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入倉生鮮產品增長3倍,疫情期京東為平臺商家保駕護航

3月2日,京東發佈發佈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財報電話會議上,京東零售CEO徐雷談及疫情對電商行業的影響時提到:“疫情讓我們的供應商進一步認識到和京東合作的必要性,例如京東入倉效率進一步提高。其實從去年開始,京東就針對商家入倉加大資源支持,這些入倉商家表現要遠遠好於沒有入倉的商家。

生鮮、消費品類在疫情期間增長表現非常好,尤其是生鮮和健康品類,通過此次疫情,讓中國的消費者、行業、政府都更加重視通過互聯網模式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商品及服務的價值。”

生鮮開放平臺入倉產品提升3倍,京倉京配服務為商家保駕護航

疫情爆發後,一邊是人們傾向於在線上購物的需求暴增,另一邊卻是大部分物流停擺、許多商家無法發貨的困境。尤其是對時效要求較高的生鮮產品,商家更加不敢冒險發貨。

但在京東,生鮮商品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據瞭解,從1月20日至2月28日,京東生鮮整體銷量近13萬噸。依靠京東供應鏈的優勢與扶持,開放平臺的牛排、海參、蝦等多款爆品紛紛入倉,入倉的產品數量同比去年增長了近3倍,成為京東生鮮保民生的重要力量。


入倉生鮮產品增長3倍,疫情期京東為平臺商家保駕護航

因訂單暴增,真牛館加緊車間生產


“疫情期間的需求量超過我們的預期。原本計劃賣30天的牛排,5天就賣光了。” 京東生鮮開放平臺真牛館品牌總經理肖仰宏說,“特殊時期,入京倉大大提高了我們銷售的效率,入倉後的店鋪訪客、銷售等數據都比非入倉產品高出150%以上。”

京東生鮮開放平臺工作人員趙東介紹:“為了更好地保障用戶體驗,以及平臺商家服務,我們優先選擇了一批品質好、受歡迎的產品入倉。目前,使用京東倉配服務的店鋪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超9倍。復工之後,平臺商家依舊保持高頻補倉,讓消費者能持續買到好生鮮。”

情期創新模式,持續推動行業增長

為了緩解商家壓力,更好地應對疫情,京東生鮮聯合京東冷鏈為平臺商家制定專項支持方案,通過減免部分冷鏈倉儲配送費用,帳期延長、專屬折扣等政策支持,降低商家的物流成本。同時針對生鮮商品類目商家進行重點升級保障,優先生產、優先派送。


入倉生鮮產品增長3倍,疫情期京東為平臺商家保駕護航

疫情期間生鮮產品也能正常出倉


疫情期間,享受京東物流配送遠比商家自己發貨快得多,還能在品控上獲得全程保障。尤其是像海產這樣對新鮮度要求十分苛刻的產品,是否入倉甚至成為了影響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有商家統計,疫情期間入倉的海產產品的銷售佔了整個店鋪銷售近40%。

希菲旗艦店運營人員表示:“疫情爆發以後,我們入倉的產品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了近8倍。京東生鮮的工作人員也在疫情期間及時瞭解店鋪運營情況,並給予了大量的資源支持。”

美享時刻旗艦店在整理客服反饋時發現,有60%的顧客進店諮詢會詢問是否由京東配送,並且下單轉化高達75%,並介紹“在嘗試入倉前,我們店鋪訂單的次日達以及當日攬率都不足50%,入倉後提高到了80%,連店鋪評價都提高不少。我們已經感受到入倉給我們帶來的便利,今後會和京東一起推動更多商品入倉。”

數字增長的背後是京東在供應鏈、物流等方面能力的打造和支撐,而且是一顆適合於“長跑”的強力引擎。疫情期間,京東的長跑模式也再一次獲得市場的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