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寬甸農商行最大股東3500萬不翼而飛 牽出股改往事

銀行最大股東疑遇3500萬“不翼而飛” 雙方賬單有差異

一天之內,億元資金進賬,3500萬元貸款也進賬,但隨後這筆3500萬元卻不翼而飛。2018年5月30日,遼寧一家企業調取對賬單發現,其在遼寧寬甸農村商業銀行(下稱“寬甸農商行”)的一筆款不翼而飛,此事發生於2016年6月12日,彼時該企業系寬甸農商行最大股東。

6月5日,針對該筆貸款的相關訴訟在丹東市中院開庭審理,寬甸農商行出示其在5月28日調取的流水卻顯示,這筆3500萬元貸款系“借新還舊”。

《中國經營報》調查發現,目前雙方存在多個訴訟,其中就企業最初入股銀行一事,相關案件在丹東中院已經審理兩年,尚未有判決。諸多訴訟背後,則牽扯出銀行改制往事。

針對3500萬元及股改等問題,企業表示將向銀保監會等部門反映。

3500萬無記錄消失?

寬甸農商行在2013年進行股改,遼寧至成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至成公司”)在彼時成為該行最大股東,持股10%。與此同時,至成公司還購買了900萬元不良資產。此外,至成的其他關聯公司在該行也有持股,且也購買了不良資產。

2016年6月12日,至成公司進行退股,當天,購買方將1億元資金打入至成公司在寬甸農商行的中。也是在同一日,至成公司與寬甸農商行簽訂借款協議,借款3500萬元。

但2018年5月30日,至成公司調取對賬單卻發現,這筆3500萬元在進入後,卻毫無記錄地不翼而飛。

對賬單顯示,當天記錄共29條,倒數第三條顯示為3500萬元入賬,彼時餘額為4100餘萬元,此後支取132.1元后,餘額突然變為660萬元。這之間的差額恰好為3500萬元,但卻未顯示去向。

此外,當日29條記錄中交易渠道顯示為三種:“本行呼叫中心”“銀聯中心圈存圈提設備”“60”。記賬員均為“12”。

但6月5日,丹東中院開庭審理寬甸農商行訴至成公司該筆貸款案時,銀行方面當庭提交的一份流水卻顯示,在存入3500萬元與支出132.1元之間,多了三條記錄:該分別支出1200萬元、300萬元、2000萬元。

銀行提交的這份流水顯示,該記錄系5月28日調取。庭上,針對兩份流水單的明顯差異,企業方面曾多次要求解釋,寬甸農商行的出庭人員解釋說企業的流水單“可能不全”,但未做進一步解釋。

牽出股改往事陰影

開庭中,法院要求雙方進一步講述3500萬元借貸的背景,根據銀行方面表述,該筆貸款實際系“借新還舊”,且已經多次重複此操作。

而至成公司則稱,在2016年6月12日當天,該公司財務人員將相關材料提交後,等銀行操作完後進行了蓋章,但當時並未注意3500萬“不翼而飛”。直到本次訴訟時才調取流水單發現。

此外,至成公司強調,本次銀行訴由為2016年6月12日對應之借貸,但若該筆貸款“不翼而飛”,則說明當天所簽訂的借貸協議並未實際執行。而銀行認為,該筆貸款已經進賬,並用於償還舊債。

至成公司在庭上表示,他們懷疑該筆3500萬元的歷史淵源,與2013年時的股改有關係,且針對股改的相關案件,也在丹東中院審理,但已經審理兩年尚未判決。法院也曾問本次訴訟與股改相關訴訟是否有關。

寬甸農商行則強調,該筆貸款與股改並無關係。至成公司還在庭上稱,當年股改時存在諸多違規之處,直接導致了今天與銀行的複雜局面。還稱此前丹東相關部門曾介入協調,但未有結果。

整個開庭中,雙方對事實爭議較大,尤其在3500萬元是否不翼而飛一事上,雙方互不認同,至成公司則請求法院介入調查。

法院則要求雙方在近期繼續提交相關證據,以進一步查清事實。庭審在持續一小時後休庭。本報將追蹤報道此事,敬請關注。(本報記者 郝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