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別老盯著孩子的成績了,比起分數,培養孩子此項能力更重要

同學陸羽在高考時以優異的成績被北京一所名牌高校錄取,這一消息驚動了老師同學,也驚動了街坊四鄰。


為何如此驚動呢?在眾人眼裡,陸羽這孩子,一直學習平平,人也平平。陸羽上大學後,他的學習成績依然不突出,更是很少進入前幾名。


大學畢業後,陸羽報考了研究生。在幾年的研究生生涯中,他也一直表現得很普通。但是,就在陸羽畢業後找工作時,卻著實給了大家一個不小的意外:很多外資企業、國企都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陸羽再三考慮後,輕而易舉地去了一家自己喜歡的企業。一年後,在同學聚會上,很多人問陸羽為何會有今天這麼好的職位、這麼誘人的薪水,他只是淡淡一笑。


別老盯著孩子的成績了,比起分數,培養孩子此項能力更重要

陸羽的這一切都是因為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非常注重對他各個方面能力的培養,而並非兩眼只盯著孩子的考試分數。


在陸羽的父母看來,一個孩子從家長和老師那裡如果學會了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博學博愛、誠實守信、認真做事這些品質,那麼即便他的學習成績不是最優秀的,也只是暫時的,即便他考試成績一般,將來也可能會大有作為。


陸羽的父母始終認為,才的不足可以由德來彌補,而德的不足則無法由才來彌補。受這種教育方式的影響,陸羽進入社會後知道如何靈活自如地應對面試,如何與同事和睦相處,如何在有效的時間內高效地完成工作。


別老盯著孩子的成績了,比起分數,培養孩子此項能力更重要

陸羽的成就完全得益於父母的教養和自己的努力,使其進入社會以後,可以在任何一種環境中找到適合自己生存發展的辦法,然後付諸行動。


一個不被老師看重的學生為何能爆發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潛力?成為令人驚歎的“黑馬”?一個沒有優異成績的學生為何能在工作崗位上建樹頗豐?看了陸羽的故事,相信答案早已存在我們心中。


與陸羽相反,曉峰與陸羽同班,是班上學習的尖子生,每次考試都穩坐前三名的寶座,但是高考他卻未能敲開重點大學的校門,只能選擇復讀一年,然而再次高考的結果離心中理想的大學更加遙遠了,老師和父母都為曉峰感到可惜和著急。


別老盯著孩子的成績了,比起分數,培養孩子此項能力更重要

是什麼原因讓昔日那些老師看重的優等生沒能保持優勢?沒能取得突出成績呢?


1、總是追求第一、第二的人,總是把全部時間都用在了書本知識的學習上,即使成績優秀,由於平時很少接觸書本以外的知識,所以他們的知識面相對比較狹窄,而那些平時成績一般的學生,功課學得不錯,同時又留有空閒時間瞭解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因此,他們的知識面更豐富,知識結構更完整。


2、總是追求第一、第二的人,為了考個好成績,花去了所有時間,也很少參加活動,往往缺乏個性,而成績一般的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相對較強,到了工作崗位也容易表現出自己的影響力。


3、總是追求第一、第二的人往往不夠堅強,經不起挫折、失敗,而成績一般的學生不在乎名次,一次不行可以重新開始,抗挫折的能力很強。


別老盯著孩子的成績了,比起分數,培養孩子此項能力更重要

一個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如協調力、情緒管理能力、人際溝通能力、領導能力等,它們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些能力在考試成績中又是無法體現出來的。


比如我們熟悉的愛因斯坦和比爾·蓋茨,在他們的讀書時期,成績也並非多麼出色,可是他們卻分別成為了出類拔萃的科學家和企業家。


當然,這裡也並不是要徹底否定學習成績在前幾名的孩子。很多傑出人物,如諾貝爾、富蘭克林、楊振寧等,他們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在這裡,只是提醒父母,要想孩子成功和成才,起決定作用的是他的全面素質。因此,為了孩子的長遠發展,父母不能只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更應全面均衡地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


別老盯著孩子的成績了,比起分數,培養孩子此項能力更重要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第十名效應”, 一位小學老師經過十年時間對百餘位學生的追蹤調查發現:小學期間,班上前幾名的尖子生升入初中、高中、大學以至工作以後,有相當一部分會淡出優秀行列,甚至在升學和就業等方面也會屢屢受挫。


相反,那些排名在前三之外,第十名前後直至二十名的學生,在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反倒會有出乎意料的表現,併成為優秀之才,這一現象被稱為“第十名效應”。


“第十名效應”的價值在於它讓每位父母都認識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因此,要從長遠角度來看,綜合能力強的孩子能更好地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


別老盯著孩子的成績了,比起分數,培養孩子此項能力更重要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曾經提出“唯智論”理念,很好地解釋了這個現象,他告訴我們,教育中的“唯智論”,單方面強調成績的重要性,忽略了孩子品德和健康人格的養成,很容易弱化孩子的“社會角色”,導致孩子遇到問題時,不懂得采取正確的解決辦法


那麼,為了讓更多的“第十名”孩子早日成才,我們的家長又該如何做呢?


1、父母應當自省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孩子的每一個表現都和家庭教育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如果你的孩子在平時的學習中不主動,對自己的學習也沒有期望和目標。這是因為相比自己的學習成績,他們反而更在乎父母對分數的反應。


如果家裡有這樣的孩子,你一定要問問自己:我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有沒有問題?如果確實存在問題,作為父母,首先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體驗學習的快樂,而不是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做一些讓孩子害怕學習、逃避學習的事。


其次,家長要像朋友一樣引導並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而不是馬上給孩子講答案。即便孩子一時半會沒有弄懂,也不應大發脾氣,父母的耐心就是孩子最好的家教。


別老盯著孩子的成績了,比起分數,培養孩子此項能力更重要

2、父母要用平和的心態面對孩子的成績


學習成績並不是評判孩子受獎勵還是受懲罰的標準,它只是對孩子在上一個階段學習成果的檢測。


為了更好地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父母不妨以孩子的成績為依據,幫助他們找到進步的方向。有的父母看到孩子的成績不夠理想,為了顧及自己的面子就拒絕參加家長會,這樣做只會失去和老師溝通的機會。


別老盯著孩子的成績了,比起分數,培養孩子此項能力更重要

3、父母不要給孩子增加太大的壓力


很多父母在考試前會以不同的形式給孩子“加油”,可是考試過後,家長見到老師時總會先問孩子的具體分數,之後才關心孩子在德育方面的表現。事實上,這種只問分數的關心,只會讓孩子覺得你對他並非真正的關心。


別老盯著孩子的成績了,比起分數,培養孩子此項能力更重要

教育家懷特海說:“教育的目的就是激發和引導學生的自我發展,拒絕僵死的只是和呆滯的思維”。


只有實現孩子的自我發展,尊重孩子的差異性,才能挖掘屬於孩子自己的秘密武器,在自己的領域內發光發熱。

END


作者簡介:池沐,多平臺原創作者,專注親子教育,用溫暖的筆觸,寫深情的文字,做精益父母,關注我,一起攜手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