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求问:为什么我在看完一些名著和专业类书籍后并没有感觉到自己有收获?

SmileyMaggie


这个问题应该从几个方面去理解。看书是看过了,在看书的过程中,有几件事是必不可少的,你做了几件?

其一,就是要一丝不苟的作好读书笔记。尤其是在重要的章节,重点的段落,令人感动的句子,能够使人醍醐灌顶的道理,自己看后的感受和体会。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要认真的作好每笔的記录。

其二,就是在看书的时候,哪个地方对你有些启迪?哪个地方令你开悟?哪个地方给你一个方向?使你看到前方的光明?俗话说"不仅要学到,重要的是悟到 "。就是在看书的时候,要开动脑筋,展开联想,千万不要"水过地皮湿"式的一漫而过,否则就一事无成了。

第三,要有读书的体会。看完一本书的时候,要有自己的读书体会,最好是形成文字的体会,写出之后可以检查自己的想法,自己有些什么收获。如果这些工作都做了,你就绝不会看书什么感觉收获都没有的。学习是很快乐的,又是很辛苦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点滴积累,百炼成钢。

谢谢悟空问答平台!谢谢大家的鼓励支持!





封护胜463


分享下我的读书经历,


第一个阶段 没有感觉,痛苦太多了

36岁前,读书基本没什么感觉,那时候,我读的最多是鸡汤类的书,为了自我疗愈,就是你说的那种状态,读再多也没感觉。分析了一下原因,

1. 感知力太弱,只能感知痛苦,痛苦塞满了我的空间,其他东西进不来。

2. 感觉书里的内容对我无效,比如《吸引力》、《遇见未知的自己》、《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火星》、《高效能人士的五个习惯》,看完就完,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

3. 感觉“别人能做到,我做不到,我是不行的”,充满了自我否定,活在自卑的漩涡里。

4. 小学中学大学读的书很多,大学对我来说,感觉也白上,因为没有幸福感,我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被爱和追求幸福感,上学对我是折磨,痛苦。


第二个阶段 有点感觉,依然做不到

我36岁才结婚生孩子,1年后婚姻危机,面临离婚,冷战,极度痛苦抑郁。于是找心理咨询师,开始研究我自己痛苦的根源。

1. 我又开始读书,目的是寻找原因,想在书里找真相,因为外面世界没有人能理解我。

2. 我当时专门读心理学,《非暴力沟通》、《少有人走的路》、《新家庭如何雕塑人》、《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萨提亚治疗实录》、、、、、、、

3. 因为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对自己的问题有点觉知,感觉是自己导致了自己的问题,但是依然痛苦,无法摆脱痛苦。


第三个阶段 读书很有感觉

2018年,我开始了自我疗愈,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释放从小到大的受伤事件的情绪,与自己和解,这个阶段读书很有感觉。

1. 我报名了心理咨询师的考试,系统的学习了心理学,边疗愈自己,边学习理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2. 这个时候,我感觉我之前读的书有点用了,我可以操作"非暴力沟通"了,那时候没感觉做不到,因为负面情绪太多,堵塞了我的全部感知空间。

3. 这个时候,我读了武志红《巨婴国》、《与神对话》、路易斯海《生命的重建》、林文采的《心理营养》、重新又读了《吸引力法则》、《遇见未知的自己》,这个时候,我读的东西全部能读懂,甚至有批判性思维,能够找出书里不尽完善的地方,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了。

4. 这个阶段的感知力已经大大扩充了,不仅仅能够感知自己的痛苦,还能感知别人的痛苦,摆脱了受害者情结。


第四个阶段 读书有收获了

2019年,我加入樊登读书,陆陆续续听了很多书,这个我读书的一个转折点。

1. 《穷查理宝典》这本书对我影响巨大,查理芒格和巴菲特都是极爱读书的人,是“长着两条腿的书架”,查理芒格说加州理工和哈佛法学院都没有帮到他,都没有提供有价值的东西,他真正的智慧是读书获取的,我从这里知道读书对一个人的价值,对读书一发不可收拾。

2. 这个阶段我又读了《非暴力沟通》并且能够找出里面的不完善之处,批判性思维,我感觉我读书升级了。

3. 这个阶段我读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并且能够应用书中所学,这个阶段读书非常非常有感觉,我感觉我的人生充满了希望。

4. 我爱上了写作,我发现了我的很多天赋,不断的写作,盘点自己,输出自己。


第五个阶段 我爱上了读书

2020年我加入了弘丹写作训练营,我的读书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因为热爱写作,学习写作技巧方法,对自己有了新的认知,感觉自己越来越无知,需要学习的太多,这个时候如一个吸水的海绵。

1. 这个阶段,读书会做思维导图,提升了逻辑能力。

2. 这个阶段,会摘录书里的金句和案例,成为我写作的素材来源。

3. 这个阶段,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几个小时可以读一本书,读书有了目的。

4. 这个阶段,知道什么是精读和泛读,哪些书要精读,哪些书要泛读,哪些书需要一页页的读,哪些书利用碎片时间听书。

5. 这个阶段,感觉书籍简直是宝贝,一天不读书就难受。

6. 这个阶段,开始研究如何高效读书,高效学习,吸收内化、实践,学以致用。

7. 这个接单,开始扩充阅读范围,比如经济学、自然科学、、、、、自己的好奇心越来越大,,,,,爱上读书,人生从此没有孤独和无聊。


总结

从读书没感觉到一天不读书都不行,到读书写作成为终身要做的事情,这其中发生了很多事。总体来说,

1. 读书跟自己的经历有关,有些经历你没有,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

2. 负面情绪多的时候,什么都无法吸收,负面情绪是巨大的阻力。

3. 你需要明白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对读书效果有影响。

4. 读书需要实践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否则读完就完。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心理有阻力,需要先清除阻力,否则没有空间吸收。


luckysolucky


我也常有类似的心理感觉,书好像白读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与此同时,读过的书给难忘的感觉,一直在脑袋里回放。因此,我总是急不可耐的想去做点什么。于是,我做了下面的一些事情。


1、抄写书籍。我会选择一些晦涩难懂的书籍抄写,比如《西西弗神话》《道德经》等。这是一种很笨的方法,但是能够静心,再去逐渐理解。


2、读书笔记。我曾经有很多年信奉“书籍不能弄脏”,也就是不能乱写乱画、保持书籍洁净。现在看来是非常不明智的,读书笔记不仅能够记录下当下的理解和心情,来日再看,或总结也是非常好的感悟。


3、多读相关书籍。意思是如果你读马尔克斯的小说,不要只是读《霍乱时期的爱情》,要去了解马尔克斯的生平,阶段性的读他的作品,不要只是去读一部作品。假设只去读《霍乱时期的爱情》,那么,极有可能难以理解他的思想和笔风是怎样形成的,某种意思上算是白读了,就像走马观花的三日游旅客。


4、构建阅读网络。比如,你读马尔克斯,我建议你不仅仅是读马尔克斯,你可能会从他的生平了解到他的一些作家朋友,那么请你务必要去多了解一些。以此类推,构建自己的阅读网络。


综上所述,虽然真的很辛苦,但也挺受用。


高覃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要用心去看书,走马观花不行呀!智者勤,能者达,劳者获,勇者胜,专者精,聪者规,备者福,丰者喜,足者乐,学者升,创者生,谋者顺,才者博,悟者通,晓者知,诚者灵,舍者得,思者明,慎者行,器者捷,望者空,虑者密,缺者补,群者义,廉者安,信者盛,诺者守,容者大,谦者礼,忠者稳,忍者兴,错者改,危者变,险者避,洁者轻,进者取,退者阔,难者帮,急者救,奸者惩,恶者除,叛者诛,犯者监,骗者罚,偷者关,抢者毙,狂者亡,纵者悔,多者贱,少者珍,守者落,贪者狱,拐者灭,坑者失,蒙者丢,赌者败,困者助,贫者扶,懒者穷,浪者耻,节者荣,合者贵,和者谐,诚者盈,正者钢,善者扬,仁者敬,老者尊,幼者爱,慈者美,孝者幸,律者强,俗者随,恒者成,坚者赢,志者壮,强者锐,德者重,王者圣,适者存。


苍穹新能源


我相信你已经看到过很多次《如何阅读一本书》,书很好。但它是很久之前的书了,所以我推荐的书是《读懂一本书》

这是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的读书方法。很多人都在说《如何阅读一本书》,那我就给你看看这个,或许你可以用来互相印证。

  • 用思维导图代替划线。

划线会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但根据《认知天性》那本书的说法你越痛,当你的记忆产生摩擦。你感到痛苦。这个时候你反而忘不了。

  • 成为知识的传播者。知识会用进废退。

一个国王如果不好好治理他的国家,那么他老百姓会造反,离他而去,一个人如果不用他的知识,他也会遗忘知识。最后变🉐一问三不知。

对书籍进行分类:

  • 文学作品需要你沉浸式的阅读,拓展你的知识边界
  • 工具说需要你活学活用。解决实际问题。

读时: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八个节点:

  • 你觉得作者提出的观点是否被界定清晰?
  • 是否了解到这个问题的严重?
  • 是否读到某个地方感觉,语言解释🉐非常符合你的心意。或让你感到意外。
  • 这本书的转折关系/递进关系在哪里?
  • 通过这本书你是否能从另一个角度解释这个问题。或者从不同的侧面彰显它的内在价值。
  • 当出现转折关系后,要重视转折后的内容。
  • 重视书中的奇闻异事。这能成为你的社交货币,培养你的趣味。
  • 你感受到阅读冲击你的灵魂的时候。

读后:我称他为新十一条

  • 这本书到底能帮助我解决什么问题?再次界定,或许这是这本书帮你解决了一个你想不到的问题,而没有解决你本来想解决的问题。
  • 作者赋予他的使命是什么?
  • 这怎么论证赋予这个使命的?
  • 他提出了一个怎样的假设/预想
  • 整个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回顾,烧脑时刻
  • 推理的过程是怎样的?
  • 怎么获得了这个证明证据?(发生了什么什么事儿?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等等。)
  • 最后我们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
  • 这个结论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 我能不能准确的把握这本书的真正含义理解这本书。
  • 我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这本书的真正含义?且表达清楚。语言有趣,信息准确度高。
  • 能不能让那些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听我讲过之后有读这本书的欲望?我能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在我表达的过程中,我的逻辑能力和对他人的善意是否一直存在

现在你面对一个问题:就是有很多人向你推荐读书的方法。而你要从中汲取精华,去除糟粕,形成自己的风格。

这些是我通过原书,学到的一些方法,我想说。读懂一本书很好。《如何阅读一本书》也很好。但你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以后才不会处处问人。

我建议你看看各个回答。然后汲取其中的精华自己画个关于读书方法的

思维导图人总是对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很喜欢。

如果别人的方法不靠谱,那就自创武功吧

要想练就绝世武功就要忍受常人难忍受的痛。

欢迎在下方留言,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我是助推,让知识穿过肉身,接受现实生活的拷问。


助推思考白说


答:看名著和专业书籍没有收获主要是你还没有入门,在门外徘徊,或者阅读次数不够,深度思考不足。

就拿四大名著其中的西游记来说吧,无数人看过西游记,西游记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看的是热闹,比的是法术高低,斗的是正邪善恶。聪明人看的是成功的诀窍,无数管理专家研究西游记,研究团队合作精神,研究团队使命。不同的人读西游记,会有不同的感悟,得出不同的结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多次阅读西游记,体会到了看西游记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形。这是所有看西游记的人都能看得到的那一层。所有的情节,从孙悟空大闹天宫到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所有的故事各不相同,所有的故事精彩绝伦,所有的故事千古流传,无需一一阐述。

  第二层,神。神是什么?是逻辑,是顺序,是合理性,是懂人心,是通人性。无论是取经团队角色的安排、心路历程,还是外围佛、仙、妖、道、魔、怪、兽及各色人等的言行举止,都符合各种角色的特征,可谓是佛说佛话,仙干仙事、妖现妖法、魔展魔道。降魔除妖是众心所向,打破常规是能者所愿,维持稳定妥协平衡又是为政所系。

  第三层,魄。魄是魄力,是勇气,是胆识,是毅力,是担当。唐僧接到唐皇的诏命,毫不迟疑地接下取经使命,没有犹豫,没有畏惧,根本就没有一丝半点的做SWOT分析:没想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没想自己的劣势是什么,没想自己的机会在哪里,没想自己的挑战有多少。历经一难又一难,次次都是生死关。每过一劫,不是想到退缩,而是看到离目标更近一步,坚定的信念从未有过半分动摇。唐僧以无所畏惧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坚定不移的信念,坚强不屈的意志,引领整个团队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是贯穿西天取经全过程的取经精神。

  第四层,魂。西天取经的魂是什么?西天取经的魂在哪里?西天取经的魂是爱。具体体现在:

  (1)佛祖对众生有爱。唐僧起先并不知道西天有大乘佛教三藏经可取,是如来佛祖安排观音到长安点化,三藏大乘佛教可以普度众生,脱离苦海,才引导唐僧决意西行。正是因为佛祖想传经于东土,传播对众生的大爱、至爱,起心动念为成就众生的博大胸怀,才有了唐僧西天取经的任务和使命。佛祖普度众生的大爱之心是取经的基础和根源。

  (2)唐僧有度人之爱,爱众生度众生的心愿本身就有,无需外力勉强。正是因为唐僧坚信取经可以度人,所以才会有无所畏惧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坚定不移的信念,坚强不屈的意志,去面对和克服一次次的生死劫难。起心动念为众生是唐僧西行的最大精神动力。

  (3)佛祖对取经团队有爱,有成就之心。取经团队每个成员都是前世今生曾经犯过错的,佛祖通过观音言明取得真经可以得成金身,成得正果。是佛祖选定了唐僧,但并没有选定大吉,是佛祖通过观音安排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白龙马。为了考验团队的信念和毅力,实际上,有不少次的险、难甚至是佛祖和观音的刻意安排。通过让佛界、天庭、仙界、人间都知晓取经一事,让取经团队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观音全程跟踪,不断点化,甚至佛祖也多有指点,亲施援手,确保取经团队遇难不难,遇险不险,准确地说,西游记明里是取经记,暗里是佛祖的送经记。

  佛祖是取经送经的总设计师,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取经是一场有惊无险的挑战,只要唐僧有无所畏惧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坚定不移的信念,坚强不屈的意志,取经路上再大的困难,再多的险恶也都会一一化解。

  你有多少爱成就多大的事,唐僧做了证明。你爱多少人就有多少人把你托起,佛祖为众生所托就是最好的诠释。

以上是我读名著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够帮到你。


我是方炎飞,长期专注经营绩效,期待与你互学共进。如果你也赞同我的回答,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谢谢!#万众一心抗击新冠肺炎##在家办公日记#


方炎飞绩效方言


我把专业类书籍和休闲小品文归为硬菜和流食。

硬菜是要用力咀嚼的,咀嚼完了,还要胃液的强力消化,然后有营养的转化成身体所需的能量,没有营养的渣子经过肠道变成大粪排除体外。

流食就当水份补充了,营养是有的,但它给不了身体很大的能量,就像吃馒头和稀饭的区别,你吃两个馒头干一上午活还不会饿,但喝两碗稀粥什么活不干,一上午过去就饿的飘乎了。

所以功能不同,所用的时效也不同,但开卷有益,一个身体需要正常的运转,硬菜和稀汤都是不可或缺的,需要什么就补什么吧,关于读书,我觉得还是要多方涉猎,只是有些需要反复的琢磨,反复的阅读,慢慢的吸收消化。但作用肯定是不同的。


优雅如墨


我读书有三个要点,第一要带着明确的目的读书;第二要快速翻完一遍后找到重点和自己最关心的内容;第三是要在第一遍速读之后写一篇读书笔记,并与同事、朋友分享

其中,写读书笔记的过程非常重要,它是我的读书秘籍。今天晚上的会员语音「写作之路」,我会讲一下这部分内容。并且,我会讲一下,为什么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开始自己的「写作日更之路」。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同样的书,为什么别人读了就可以信手拈来?自己读了感觉像没读一样?」本质上,这是读书方法不对。

以前我也是如此,喜欢漫无目的的看书,什么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豆瓣top250,大咖推荐,我都下到Kindle里屯着。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有一半的书根本没看,剩下的,要么翻几页看不下去,要么看完了记不住。



小李同志讲八卦86


我们读到一本难读的书时,总希望它能启发我们,结果往往却不尽人意。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也许我们该反思自身阅读行为的“差错”了。是阅读方法有问题,还是我们思考的方法不对?24.5万字的畅销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介绍了我们读者应掌握的阅读技巧、方法、阅读所应具备的视野,建构体系完备的阅读方法论,真正地教会我们如何把一本书充分转化为我们脑中的知识。

一份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思维导图帮你快速建构这本书的理论体系,如果准备读此书,可作为本书的导读来使用。如果已经读完,那么请把这份思维导图看作这本书的精华吧,在实际阅读应用中,把它作为精华的方法和技巧铭记于心。

如何阅读一本书思维导图

一、《如何阅读一本书》概述

概述是用本思维导图梳理的本书的大致内容提纲。书中主要讲了阅读的活力和艺术,阅读艺术就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阅读应该是主动的,而且往往是我们越主动,效果越好。然后,作者提出阅读四层次理论,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其他内容都由它来展开。

《如何阅读一本书》思维导图还把第一篇第五章“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的重要内容提炼出来,在阅读中应不断自我提问,才能有所思考,告诉我们关于做笔记的方法,对我们检视自身阅读行为,提高我们大脑对阅读内容的吸收率和转化率有很重要的帮助。

《如何阅读一本书》概述

二、阅读的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

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的。高的层次包含了低的层次。

第一层次的阅读为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也可称做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就摆脱了文盲状态,熟练的过程中还可以学习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阅读训练,获得初步阅读技巧,就如同我们小学阅读理解的水平。

第二个层次的阅读为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就是抓出一本书的重点,即大致浏览本书的内容。但在短时间内通常很难掌握一本书所有的重点,你的目标是从表面去观察这本书,学习到这些“表面内容”的一切。

第一、第二层次的阅读被称为浅层阅读。

阅读的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

三、阅读的第三层次

第三种层次的阅读为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如果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就要做到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也就是用“你能运用良好的阅读方式”阅读,这是我们准备进入深度阅读的一个基本层次。

关于分析阅读各个阶段有许多作者提炼出来的十五条“规则”,都在这张思维导图中清晰可见。如果我们都在阅读过程中遵循这些规则,我们的思考过程也会少走许多弯路。

(需注意的是,以上这些阅读规则并不适用于阅读小说或诗集,这是书中的观点;掌握阅读文学作品的技巧,详见后文内容)

阅读的第三层次

四、阅读的第四层次思维导图

第四种是最高层次的阅读,为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这是所有阅读中较复杂、系统化的阅读:阅读者会读很多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的相关之处,找到一个或多个共同的主题。简言之,主题阅读,就是把同一个主题下的多本书进行分析阅读,相互比较、取长补短的过程。通常我们撰文、查找资料等就要求我们进行主题阅读。

在进行主题阅读时,我们要明确两个较为关键的要求:

①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来说,所牵涉的绝对不是一本书而已。

②就总的来说,应该读的是哪些书?

这就需要我们精心选择了。本章节重点应把握主题阅读五步骤,以及主题内容的精华摘要。

阅读的第四层次

五、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本篇介绍阅读各个不同领域的书籍有不同的方法。

分为六大研究领域,一类书目。分别是

◎如何阅读想象文学

◎如何阅读故事、戏剧与诗

◎如何阅读历史书

◎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

◎如何阅读哲学书

◎如何阅读社会科学

以及:如何阅读实用型书籍每种类型的书籍都有不同的成书特点,术业有专攻。因此,在阅读专业性较强的书籍时,运用思维导图所整理出来的方法阅读,会事半功倍。书中还提出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观点,比如“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

“阅读抒情诗的第一个规则是: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

“阅读社会科学作品困难的地方在于:事实上,在这个领域中的作品是混杂的,而不是纯粹的论说性作品。”等等。这些主要的观点,在该思维导图中均有体现。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阅读也需要我们不忘初心。我们在阅读前,必须要明确一个清晰的大目的,当我们进入状态,能够层层递进之后,再不断实现那个大目的中的小目的。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迷失。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系统的知识,里面从开头到结尾,会包裹一个人的智慧结晶。这点不同于那些乍看很有道理,但却经常用不到的碎片化知识。系统的知识不容易忘记,也更方便保存,它会作为你吸收碎片化知识的基石,以保持你知识河流的流通性。而我们就需要有诸如Mindmaster这类辅助记忆的利器,时时刻刻保持我们得之不易的系统智慧。








OG就是阿顺


我觉得可以改进一下读书的方法。读书时手上不拿笔,基本读完等于白读,只能记得少数片段,更别说学到什么,怎么运用了。

对于非虚构类书,目录是书的基本框架,可以看出作者的思维布局。你可以在目录上做记号,哪个是你比较感兴趣的,你有什么疑问先写在旁边,带着问题先去看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有时因为没有从头到尾连贯地阅读,为了寻找来龙去脉,更能调动大脑的主动思考。这个可以试过之后根据自己的偏好去调整。通常一本书读一遍肯定不够,第一遍粗粗扫一遍,挑出兴趣、疑问、重点……做好记号;第二遍挑重点仔细读,必须做笔记;读完了还可以同领域其他作者的书了解一下,听听高质量读书平台对书的解读 对照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写一篇书评。

其实虚构类书籍读法也差不多,可以多加一个内容,把自己喜欢的片段搜集记录,当做模板学习。同样看完也去听听别人的解读,有时光是对一本书的解读就写成了另外一本书,比如《小王子的领悟》是对《小王子》的解读;杨照也专门写过一本《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这类书挑靠谱的作者的读一读,每个人的感悟不一样,都能受到很多启发,多维度思考。

关于笔记,是另一套需要专门学习的技能。可以找找相关课程,比如怎么用印象笔记搭建写作系统。会用这些工具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帮助,只有自己用了才能体会。

总之,读书要当成一个系统工程,完整地走完一个流程,对自己的提升是全方位的,不能把一本本书孤立地看完了事。但这样做刚开始可能会比较慢,需要耐心和长期坚持。

几本关于阅读方法和学习的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