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寂寞空庭春欲晚,知己一人谁是?她才是纳兰容若一生最爱的女人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人生自是有情痴,纳兰一生为情所困,为情所扰。他是在后悔自己多情,还是后悔因多情反显得薄情呢?

纳兰出生于1655年,父亲纳兰明珠于康熙朝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母亲则是爱新觉罗家的格格。

纳兰拥有如此显赫家世,又曾年少进士及第,被康熙钦点为御前侍卫。可这些世人眼中人人艳羡的锦绣前程,并未给纳兰带来些许快乐。皆因他只为情而生,因情而喜因情而悲,绝美纳兰词亦被赋予了太多真情,记述其一生的情感历程。

寂寞空庭春欲晚,知己一人谁是?她才是纳兰容若一生最爱的女人


我们皆知纳兰一生曾真心爱过三位女子,初恋、原配妻子卢氏还有江南名妓沈宛,那谁才是纳兰心中最爱的女子呢?

一,初恋是纳兰人生匆匆过客。

纳兰年少多情,曾有一位两小无猜的初恋。只因初恋父母早亡,家世背景无法与纳兰相配,于是父亲明珠硬生生将两人拆散。

有传闻说纳兰初恋被明珠送去选秀,入皇宫成了康熙嫔妃。一入宫门深似海,情痴纳兰曾假扮喇嘛入宫得见初恋,以解相思之苦。

这个传说是真是假?未得而知,想来纳兰纵使再狂放大胆,亦不敢私会康熙嫔妃,这个故事应是世人杜撰。

寂寞空庭春欲晚,知己一人谁是?她才是纳兰容若一生最爱的女人


这位初恋姑娘并未留下姓名,世人只是猜测她是纳兰表妹,或是贴身丫鬟。无论她是谁,应自幼与纳兰朝夕相处渐生情愫。但这只是纳兰一生美好回忆,她毕竟未与纳兰共享过婚姻幸福时光。

她只是纳兰人生过客,只留下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叹息,留下了纳兰“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愧悔无法护初恋周全的遗憾。

二,卢氏是纳兰心中一生一代一双人。

纳兰痛失初恋为情殇,偏又逢殿试将近突患寒疾重症,只得弃考卧床休养。纳兰人生跌入谷底,这时一位女子的出现,扫去纳兰心中阴霾,还其一片明媚春光。她就是纳兰原配妻子卢氏。

卢氏比纳兰小一岁,是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女儿。其家世虽比不上纳兰府,可也算是门当户对,被纳兰明珠相中聘为儿媳。

洞房花烛夜,纳兰不情愿的掀开卢氏红盖头,不经意一撇却惊为天人。只见卢氏娇羞颔首,颤巍巍的紫金钗,映衬着卢氏冰肌玉肤吹弹得破,更使其绝美容颜超凡脱俗,似有暗香浮动。

寂寞空庭春欲晚,知己一人谁是?她才是纳兰容若一生最爱的女人

纳兰一见卢氏早已心醉神迷,心中多日郁结一扫而空,两人缱绻缠绵只羡鸳鸯不羡仙。那年他十九岁,她十八岁。

不过美貌并非女人吸引男人的长久魅力。婚后随着纳兰与卢氏耳鬓厮磨了解日多,纳兰只觉卢氏如一本读不尽的书,常读常新相看两不厌。

纳兰自幼喜读书,手不释卷已成习惯。每每纳兰于书房背书卡壳时,旁边正做女红的卢氏竟能顺口说出下句。纳兰此时才知卢氏不但博览群书,甚至对赋诗填词亦懂一二。

纳兰得遇闺房知音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自此纳兰读书累了,就煮上一壶好茶,与卢氏依偎着或谈古论今,或诗词唱和,或如李清照夫妇那般赌书泼茶,两人开心大笑的声音传出很远。

男人娶妻不只希望妻子如小鸟依人那般娇俏可人,更希望得到妻子的宽容与支持。

卢氏自幼随父亲在外任辗转行万里路,其心胸视野自与寻常久锁深闺的女子不同。

卢氏常见丈夫站在院中望着某处发呆,然后挥毫赋诗填词。她知道丈夫心中还有初恋的影子,那些思念哀感之词即为初恋而作。可卢氏从未嫉妒过这位素未谋面的女子,反而觉其比自己先到,深深同情这段凄美初恋之情。

于是,卢氏默默收藏起丈夫写完扔在一边的思念初恋之作,日后帮丈夫结集出版了《饮水词》,这才有了家家争唱《饮水词》的盛况,卢氏之大气胸怀谁人堪比?

寂寞空庭春欲晚,知己一人谁是?她才是纳兰容若一生最爱的女人


纳兰因病耽误了殿试,还需三年才能再考。这段空余时间,纳兰并未荒废,而是在恩师协助下开始了一项浩繁工程,编撰注解儒家经典《通志堂经解》。

纳兰每日或出外与恩师探讨学术问题,或在书房忙碌,夜深仍在笔耕不辍,由此纳兰无意中就冷落了卢氏。可她并不以为意,自知丈夫事业的重要性。纳兰晚归,她款款等待为他留一盏灯;纳兰在书房忙碌,她悄然红袖添香陪伴他挑灯夜战。

1800卷的《通志堂经解》历时三年完工,一经问世即产生轰动效应,甚至日后还得乾隆大加赞誉。纳兰能在学术界留下浓重淡漠的一笔,可以说军功章亦有卢氏一半。

卢氏如解语花,凭其宽容与睿智彻底征服了纳兰,成了纳兰心中最渴望的一生一代一双人,惟愿与其“偕隐足风流”。

寂寞空庭春欲晚,知己一人谁是?她才是纳兰容若一生最爱的女人


只可惜天意弄人,纳兰一生中最快乐时光,只有短短三年稍纵即逝,卢氏因难产落病而亡。

卢氏走了,纳兰心空了从未如此害怕过失去。他竟将卢氏停灵一年多才下葬,卢氏停灵期竟然超过了亲王规格,如此违制之举皆因纳兰爱而不舍。

纳兰与卢氏的爱情没有激情四射,唯有平常点滴,可就是平常瞬间汇就了最美爱情。纳兰笔下一首首悼亡词诉不尽思妻情深,他记得两人依偎或同赏夕阳,或同听红雨;他记得醉酒晚归时,卢氏心疼得嗔怪佯怒。

点点滴滴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思来“知己一人谁是?”,唯有卢氏一人矣。

三,沈宛虽是纳兰生命之绝唱,终不能替代卢氏。

纳兰一生只渴望“一生一代一双人”,可痛失卢氏,再续娶官氏怎能及卢氏万一?纳兰心中寂寞难解,经挚友顾贞观介绍结识了江南名妓沈宛。

寂寞空庭春欲晚,知己一人谁是?她才是纳兰容若一生最爱的女人


沈宛亦如卢氏那般美丽睿智,如解语花抚开纳兰紧锁的眉头。两人倾情相爱,可终因满汉不通婚,以及沈宛青楼身份不得不分离。

沈宛是纳兰生命中最后一个女人,可终不能与卢氏相提并论。皆因她无法与纳兰共享平等之爱,不平等即生怨,终是两人爱情中的遗憾与瑕疵。

纵观纳兰一生三段爱情,若问他到底最爱谁,其实从他送给三个女人的诗词即可窥见一斑。

寂寞空庭春欲晚,知己一人谁是?她才是纳兰容若一生最爱的女人


我们且不论纳兰为卢氏赋诗填词最多,我们只看初恋与沈宛皆因家世背景不对等,她们于爱情中怨气多于幸福,由此留给纳兰的唯有“而今真个悔多情”的回忆与遗憾,而无太多温馨细节。

而卢氏与纳兰无论家世容貌才情,皆与纳兰旗鼓相当,由此他们可以恣意放飞爱意情浓,留下的唯有温馨幸福片段。纳兰送给卢氏悼亡词中寻常家居细节,就是最爱之明证。

纳兰思卢氏惟愿结来生,卢氏逝后八年忌日,纳兰亦追随而去。也许这并非巧合,而是纳兰如愿与卢氏如同梁祝那般,春丛认取双栖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