了这两春在这个朋友圈的位置不是很重要,属于可有可无的角色。还没有一些丫环出彩。

第一个抽到签的是宝钗,大家一看,只见签上面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在群芳谱中牡丹是第一,芍药位居第二,因而为“近侍”,而“芙蓉”位居第三。牡丹为群芳之冠可见曹雪芹把宝钗放在贾府群芳中的首席是多有偏爱的。

牡丹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端庄而高雅是宝钗都具备的特质,而引用的唐诗又赋予她傲首群芳就是无情也动人的品性,还有一种高处不胜寒孤芳的冷寂包含其中。任是无情也动人是出自罗隐的《牡丹花》七言律诗,它的尾句和宝钗的的后来很有点相似之处,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韩令是一位姓韩的官员,他云游四方回家看到家的后院都改种牡丹花,牡丹花是当时很多风雅之士喜欢和酷爱的话,他很生气要砍掉这些花家人不允许,后来他出家修道成功回来,他家里的牡丹花就是再艳丽也没有人欣赏了。宝钗就是再怎么娇艳宝玉一出家终是要辜负群芳之冠的宝钗的。无人欣赏,无人爱怜。

第二位是探春抽的签,上面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

首先就给探春下了一个定义就是必得贵婿。原诗是一个落第的书生表达自己落第后的心情和志向,前面还有一句是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说一步登天后新科进士们都能承蒙天子的恩宠,获得天子的雨露。深蒙浩荡的皇恩是天之骄子。

相对于探春是红杏要依靠着云霞而得到栽培,这个日边云霞自然就是大富大贵之家,日边还有很遥远的一层意思,所以探春的命运是远嫁贵婿之家,这个远嫁最终是漂洋过海真的是嫁的相当的遥远。瑶池仙品自然也就是天上人间仙山琼阁一般的华光溢彩的天上桃源了。只不过要骨肉分离,和家人要经历相见时难别亦难刻骨铭心之痛。此一别就不知道归期是何年,自己的生死也是两茫茫,等待自己的是前途未卜吉凶祸福都难料的飘摇不定的人生。不过探春的智勇双全也许可以帮助她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第三位李纨抽的签是画着一枝老梅,写着“霜晓寒姿”四字;那一面旧诗是: “竹篱茅舍自甘心。”

李纨就是寒冷的早晨的一枝老梅花,旧诗的前一句是不受尘埃半点侵,说明了她是一个被社会和家族都崇尚的贞洁之妇,侍奉公婆,抚养幼子,遵守妇道,安分守己,心甘情愿的生活在竹篱茅舍,但吃的却不是粗茶淡饭而是锦衣玉食。

她这枝老梅依然也有换发着青春之光的时候,在大观园有了诗社以后她和年轻的姑娘和宝玉一道写诗,谈天说地,游玩都将一个以前完全没有活力的女人变成了另外的一个样子,她和妙玉清高孤傲的梅花香气怡人不同就在于是有了第二个春天的到来,是一种梅花的暗香幽香,是枯木逢春后再发的余香。

第四位抽签的是湘云喜欢豆,一面画着一枝棠海,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

海棠花开似锦如绸缎、花姿潇洒洒脱豪爽都体现了这个名字都有点特别的史大姑娘的性情。贾府众多女子唯有她敢穿男装,醉卧凉石,戏说宝玉,调侃黛玉,一个整天嘻嘻哈哈叽叽喳喳的小甜心。

对任何人都是想说就说包括林妹妹在内,说林妹妹假清高,一颗幼稚的心常常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也是她一种天真可爱的童趣。心直口快口无遮拦是她的本性。林妹妹说她一个把只恐夜深花睡去的深夜换成石凉,她立刻就说快坐上那船家去罢,别多说了!反应之快如闪电。只是她的结局非常令人失望,这不是她应该有的结局我认为。她的极度乐观开朗的天性不是已经战胜了没有父母兄弟的忧伤吗?所以她也能够抵御强加与她的更多的不幸。

第五位是该麝月抽的签,上面是一枝荼蘼花,题着“韶华胜极”四字,那边写着一句旧诗,道是:“开到荼蘼花事了。”

荼靡花是春天开得最晚的花,此花一开春将离开,开到荼蘼花的时候花儿都没了。也就预示着麝月是留在宝玉身边最后的丫环。在席各饮三杯送春这句还特别告诉大家喝了三杯送走春天。待到山花烂漫时却是花期又一年。东坡先生早有描述:“荼靡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韶华胜极,世间万物超过了极的程度就要走向反面,乐极生悲,否极泰来都是不可抗拒的规律。韶华胜极当然就是衰败必致,宝玉皱皱眉儿,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罢。”宝玉的表现就充分证明了这点他也闻到了不详的气息。但宝玉的回避是躲的了一时躲不过最终的命运的安排。有心逃避,无力回天。在劫难逃。

第六位抽签的人是香菱,香菱便掣了一根并蒂花,题着“联春绕瑞”;那面写着一句旧诗,道是:“连理枝头花正开。

联春绕瑞只是对青春美丽的香菱的赞美以及在贾府和姐妹们作诗玩耍的非常美好的一段生活的写照,她本是小姐之命却被人拐卖,到了薛家才使她有了许多的快乐,也正是连理枝头花正开的生活美景的写实。

但旧诗的后一句是妒花风雨更相摧让香菱遭到了夏金桂的嫉妒而加以迫害,本来命运多舛的香菱已经逃脱了夏金桂的毒杀可以还香菱一个更加美好的联春绕瑞的生活,但有死于难产。这种莫名其妙的死法真的叫人有一万个惋惜和不情愿。不知道曹雪芹先生为什么要给香菱惨不忍睹的结局,她的苦难还不够多吗?

第七位抽签的是大名鼎鼎的黛玉,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花,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

我感觉大家都对黛玉的忧愁被吸引了更多的注意力,似乎黛玉的脸上总是风露清愁,更有人认为黛玉总是哭哭啼啼的,其实根本就不是这样的,黛玉的笑只要是在大庭广众下总是毫不吝啬的展现出来,她的笑容是哭泣的二倍之多有人统计得出的结论。芙蓉花的高雅洁净也是黛玉当之无愧的,所以才有了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做芙蓉。”

而旧诗的后半句也是很有名的红颜自古多薄命,而这句在红楼梦里得到了反复的印证,秦可卿,金钏,晴雯,司琪,香菱,最后的黛玉都是在重复着过去的故事,红颜薄命之人何其多最终导致宝玉和惜春遁入空门,演绎的不是一个人的命运,是整个女性的命运不管是小姐还是丫环,但林妹妹留给人的美好是最多的最难以忘怀的,越是最美好的人或事遭到毁坏给人留下的心痛也越是刻骨铭心的。

第八位抽签者是劳动模范袭人,花大姐,“武陵别景”四字,那一面写着旧诗,道是:“桃红又见一年春。”

袭人的聪明远远在好多丫环之上,能混到贾府一等丫环的地位不是那么容易的,况且自己的貌相一点都不出众,轮美貌和心灵手巧远在于晴雯之下,但结局却是贾府很多丫环中最好的一个,才有了桃红又见一年春。

仔细查看袭人的所作所为就知道她是在任何事情任何地方任何主子面前行事言语都要反复考虑再三,权衡利弊才有下一步的行动,就连在和宝玉的初试当然也是自己的初次云雨之事都要考虑再三才有法理上和道德上的许可证才让自己的心猿意马和宝玉一同放飞。所以袭人是职场中的楷模,也印证了一条真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谢谢大家。


大天使


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中提到的“三大恨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确实,《红楼梦》的未完不仅是故事情节的不完整的根源,更是《红楼梦》整体艺术成就缺失的根源。好在曹公运笔立足于整个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的整体框架上,正如脂砚斋批语中那样“一树千枝,一源万派,无意随手,伏脉千里”。可见,他在写作之前对整部《红楼梦》的情节发展有一个宏观上的建构,并在多处留下关于后续情节的暗示,这对于我们了解《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及作品的整体的艺术倾向有帮助。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写宝玉过生日时大观园中群芳齐聚怡红院“开夜宴”的事。席间便在做一个抽象牙花名签子的游戏,花名签由三部分组成:花画、花品、谶诗。《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中谶诗多取材于《千家诗》,作者在引用过程中采用“隐前歇后”的手法把对掣签人物的命运暗示巧寓于明提得那一句诗的前后诗句之中,以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

开夜宴之初由芳官唱了一支《赏花时》,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夜宴所包含的悲剧色彩。《赏花时》选自《邯郸记》,吕洞宾让卢生睡磁枕入梦,让卢生在梦中也体验一下自己曾经经历的 “南柯一梦”,卢生在这里只不过是再现一枕黄粱而已。《吕纯阳集》中说:“吕洞宾曾随钟离权憩歇于客店,钟离先生自己做饭。洞宾瞌睡,梦见自己荣华富贵‘簪笏满门’‘权势熏炙’。后忽被重罪籍没,家资分散,妻孥流岭丧,路值风雪,仆马俱瘁,一身无聊,方兴浩叹,恍然梦觉。”钟离在旁执炊,“黄粱犹未熟”。这些情节几乎与《邯郸记》中卢生所梦一样。这里单引一曲《赏花时》应是寄托着作者对自家由盛“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跌入到潦倒的所产生的“浮生若梦”之慨,也是对封建大家庭必然走向衰亡的宣判。在这里也是开夜宴时占花名签所包含的签词,将《红楼梦》第五回中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大悲剧结局的又提了一次,也是红楼诸艳走向自己命运末途的前奏。

占花名自宝钗始,谶词出自唐代罗隐《牡丹花》诗:“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叫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芍药与君为近待,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说她无情,缘自于她“拿定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红楼梦》第五十五回王熙凤语)感情冷漠的性情特征,但依然以少语而处处得人好感。颈联中“芙蓉何处避芳尘”也许与后来抽到芙蓉谶画的林黛玉的最终命运有关联,道出了林黛玉在其后的感情中受到层层压迫打击而和宝玉夫妻缘尽,宝玉、宝钗结为夫妻的事实。而面对着,“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般痴情于黛玉的宝玉,她也只能“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辜负秾华过此身”正是对她婚前婚后一切努力白废,终生孤苦寂寞的表述。

接下来是探春,谶词是“日边红杏倚云栽”。出自于唐代高蟾的《下第后工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花签上说:“必得贵婿。”这是符合探春的命运安排的,第五回关于探春的命运判词“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和第二十二回探春所作风筝诗中“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语高诗中“不向东风怨未开”是相呼应的,探春的签后众人笑说道:“我们家已有个王妃了,难道你也是不成?”倘与七十回中诸艳放风筝联想起来,那么探春远嫁海外为王妃的命运轨迹便很清晰了:探春正要剪了自己的凤凰,见天上也有个凤凰,因道:“这也不知道是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倒像要来绞的样子。”说着,只见那只凤凰逼近来,遂与这只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了。且别收,让他们三个绞一处到有趣呢。”说着,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清明节本是一个鬼节,是一个不适宜办婚礼的日子,然而却是探春远嫁之日。三春后清明时节乘东风远行是探春命运悲苦的开始,与“骨肉家园”齐分离,并终生不归。贾府自元春省亲后三年而衰,贾探春的远嫁肯定是做了一种家族利益或国家政治利益的筹码而决定的,而她自身却无应对的能力,只能任政治的狂风将她吹向海外异邦,并如断线的风筝般有去无回。

接下来是李纨掣签,李纨是以贾珠遗孀的身份登上舞台的,她是旧社会寡欲守节妇女的代表,书中写她“青春丧偶,且处于膏粱锦绣之境,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养亲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绣诵读而已” 。正是对她那个时代妇女的价值取向的集中概括,也是她抽中签上画一枝老梅的呼应。谶语出自宋代王淇的,《梅》诗:“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竹篱茅舍自甘心”也是对她禁欲守寡的集中评价。及至后来抚育贾兰成人,待贾兰取得功名后性命无常逝去人间便是后语了。但曹雪芹毕竟是具有独立思考的作家,他对李纨的这种甘心守寡不追求自己幸福的人生取向还是报以轻言的:“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而与后人钦敬。”

下来便是湘云掣签,提起湘云我便想起了“憨湘云醉卧芍药裀”的事来,青春少女醉卧石凳上,被芍药花散乱红香所盖,犹自念着酒令,多美啊!偏巧她抽得“只恐夜深花睡去”一句,当即就有黛玉取笑道“深夜”改为“石凉”两字,使人忍俊不禁,莞尔一笑。然而这美丽欢快的场景并不能掩盖的了湘云的悲苦命运,“襁褓之中父母双亡”,巧姐有狠舅舅奸兄,湘云便遇狠叔恶嫂。“只恐夜深花睡去”一句出自苏轼的《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顾烧高烛照红妆。”苏子感慨春光短促,好景难留,所以他连夜里都点蜡烛赏花。一夜花就去,正喻好景不长,湘云后来的遭遇也正是这样,“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天长地久,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究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正值夫妻恩爱之时便“展眼吊谢晖,湘江水逝楚云水”好景难留,春光别去了,家族的命运末途也只带给她 “展眼吊谢晖”的资格了。

下来是麝月,麝月在八十回是有重头戏的,这在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中的几条脂批中有提及到“闲上一段儿女口舌,却写麝月一人。有袭人出嫁以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敝等患,方不辜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语,可见袭人虽去,实未去也。”麝月之贤德似于袭人,真心服侍主人,这是宝玉也发觉到的,之时她心机并未似袭人,然而其结局同样以孤苦而终,宝玉看此为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乎?玉一生偏执之处。”这说明在后来的故事发展中麝月,成为陪侍在宝玉、宝钗身边的唯一侍婢,身份可能为宝玉小妾,但最终宝玉却也弃下宝钗、麝月独自为僧。麝月抽到的花为荼蘼花,荼蘼花是自然界春天最后开放的花朵,荼蘼花谢落,春天就结束。荼蘼花开本是对春日花镜的一种衬托,使春天百花美景达到极致,然而,“韶华胜极”,好景不长,如贾府虽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却不过是“一时的欢乐”,盛筵必散。麝月所得谶语是“开到荼蘼花事了”,是与“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相关的,所以宝玉看到谶词并未多嘴,而只是“愁眉,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此句诗出自宋代王淇的《春暮游小园》诗“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茶靡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末句“丝丝夭棘出莓墙”是说春天百花逝去后生机尚存,应是切贾府败落后诸艳尽散尽,麝月成为最后留在贫困潦倒的宝玉身边唯一的丫头的命运。

香菱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吧,一是其“有命无运的出身”,二便是“呆香菱学诗”了。谶语“连理枝头花正开”出于宋代朱淑真《落花》诗“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朱淑真是稍后于李清照的杰出女作家,她出身于仕官家庭,少时喜欢读书,工诗词,能画,通音律,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子。少女时代的朱淑真由于家境的殷实,生活优裕,父母亦宠爱有加,每天过着读书,作诗,饮酒,弹琴,四处游玩的悠闲快乐的生活,所以形成了单纯天真的个性。然而父母为她择定的婚姻却使朱淑真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在礼教面前朱淑真无法违抗父母之命,只得与她志趣相投,才华横溢的初恋情人分开,嫁给一个俗吏为妻,两人志趣迥异,所以朱淑真婚后的生活一直非常寂寞苦闷。后来丈夫又沾染上狎妓风气,娶妾并远赴上任,留下她一人独守空闺。婚后的朱淑真饱受命运的打击与生活折磨的。这就与遭受小姐到侍婢,由大观园无忧无虑天真生活到被夏金桂折磨至死,两重人生落差的香菱颇为相似。我曾记得87版中香菱死去时,怀中紧抱着的正是朱淑真的《断肠词》,她可是在“慕雅”学诗之余也在寻找一份心灵上的共鸣?诗中“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正是描写了香菱后来被妒病的夏金枝折磨至死的命运。香菱所抽到的是“并蒂花”,让人联想起了香菱斗草的情节,香菱解释“夫妻蕙”时说:“并头结花者为‘夫妻蕙’”。别人就反问她:“若两枝背面开的就是‘仇人蕙’了?”似乎无意中带出,却也预示了香菱后来也曾受到薛蟠的打击,又在夏金枝的打击,在精神、生理的双重打击下夭折的。

黛玉抽中的谶诗是“莫怨东风当自嗟”,出于宋代欧阳修的《明妃曲·再和王介甫》:“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头花;狂风日暮起,漂泊落难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自古红颜多薄命,黛玉,也并没有逃脱这一命运窠臼,“莫怨东风当自嗟”,东风无情,吹来噩兆,贾母死去后,黛玉失去了一重保护伞,后又逢宝玉出走,一系列的“狂风”使黛玉去寻找人间的“香丘”,可知黛玉可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嗟叹:“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还是悔恨自己当初不听癞头和尚的嘱托,多见哭声,多见外姓亲朋来到贾府?然而还泪乃是黛玉的生命职责,她应无怨的。正如第三回回末总评说道:“补不完的是离恨天,所馀之石岂非离恨石乎。而绛珠之泪偏不固离恨而落,为惜其石而落。可见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计为之惜乎?所以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所谓求仁得仁又何怨?悲夫!”

最后抽签的是袭人,所抽中的“武陵别景”四个字说明了她出走贾府,后续生活别有一番洞天的结局。谶诗“桃红又见一年春”出于宋代谢枋得《庆全庵桃花》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结合袭人便是她“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嫁于蒋玉菡的事了。她脱离了濒于败落的贾府,而嫁于与她因汗巾而伏缘千里的蒋玉菡则为她的命运带来新的一个春天,新的境地。








天之行


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曹雪芹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那些女孩儿们抽签,每根签子上都对应了一种花和一句诗。这当然是有曹雪芹自己的用意,他虽未言明,但是我们也可以自己猜测一下。下面就是我对这些签子的看法。

薛宝钗: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牡丹)

薛宝钗是第一个抽签子的人,她的签子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四个字:艳冠群芳,还写着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这句诗化用了唐代罗隐的《牡丹花》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艳冠群芳很好理解,赞美了薛宝钗的美貌,毕竟贾宝玉就时常被宝钗的美貌所吸引,有一次还对着她白嫩的手臂想入非非。

而“任是无情也动人”则是对她性格的描写,薛宝钗早就看透了封建制度下的婚姻不可违抗和不自由,所以才会“无情”,不把真心示人。但是“也动人”会不会是曹雪芹暗示宝钗本质上是一个有情的人呢?

探春:瑶池仙品,日边红杏倚云栽(红杏)

瑶池仙品,这是对探春聪明灵秀的赞美之意。从探春料理府中的事物井井有条,干净利落来看,的确如此。日边红杏一句后面一注:得此签者,必得贵婿。众人还笑到:我们家已经有了一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

这就已经暗示了探春后来远嫁的命运,正如她的判词中所说的那样: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李纨:霜晓寒姿,竹篱茅舍自甘心(梅花)

霜晓寒姿是李纨的形象的写照,正如“晚韶华中”所唱的那样

这都在隐喻着李纨青春守寡,晚年母以子贵。

竹篱茅舍一句出自宋代诗人王淇的《梅》,前两句是这样写的: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这句诗表面上是在赞美梅花的超凡脱俗,甘于寂寞的品质,实际上则是在暗示她在稻香村寡居的寂寞生活,也是在暗示她的操守。

史湘云:香梦沉酣,只恐深夜花睡去(海棠)

香梦沉酣、只恐深夜花睡去两句诗都在暗示着史湘云在宝玉的生日上吃醉酒之后醉卧石凳,芍药花飞满全身一事。

史湘云的性格比较开朗活泼,陶醉于青春短暂的欢快时光中,对未来的厄运没有什么思想准备。“香梦沉酣”四字也是对她的叹惋。

麝月:韶华盛极,开到荼縻花事了(荼縻花)

韶华就是美好的时光,正所谓物极必反,盛极而衰,这也暗示了美好的时光即将走到尽头。而“开到荼縻花事了”一句也有这种暗示。所以宝玉在看到这个签子之后才会愁眉一展。此外这句也暗示了麝月会见证大观园走向破败,她也陪伴宝玉走到最后。

在这个签子后面的小注写的是在席各饮三杯送春,也是暗指着贾府的即将覆灭。

香菱:联春绕瑞,连理枝头花正开(并蒂花)

香菱原名甄英莲,后来改名香菱。并蒂莲开,与香菱相对应。“连春绕瑞”是对香菱青春美丽的赞美。

连理枝头花生开一句出自女诗人朱淑真的《落花》: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落翠苔。

这第二句才是重点,这暗示着后来的夏金桂嫉妒香菱,处处排挤折磨她,想要害死她!

林黛玉: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芙蓉花)

以芙蓉花来形容黛玉,自然是形容黛玉的娇美。风露清愁,这是暗示着林黛玉的生活和命运,而莫怨东风当自嗟,翻译过来就是不要怨恨东风,要怨就怨自己的命运吧。

林黛玉在抽签子之前还在心中想着: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才好,结果偏偏抽中这样一个愁苦的签,这也与黛玉的心性相对应。暗示了黛玉悲惨的命运。

袭人: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桃花)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道:“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之后捕鱼人到了桃花源,见到了躲避秦朝乱世而隐居于此的人。

桃花源的人为避秦时乱,来到了桃花源,这也暗示了贾府即将覆灭,袭人躲避灾难,嫁给了蒋玉菡。桃红又是一年春,则是暗示袭人最终还是有着一个好的归宿,比其他人要好得多。

这次抽签,大观园中的女子所抽的签各不相同,但都暗示了她们的性格和命运。这些是我对于签子的看法,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


潮打的空城


看红楼时,对这些诗词谜语占花名等等都挺在意的,因为越看越觉得到处都是伏笔,没一回都写了许多事,许多话都有言外之意,值得细细去品,不然怎么说一部红楼不知养活了多少人!

第六十三回本是宝玉过生日,怡红院里的大小丫头打算夜里热闹下,后来选择占花名,因为人少,又去请了黛玉、宝钗、探春、李纨、宝琴等人,齐聚宝玉住处,众人坐炕上,丫头们陪坐炕沿下,掷骰子先后抽取。


宝钗起先,抽中一枝牡丹“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

牡丹是富贵之花,正正符合宝钗的命运,出生富贵皇商;艳冠群芳说的是其美貌,书中提及宝钗容貌脸若银盘,眼如水杏,体态丰腴,堪比杨贵妃之貌。书中描绘宝钗明事理,识大体,不过也不把丫头当人看,最显眼的事件就是金钏投井,宝钗劝王夫人的话,彰显其无情:

“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她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玩,失了脚掉下去的……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探春抽中一枝杏花“瑶池仙品”——“日边红杏倚云栽”。

探春见自己抽中了杏花,脸都红了,因为备注上写着,抽中此签,必得贵婿。众人还在取笑,我们家已经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一语成谶,探春最后远嫁,嫁得好,在贾府覆灭之前,她是幸运的,“红杏”同“幸”,幸运。倚云,云是飘渺无依的,远离家人的政治婚姻注定了不幸。


李纨抽中一枝老梅“霜晓寒姿”——“竹篱茅舍自甘心”

梅花凌霜傲雪,暗指李纨的命运,虽然开得灿烂,也是饱经风霜欺凌,孤儿寡母依旧能在贾府安身立命,也展示了李纨的坚强及乐观。虽然不能大富大贵,竹篱茅舍心甘情愿教养儿子成才,贾兰后来中了举人,为母亲挣来了荣华。


湘云抽一支海棠“香梦沉酣”——“只恐夜深花睡去”。

黛玉取消她,把“夜深”改成“石凉”,说的是前一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实际上指的就是海棠春睡,海棠花明媚耀眼,花姿潇洒,正如史湘云的性格:心直口快,活泼,豪爽!


麝月抽一枝荼蘼花“韶华胜极”——“开到荼蘼花事了”。

荼蘼花开在夏末,风光绚烂,不过眨眼就是秋风萧瑟了。暗示麝月在怡红院虽然低调不出众,终究还是有闪闪发光的那一天,当然也只是稍纵即逝。后来晴雯死去,袭人出嫁,麝月便是最后陪在贾宝玉身旁的人。


香菱抽一枝并蒂花“连春绕瑞”——“连理枝头花正开”。

香菱的并蒂花无疑是好的,她本是官家小姐,却被人贩子拐走,被薛蟠强抢,命运坎坷。可是在大观园当中,香菱过得很开心,就算只是短暂的欢乐,她也是欣喜的,乐观的,这大概是长大后最快乐的时光。后来有了夏金桂,这朵花也就衰败了。


并蒂花其实就是并蒂莲,是荷花,正应了香菱的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本名“英莲”。


黛玉抽一枝芙蓉花“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

芙蓉花,“娴静时如娇花照水”,所以黛玉是照水芙蓉。迎风饮露,淡淡清愁,正如心思敏感的黛玉。宋代欧阳修曾写“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其实已写出了林妹妹红颜薄命的结局。自古以来,但凡才貌过人的女子都短命,所谓“慧极必伤”,莫怨东风,只能怨自己命苦罢了。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最后袭人抽了个桃花“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

暗示袭人的桃花运,一女侍二夫。贾家败落后,袭人嫁给蒋玉菡,虽是戏子,其实生活还不错。


《红楼梦》中处处埋伏笔,处处有文章。

难怪有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辛苦备至。满腹才情,一腔血泪,全部倾注于一本书中,尚且只写到八十回,仔细看“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以上为头条号“晴空莽莽”的回答,头条App搜索关注“晴空莽莽 ”与您分享更多文学、诗词、历史趣闻。(图片来源网络)


晴空莽莽


《红楼梦》中和薄命司判词、红楼曲词、迷谶一样,花签也是寓意众女儿们命运的。互相联系,相互印证。

因是宝玉自行组织的私人生日聚会,所以只有小姐丫头无其它人,可无拘无束。因此小姐和丫头们都抽了花签。一般丫头是不能和主子一起玩的。

宝钗抽的是牡丹花,题是“艳冠群芳”,诗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牡丹是花中之王,是富贵的象征。也说明宝钗的无情、冷艳。

探春抽的是杏花,题是“瑶池仙品”,诗是“日边红杏倚云栽”。喻示探春以后会嫁给国君,红杏在日边么。也说明探春要远离人间,上瑶池么。

李纨抽的是老梅花,题是“霜晓寒姿”,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梅花老了,含辛茹苦,清贫一生,一心一意抚育儿子。

湘云抽的是海棠花,题是“香梦沉酣”,诗是“只恐夜深花睡去”。是和前回的醉卧芍药裀相关,只怕夜深花睡了,有意思的是这个“花”是说湘云(海棠)还是说袭人(姓花)。

麝月抽的是荼蘼花,题是“韶华胜极”,诗是“开到荼蘼花事了”。荼蘼花是最后一个开,以后再无花开了。寓意物极必反,贾府消亡。无怪宝玉藏起诗句不认人们看到。

香菱抽的是并蒂花,题是“联春绕瑞”,诗是“连理枝头花正开”。喻夫妻美满,可是深爱自己的冯渊被薛蟠打死,强占自己做妾。反衬更强烈!

黛玉抽的是芙蓉花,题是“风露清愁”,诗是“莫怨东风当自嗟”。荷花符合黛玉,题字象征泪水和哀愁,诗句寓意别怪谁自认倒霉,赶上那个时代了。

袭人抽的是桃花,题是“武陵别景”,诗是“桃红又是一年春”。桃花是性的暗示,所以宝玉的第一次就是袭人。梦想进桃花源,想成为宝玉的妾。寓意袭人常换主子,每一个都成为好奴才!




良宵佳人


茶蘼花--韶华盛极 开到茶蘼花事了 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

签上诗是出自《千家诗》中宋代 王淇的诗《春暮游小园》

一从梅粉褪残妆, 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 丝丝夭棘出莓墙。

而宝玉把签藏起来是因为:园中诸芳抽花名签,而麝月的签中却说“花事了”,不吉利;贾家姐妹名字中都有一个春字,而签中的“送春”在宝玉看来自然也不吉利。

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宝玉对于贾府中日渐悲凉的气息“本以呼吸而领会之”,宝玉把签藏起来就是为了不让大家也看出来,扫了大家的性。

其实这支签里还暗含了另外一层含义。“花事了”中的花,同时也是袭人的姓。这里引用的诗句也暗合了前面脂砚斋批中所披露的贾府事败后,袭人被迫嫁人,临走时嘱咐宝玉“好歹留下麝月”一事。

当然,这些就不是宝玉能够知道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